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前年春节在回国飞机上,我的邻座是位黑人——西非某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一路上我们聊了许多中国问题。他给我两点深刻印象:一是他的素质大概不算高,当然这不是因为他一身落魄商人的打扮,而是他不停地找空姐要酒却不喝,最后把六七瓶酒都装进旅行包里带下了飞机。另一个印象是他对我说,中国发展太快了,但是中国人还没  相似文献   

2.
正又到了喜庆祥和的春节,一大家子一二十号人,或许还能四世同堂,想想都觉得生活待我们每个人不薄。在如此隆重热闹的场合,作为家里的长辈,你们总有一些关切和嘱托,要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其实我们大可以摆张冷脸回答:没谈。没打算结。还不想生。没涨。很辛苦。但我们不会。因为我们知道,关心我们找没找到对象,是希望我们幸福。  相似文献   

3.
正一位朋友在某单位办事的时候,因为不熟悉该单位的工作业务,连续问了五个工作人员,得到的回复都是"您应该找某科长,不要找我"。当他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去找科长的时候,结果科长说也不关他的事,应该去找窗口服务中心。这一来一回的折腾,事情没办成,时间却花费了不少。朋友  相似文献   

4.
用晁达酩自己的话说,他是从山沟里爬出来的农村娃.晁家上数三辈儿,没一个读书人,晁达酩的父母都是文盲.而他出生的那个小村子,在他之前,还没出过一个大学生.所以,完全可以想象,他考上大学是怎样地轰动了十里八乡.我们在黎明监狱的对话就从当年的"轰动"开始.  相似文献   

5.
1月15日,在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肖展开参加了内容丰富多彩的冬令营活动,提前实地了解工作内容. 肖展开是安徽人,大学时光都在贵阳度过.这些天,悬在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找工作一直是我们毕业生的头等大事,政府部门组织的招聘帮了我很大忙."肖展开说.  相似文献   

6.
好"儿子" 省肿瘤医院住院处三楼病房.那些日子,夜深人静的走廊里,静得让人胆怯.赵霁强坐在靠墙的凳子上,瞌睡使他的身子一次次失去平衡.值班护士身穿白大褂,轻轻走到他跟前:"你是那个老郑头的儿子吧?就你一个人一天到晚连轴转,也不找个人替替.这么熬着可不行."赵霁强努力睁开眼睛:"不,他是我们单位的老同志."护士瞪大了眼睛:"啥?同志?前半夜我们还说,三床那老郑头儿多有福,儿子一天到晚照顾不离身."赵霁强揉揉眼睛:"他儿女在林区,跟前儿没人,老伴身体也不好,就权当他是我父亲了.  相似文献   

7.
正"谈不上什么大爱,我只是有意无意地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见到贵州电网六盘水供电局系统部抢修及客户服务调度员张宏霞时,已经是晚上8点,中午才下夜班的她没休息多久就接了一通电话开导同事,一聊就是小半天。张宏霞是个热心肠,很多同事、朋友遇到困难都愿意找她倾诉,她也乐意帮助周围的同事、朋友。  相似文献   

8.
四月的津城,就像忙碌、沸腾的海洋,市内各大城建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个艳阳高照的春日,记者来到河东区重点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本打算找几个工作人员聊上一聊,可让记者失望的是,偌大的指挥部里冷冷清清,即使有工作人员出入,也都行色匆匆。领导小组办公室机关临时党支部书记王红刚告诉记者说:“早晨7点我们这儿最忙,开会、布置任务都在早晨,现在人都下现场去了,要不您就下班以后来,晚上加班开会到十一二点是常事。  相似文献   

9.
正如今,纸质书似乎已经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坚持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前几天听广播,大概内容是:一位公司普通职员说自己一直想读书,却总是没时间,因为工作忙、生活琐事多,导致一年也读不了一本书;一位身价几十亿的老总每天都要处理各种事务,一年下来却读了三十几本书。其实,这位职员并不是没时间去看书,而是他没有给自己分配读书的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  相似文献   

10.
48岁的罗孝荣是个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伍以后,他在遂宁市东禅粮站工作了14年.2004年对于老罗来说,真是一道"坎".他所在的东禅粮站与周边的白马粮站、拦江粮站、横山粮站改制组建了金禾粮油公司,原来的350多名职工将裁减到63名.自己能被聘上么?如果下岗,妻子没有工作,孩子正在读书,日子可怎么过?勤勤恳恳工作14年,这铁饭碗说没就没了?老罗心里的苦闷多想找个人说说,可赖以信任的党组织也因企业改制而撤销了……  相似文献   

11.
"找找人"     
李根龙 《唯实》2004,(11):96
“找找人”是时下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话 ,许多人无论碰到什么问题 ,遇到什么麻烦 ,或要办件什么要紧点儿的事情 ,也无论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有理的还是无理的、复杂的还是简单的 ,都需要去“找找人”。在自己方面 ,遇有难事总会首先想到要去“找找人” ,和别人商量 ,得到的最后忠告往往也是“找找人”。需要去“找找人”的事不计其数、五花八门 ,颇难一言以蔽之。为自己为自家的事要找人 ,为公家为集体一样需要“找找人” :企业考评要找人 ,想升级要找人 ,评先进文明要找人 ,买集控商品要找人 ,厂房搬迁要找人 ,输了官司要找人 ,赢了也要找人…  相似文献   

