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虽是一字之差,却折射出了管理理念的转变。浙江金华婺城区开展的“由民主张、由民管理、由民支撑、由民监督、由民评定”工程,是农村民主建设的又一次探索。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坛》2011,(12):32-32
王剑侯在《求是》2011年第21期撰文《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一文,详细介绍了浙江省宁海县全面推行“乡镇政府实事工程代表票决制”.切实变政府“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把民生事务真正办到了百姓心坎上的经验做法:在人代会召开之前公开向群众征集实事工程项目,形成候选项目“菜单”;在人代会上提交代表审议通过,由乡镇政府负责实事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浙江宁海县对乡镇政府实事工程全面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代表“点单”,政府“做菜”,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笔者以为,这一做法不仅简便易行,而且系统科学,反映出基层民主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发展必然,值得充分肯定。至少有“三性”显示出它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为民作主”只能是依法作主□杨英明任署节在封建社会里,官和民有着悬殊的社会地位。那时的官,总体上说是高居人上谋私之官,那时的民是享受不到丝毫民主之民,对“为民作主”的期望值极大。人们都知道,封建社会虽说也有“王法”,但是平民百姓享受不到王法赋予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泰顺县在农村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重视走群众路线,提出了“由民主张、由民管理、由民支撑、由民监督、由民评定”的“五个由民”原则,不断实现“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  相似文献   

6.
由民作主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七品芝麻官的铮铮誓言,正气回荡。封建时代,老百姓是当羊放的,做官的任务是"牧民",能有青天大老爷为民作主,怎能不令黎民百姓铭感于衷。人们自发地为海瑞等清官立碑建祠即是明证。这里的"为",主要指替代的意思。当官的,要为百姓拿好主意,办正经事,为百姓伸张正义,替人民做主,使奸佞不得售其奸。推敲一下,如今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不仅要"为"民作主,更重要的是真正"由"民作主。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翁,是主体,不要你去替他作主。人民是主,干部是从;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公仆要为主人服务,干部要为人民服务,主人使唤我们这些公仆为他们办事,这才是真正摆正了主从和主仆的位置。民主民主,光为民作主已远不够了,要由民作主才对。东北几省前一阵推行"海选"村民委员会主任和乡人民代表。上面不像以往提候选人,  相似文献   

7.
由民作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在部分,是巩固我党执政基础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建设党转变的必然要求,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由民作主有助于克服错误的政绩观、实现科学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增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由民作主的执政理念:一是以建设学习型政党为依托,加强对党政干部进行党性教育,增强公仆意识;二是坚持从基层提拔和选用干部,以正确的用人机制为导向,促进领导干部提高由民作主的执政方式和领导艺术;三是以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为契机,从法律法规层面进一步增强党政干部由民作主的执政理念;四是从建章立制入手,推动由民作主执政理念的制度化、规范化;五是以拓宽人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渠道为主要途径,推动由民作主执政理念的实践化。  相似文献   

8.
翻开报纸,经常看到有关“某某领导为民作主”的报道,起初还有几分感动,后来看了两期《楚天主人》的卷首语慢慢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以至于有话要说。相对于那些专横跋扈的“衙内”来说,“为民作主”当然是进步了,但我们早已步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为民作主”不过是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所谓“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如今,再提“为民作主”未免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9.
在抗战这一特殊背景下,为了动员更多的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毛泽东积极地探索抗战时期中共的人权思想,形成了既不同于国民党“一党专政”,也与英美式民主和俄式民主有所不同的,具有中国抗战特色的新民主主义思想。[1]相比抗战前他强调阶级性--为民作主而言,战时他的民主思想具有“让民作主”的特点,注重保障最广大抗日民众的人权。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湖北钟祥的一起校园投毒案,因证据不足久拖3年不决。在湖北省人大监督下,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撤案。这是本刊在上期“监督”栏目里所报道的个案。此案终结后发生的“花絮”很有意思:当事人给省人大赠送一面上书“为民作主、恩重如山”的锦旗致谢。当记者将稿件送省人大审查时,省人大新闻发言人在签署发稿的同时,却删去了“为民作主、恩重如山”8个字。并批注:“是人民作主,而不是为民作主。监督公正司法是人大的权力和责任(义务),而不是对人民的恩赐和施舍。有关提法涉及民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重大命题,务必慎重!切记!切记!”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钟祥的一起校园投毒案,因证据不足久拖3年不决。在省人大监督下,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撤案,当事人给省人大赠送一面上书“为民作主、恩重如山”的锦旗鸣谢。人大的同志感到受之有愧,却之不恭。此事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几家非主流媒体抢先发稿并对锦旗上的八个大字津津乐道。日前,湖北日报和楚天主人杂志记者按程序将有关稿件送省人大审阅,省人大新闻发言人陈洪波同志在签署发稿的同时,删去了“为民作主、恩重如山”8个字,并批注:“是人民作主,而不是为民作主。监督公正司法是人大的权力和责任(义务),而不是对人民的恩赐和施舍。有关提法涉及民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重大命题,务必慎重!切记!切记!”“为民作主、恩重如山”删得好!批语言简意赅,发人深省!这不禁使笔者想起一幅题为“民主差一点”的漫画: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手里举着一块大招牌,上有“民王”二字。由字形而及字义,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豫剧《七  相似文献   

