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九三学社的民主科学精神的发源、继承和发展过程中,探寻九三学社民主科学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渊源,剖析九三学社的民主科学精神与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内在联系,以求继承和发扬民主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九三学社的诞生同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的政治形势发展密切相关,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客观产物。无论从“自然科学座谈会”到“民主科学座谈会”,还是从“九三座谈会”到“九三学社”。在重庆的中国文教、科学技术界的人士,即九三学社的创始人及其主要成员都秉承了“五四运动”“爱国、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并与共产党一道,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了应有的牺牲和重大的贡献,即使在新中国建设、改革与发展时期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事迹永远值得人们纪念。  相似文献   

3.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要比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是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广泛的民族性、统一战线领导权、武装队伍特点、统一的政治纲领、国际合作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既有共性之处,也存在着差别。  相似文献   

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与实践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臻成熟,思想上进一步纯洁,组织上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纪念活动作为中共重要的话语方式,是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效途径。借助纪念活动推动国共合作、发动各阶层群众和团结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
日军侵华使中国国内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逐步取代国内阶级矛盾而转化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出《八一宣言》,提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抗日救亡主张。同年底,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和总策略。中共中央北方局遵照中央指示,迅速在华北以及西北、东北等地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其中,除中共中央直接与西北地区国民党党、政、军等各地方势力开展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北方局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也与张学良东北军、杨虎城十七路军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关系,对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之前,李济深就已和共产党、地方实力派、民主党派和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等合作抗日反蒋。西安事变期间,他从抗日大局出发,拥护中共提出的和平解决主张,及时地改变了公开反蒋的态度,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为结束内战和抗日民族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进一步促使李济深继续致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事业。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蒋介石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宣告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此后,李济深自觉地、积极地推行国共合作政策,坚决支持和拥护我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  相似文献   

8.
抗战的胜利与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之际再度携手、实行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密切相关。潘汉年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历史舞台上首唱主角,是中共方面在西安事变前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的最高领导人。西安事变爆发后,他作为中共与国民党的联系代表,积极奔走于京沪之间,为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重大贡献。事后,他又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国共两党在西安、杭州、庐山等地举行的谈判,最终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潘汉年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9.
九三学社在中国共产党的鼓励与推动下成立,自成立之日起就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共同的救国救民情怀,其基本主张、章程及其革命实践活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九三学社在与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风雨同舟中成为战友、诤友,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支持下发展壮大,成为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参政党。  相似文献   

10.
抗战全面爆发后,由中国共产党倡导成立的、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包括所有爱国政治力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和基本保证,为抗战胜利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国共两党由十年武装对峙再次走向合作共事的形势下形成的。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的政治代表的民主党派,曾以其独特的地位与身份,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历史及参政议政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1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史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十年前,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今天重温那段历史,给我们留下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0多年了,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是我们党克敌制胜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5.
薄一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思想基础是“把握现实的原则”,特点是说“山西话”,戴“山西帽子”,做统一战线工作,核心是加强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6.
共产国际七大确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政策后,中共代表团随即在《八一宣言》中提出了反蒋抗日的统一战线思想。这一思想传达到中共中央后,中共不失时机召开瓦窑堡会议灵活地接受了上述思想,及时巩固与发展了《八一宣言》的重要思想与精神成果。与此同时,共产国际和中共代表团又对这一方针进行了细微的修订。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在野党,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突破自身处于非执政地位的困境,奠定了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政治基础、军事基础、政权基础和组织基础,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推动、引导和把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既是客观形势变化、推动的产物,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政策并促进国民党调整政策的结果。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是统一战线双方的政策向着切合实际方向调整的过程。当客观条件具备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观努力是推进统一战线实现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对蒋介石集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打退了这次反共高潮,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的阶级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中间力量左转,国共力量此消彼长,最终确立了中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皖南事变是国共力量对比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日益加深和国民党政府政策的日益不得人心,70年前爆发了西安事变。但是在团结抗日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下,西安事变获得了和平解决,并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立下了巨大功劳,永远值得后人尊敬和怀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