12.
正那天午饭后,我去见红军将领周恩来。他是领导中国共产党的三位核心人物之一。当我第一次读到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时,就一直想拜会这三位红军领导者。伟大的毛泽东和朱德都不在重庆,所以我一直在找机会,争取尽早接触到周恩来。年轻的将军周恩来是我生平见过的最富有诗意和多彩性格的人物。他的眼睛如通常的中国人那样,不过整体上颇有欧洲风情。他没怎么  相似文献   

13.
夏榕 《当代工人》2022,(5):36-37
死磕拖延症 2017年,千禧年出生的朱河存开了一家淘宝店.起初,他并没想好要卖什么,只是辍学后,想找一门营生干干,恰巧当时流行开网店,便想凑个热闹.朱河存在一个微博粉丝群提问:"淘宝店卖什么东西,既新奇又不需要太高成本?"一位女网友回复说,她之前在网上买过监督人的服务,建议他尝试一下.  相似文献   

14.
初春的一天,笔者去某基层单位看望朋友.他是一名党务干部,正在做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让我参谋参谋.我一看,满满两页纸,洋洋洒洒十几条,便问道:"这些计划内容都能完成吗?"他颇为无奈地说:"年年都是这些内容.至于能有几项达标,谁心里都没底儿.到年底完成多少是多少."  相似文献   

15.
目前参加一会议,听说某处一楼房线路发生故障,停电23小时,居民忍无可忍,找到供电部门一位负责人,几经交涉,他竟然说:“就是没办法,等着吧。你们愿找哪儿找哪儿,我又没贪污受贿,还能把我怎么样?”经他一“拱火”,群众愤怒了,50多人深夜乘大轿车找到市政府要求解决问题。市领导极为重视,一领导同志亲自连夜带人抢修,面对夹道欢迎的居民,曰:“对不起大家,我们来晚了。”群众极为感动,呼:“共产党来了!”  相似文献   

16.
也说"跑官"     
跑官要官是一种令人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跑官者的目的无疑都是为了得到提拔和重用.按照我们过去习惯的思维方式,大凡"跑"者,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最起码是动机不纯.但对此亦不可一概而论.有些跑官者之所以要硬着头皮找关系,红着脸面去送礼,完全是出于无奈.  相似文献   

17.
朋友正在打一场官司,因为许多年前借出去的十万元钱至今不能收回.他是看在朋友面上借出去的,他的那位朋友做了担保人.十万元钱几乎就是他一辈子的心血.最后一次催款连借款人都找不到了,他只好把担保人告上了法庭.没想到他的那位朋友做了手脚,借条上"担保人"的"保"字龙飞凤舞,看不清到底是个什么字.就因为一字不清,一个本来一清二楚的官司便搁浅了.  相似文献   

18.
华灯初上,我在勃利县文化中心广场又遇见了刘显富,只见他依然穿着他最喜爱的那身旧军装,正忙着挂起银幕. 我走上前打招呼:"老刘,今天放啥片子?" 老刘憨厚地笑着回答:"这不马上就七一了嘛,今儿个放《建党伟业》." 很快,一张巨幅银幕点亮了勃利县城的夜,也把暖暖的正能量洒向观众的心中. 刘显富和我是相识十几年的老朋友了.当年我在勃利县杏树朝鲜族乡中心校当校长时,他托人找到我说,想义务为学生们放映爱国主义影片.我觉得这是好事儿,便答应了.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放的电影是《小兵张嘎》.片子放完后,学生们都散了,我帮他收拾设备,当时一直好奇他做义务放影片这件事的动机,就聊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荣萍  吴必文 《湘潮》2010,(6):33-35
<正>范磊是一个大忙人。我们多次与他联系采访,都未能如愿。最近,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在长沙市芙蓉华天大酒店举行湖南省上海农产品展销会筹备会,他是会议的主角之一。得知消息,我们急忙赶过去,硬是将他从会场里拽了出来。经不起我们的软磨硬泡,他终于答应接受采访。尽管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不时被找他的人或电话打断,然而,透过他质朴无华的言语,我们终于了解到了一个真实的范磊,一个富有孝心、责任心和富有爱心的范磊。  相似文献   

20.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我们 这个医护训练大队共五个班:三个男同志班,两个女同志班。再加上领导、教员、伙夫、马夫,共60多人。少数人是从部队调去的骨干,大部分人是从地方新参军的。 我们这些小青年每天随着部队行军。到了宿营地,号房子住下,就找附近的学校,借间教室上课。学习用的课本是油印的讲义,由军卫生部来的干部给我们讲课。 军医政科长是位广东人,主要的课都是他讲。我们这些东北人听他讲课最不得劲儿。一是他的口音很难懂,说话尾音很重,每句话都爱用“啦”字结尾。满堂课总听他”——啦!——啦!”的口音,弄得大家直犯困。再是学员普遍文化水平低,学起来比较吃力。我这个中学生是全体学员中文化最高的了。其他人大部分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文化。有的人连字都写不准确,缺胳膊少腿,因为他们在家没念过书,参加革命后,在部队现学的。 我们学习了人体构造,认识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