12.
陈文侠  徐平 《今日浙江》2009,(13):15-15
从“替民作主”到“让民作主” 皇都村位于天台县白鹤镇南部,有506户,1528人,党员34人。2005年以前,因村务管理不民主,村两委班子内部不和、矛盾突出,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村里各项事业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3.
《黄河边的中国》(曹 锦清著)是一本对了解中国当前农村情况很有价值的书。这方面的想法说来话长,暂且不表。只是想说,曹先生认为现在只能提倡“为民作主”,还没有条件实行现代民主的观点,我不以为然。 “为民作主”可以简称之为清官意识,这是皇权统治下的“最高纲领”。皇帝最高境界是当一个“为民作主”的圣君,清官的座右铭是“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文革”那时狠批清官,认为清官比贪官还坏,因为他们在人民中起麻醉作用,不如贪官那样暴露专制主义的黑暗,激起人民推翻专制统治的革命意识。这当然是谬论。在专制…  相似文献   

14.
"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虽是一字之差,却折射出了管理理念的转变。婺城区开展的"由民主张、由民管理、由民支撑、由民监督、由民评定"工程,是农村民主建设的又一次探索。  相似文献   

15.
4年前,上虞市小越镇率先试行将重大投资项目的决定权交给镇人大代表,实现了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4年后,随着政府投资项目意见征询和监督制度愈来愈完善,小越镇少了人大代表找政府领导"争"项目的画面,却多了政府部门向代表"荐"项目的场面。  相似文献   

16.
周怀玉同志(以下简称周同志)在《社会主义研究》1985年第5期上撰文“社会主义民主与‘为民作主’”,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与“为民作主”的关系。文中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以及干部与群众的正确关系。这些思想,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周同志完全否定“为民作主”口号的积极意义,特别是把它与社会主义民主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它“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是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大相径庭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这种看法欠当,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民主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主观体现出了丰富的方法论原则。邓小平民主观的方法论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规范着他对于民主的把握;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的揭示内在于他对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及与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其他层次的关系的把握中;民主本身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必须在应有的限度之内,才能保证民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治民民主"和"民治民主"是建国以来国家治理民主的两种民主形态。在思想理念和政治实践中,这两种民主形态对民主的理解不同。"治民民主"把民主理解为"为民作主""替民作主""让民作主"和"由民作主","民治民主"把民主理解为民作主。"治民民主"的主要特征是官主民主,官主动而民被动,路径自上而下,官员自主性强,法律以治民为重点,治民的工具理性;"民治民主"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民主,民主动而官被动,路径自下而上,制度化,法律以治官(权)为重点,民治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我国正处在"治民民主"向"民治民主"发展转型过程中。但从"治民民主"向"民治民主"发展转型的总体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19.
列宁说,民主是一个伟大的名词。在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历代不同的政治家、政治流派,都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民主主张,赋予其丰富的内涵。无产阶级民主观即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他们创立无产阶级民主观的过程,主要是克服以往民主学说的根本缺陷使之成为科学的过程。 一、关于民主的社会起源问题 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把国家描述成“理性”发展的结果。这里涉及到作为国家制度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做“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作为一种艺术的语言,出自封建社会的清官之口,是可以的。然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有人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俨然以能够“为民作主”的好官自誉,这就值得研究了。“为民作主”不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范畴,不应该把这种说法同社会主义民主混为一谈。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