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广东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于去年十二月八日至十一日,在中山石岐举行年会,着重讨论毛泽东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一、关于毛泽东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问题。与会者认为,毛泽东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最近,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召开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围绕着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一,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奠基者。第二,毛泽东最先发现并指出了苏联模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卓越领袖,又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运动的伟大先驱者。本文从毛泽东对于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对主要矛盾转化的分析,对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设计以及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从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的一系列调整和改革的构想等方面,阐述了毛泽东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邓小平参与了毛泽东对于中国建设道路的历史性探索。当中国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后,他又是毛泽东开创的伟大事业的主要推进者。本文从邓小平蕴酿并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以及对于改革开放等问题的深刻论述,阐明了在中国建设道路问题上邓小平与毛泽东的继承与发展关系,评价了邓小平在这一问题上杰出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走自己的道路",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国式道路.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正是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最终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科学总结毛泽东探索的经验教训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追溯和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将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浅谈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申贵根,李祖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同志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没有论及的有关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所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又根据时代发展提出了新的论断,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创新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有:新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等。  相似文献   

7.
程永锋 《学理论》2011,(18):26-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形式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指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形式和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进行辩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不能因为其最终走向败亡而全盘否定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更不能因此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悲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举行以《毛泽东与科学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我仅就涉及对毛泽东同志的历史评价的两个问题发表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创立者是邓小平,但它包含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中的正确东西的继承,也包含了对毛泽东探索中的错误东西的纠正和毛泽东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的解决。党的十七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不同阶段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行整合,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整合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只有不断地进行理论上的自主创新,才能以新的思想观点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学说从本世纪初传入中国以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就是对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凌海金 《理论导刊》2004,2(3):20-22
毛泽东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如果说《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之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奠定基础,那么,作为毛泽东思想核心部分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新民主主义论》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核心即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扛鼎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座丰碑。因此,深入研究《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理论创新能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涵义新界定何谓马克思主义中…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提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和发展战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3.
谭俊杰 《学理论》2010,(17):3-4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领导我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曲折艰辛地探索,产生了许多闪光的思想。早年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当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及理论之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道路是以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前提,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与时代主题的结晶,是一百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成果,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是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活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5.
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在理论上也做出了诸多贡献,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国际战略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理论和观点,从而丰富了马列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6.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在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继承毛泽东未竟事业和探索成果,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7.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内蒙古自治区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等单位联合召开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不少我国思想理论战线著名的学者、专家和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同志,这对于我们内蒙古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里,我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向与会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 据了解,我们这次研讨会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毛泽东与科学社会主义”为中心议题,深入探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我认为,围绕这个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家知道,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  相似文献   

18.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结晶。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和理论研究的同志,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总结新经验,提出新问题,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短短几年间,出现一批又一批科研成果,出版一本又一本新编教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出现了初步繁荣的景象。由周琳、王定邦同志主编,重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模式是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内容与民族形式的统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确立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使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模式走向成熟、定型和完善。回顾5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历程,从宏观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其基本框架、特点和定型化问题,对于迈向新世纪的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20.
赵紫阳同志在《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中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从学说到实践,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到多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到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实践,都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扩展和深化,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各国实践和时代发展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抛弃前人?于历史条件仍然带有空想因素的个别论断,必然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必然要根据新的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新的发展。”这里就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主义理解,是近几十年社会主义事业出现挫折与失误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