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让人们扔掉了各种票证,远离了商品短缺,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让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极大解放:改革开放,让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美丽。为纪念这光辉的30年,本刊从第七期起在本栏目陆续刊登一系列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制度安排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资源配置制度、约束激励机制的缺失和基本经济制度的错位,经济难以得到持久快速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基本经济制度层面到产权制度、分配制度、价格制度、就业制度、财政制度等各个领域再到行政制度方面都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经济发展释放出了勃勃生机.当前,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需要在强化制度的激励约束功能,提高制度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健全制度的实施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天津市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把中央精神与天津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地提出和实施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群众愿望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成功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谱写出辉煌篇章。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天津崛起在渤海之滨。  相似文献   

4.
张宇 《前线》2009,(2):25-2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从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国家调节为主导、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新型的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在人的一生中是比较漫长的.而对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和民族来说.30年却算不上很长。但就是这短短的30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却写下了无与伦比的辉煌篇章。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契机.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高度附属于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平均主义的价值取向是一种以单位身份为基础的社会等级制度,也是一种城乡二元结构化的制度设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理念、制度框架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应当是从简单的模仿学习向应对本国的社会风险和解决社会问题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单一制度目标向经济—政治—社会多元目标发展,从国家主体向国家—市场—家庭等多元主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从实践层面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初步认识了市场调节的作用;第二阶段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性质,加大了市场机制在各领域的调节力度;第三阶段结束了"社"、"资"之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第四阶段开创了科学发展新境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体制存在的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并积极探索改革和完善执政体制的正确路径,因而使党的执政体制建设呈现出三个重大转变:一是党指导和约束国家机关的手段从主要依靠政策向主要依靠法律转变;二是党掌控国家机关从包揽、替代其职能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转变;三是党的代表们进入国家机关的路径从党组织任命向依法民主选举转变,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党的执政体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直接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两大历史性转折: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面对新矛盾新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有赖于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深刻反思权力高度集中的传统执政体制的种种弊端开始,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科学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等原则,并按照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质要求,明确党的执政体制改革创新的基本方向就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改革与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两改一建"的重大进展,初步确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分配体制(收入划分)和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支出管理),形成了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从当前情况看,政府财力与事权、收入划分、转移支付制度、财税体系等仍然影响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增加,成为完善财政体制的体制性障碍.为此,我们必须协调配置政府财力与事权,减少财政管理体制层级;调整规范政府间收入划分,努力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财力保障基础;创新税收征管体制,健全财税运行体系;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摆脱基层收支困境.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为克服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弊端.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改革探索,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承包经营.从转换经营机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革走过了一个可谓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历程。国企改革是我国整个改革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国企改革走过的历程.可以得到启迪,感受鼓舞,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3.
特权阶层是趁着改革开放的间隙而成长起来的特殊群体.特权阶层之产生和发展,与个人品性无关,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体制的保守性和僵滞性的必然产物,其直接原因是公共财产的非公共支配和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因此,遏制和消除特权阶层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这才是遏制和消除特权阶层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08,(12):57-57
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来的。从1984年我国确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后,经过“摸着石头过河”,到1992年终于“摸”到了这块“石头”,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5.
曾培炎 《求是》2012,(11):10-14
今年是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回顾总结实行市场取向改革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分析腐败毒瘤难以铲除的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入手,认为建立开放、独立、分层次、放责权的纪检体制和机制;建立权力运行监管机制;弱化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权力,减少国家控制稀缺资源配置等措施,可以把腐败遏制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7.
郭建宁 《党建》2013,(12):41-41
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反映我们党思想认识的不断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财政逐渐从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和现代财政转型。与财政转型相适应,新中国财政体制70年变迁也经历了几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高度集中管理的体制;二是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直至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央与地方分成制为主的财政体制;三是改革开放初期至1993年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四是1994年开始推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及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财政体制70年变迁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中央政府是中国财政体制70年变迁的主导力量,服务国家中心工作是财政体制变迁的主线,财权与事权相一致是财政体制变迁的原则,法治建设是财政体制变迁的重要保障,统筹兼顾是财政体制变迁的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19.
刘晓昌 《学习导报》2008,(12):61-62
30年来,顺应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始终坚定改革方向,改革逐步深入,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由事业到企业的根本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封闭的事业单位逐步转型、发展成为一个已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科技型企业。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之下,立足于破除体制性障碍的一次重要会议,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它将为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