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校有关方面的积极筹划和协助下,主要面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师生的“各国驻华大使系列演讲”已于5月7日开始举行。这个系列演讲拟邀请各国驻华使节就世界与地区形势、热点问题、各国的对外政策以及有关国家和中国的关系等问题发表看法,并与我院师生讨论交流。截止5月21日,加拿大大使Howard Balloch、韩国大使权柄铉、日本大使谷野作太郎已经分别以“加拿大与联合国”、“亚洲的复兴与朝鲜半岛的和平”和“中国与世界”为题发表了演讲。这一活动为全院师生提供了难得的与各国外交  相似文献   

2.
5月16日,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理事长、前外务省次官小和田恒教授访问我院,并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21世纪的世界与日中关系》的演讲,演讲结束后小和田先生还回答了与会研究生的提问。 5月18日,应北京大学的邀请,美国驻中国大使约瑟夫·W·普理赫先生在校图书馆报告厅,就美中关系、教育问题等为我院师生百余人演讲,并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8年7月25日.这是一个既普通也不普通的四川小姑娘21岁的生日,令她高兴的是,这天,在她所收到的所有礼物中,有一份最令她感到自豪的礼物——这份礼物是在朋友们为她所举办的生日宴会上,目前正在全国各大院线热映的电影大片《赤壁》的导演吴宇森给她打来的生日祝福电话!  相似文献   

4.
任江博 《工会博览》2014,(22):54-54
6月25日,全国劳动模范、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柳浩,应邀来到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通州校区.参加了由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举办的“劳模进职校”活动,作了精彩的演讲。 柳浩的演讲报告以《智慧点亮平凡人生》为主题,她用真挚的情感和质朴的语言。从学习与工作经历、工作方向与内容、当前工作情况三个方面.讲述了参加工作20年来的人生感悟和从业心得.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对所学专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姚荣启 《工会博览》2023,(12):40-41
<正>在广泛深入开展大生产运动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大批真干实干的劳动英雄。1942年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农业战线众多的劳动英雄中,选择在群众中有影响、有威信、真干实干的农民吴满有作为劳动英雄的代表人物,于1942年5月1日在吴满有的家乡吴家枣园召开大会,表彰奖励吴满有,并为吴满有颁发了“劳动英雄”的锦旗。边区政府号召全边区人民向吴满有学习,当时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解放日报》用很大的版面多次宣传吴满有的先进模范事迹,并发表了《开展吴满有运动》的社论,以典型人物引领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
5月10日是母亲节,紧接着,6月1日就是儿童节.两个节挨得这么近,本来应该让我们联想到的是人间大爱,但一则网络视频却把人间大爱击得粉粉碎——5月24日,大连的街头一个女儿当街暴打自己的母亲,在路人愤怒地制止她“你不能打你的亲妈!”后,她的回答是:“我就打,我要她死!”“我就伤天害理!我乐意!”  相似文献   

7.
日本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成蹊大学校长、成蹊大学法学部国际交流委员会主席宇野重昭教授,于1995年3月16日来我系作了题为“现代国际关系和国家主权”的学术演讲。  相似文献   

8.
1998年10月28日至31日,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前野村证券公司董事长、现任日本笹川和平财团会长田渊节也先生访问我院,并对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亚洲经济展望与世界经济”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分析了日本经济现状及日本政府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如何建立未来的国际汇率制度与建立“日元经济圈”的设想,并就当前世界经济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本刊现予发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木易 《法制博览》2010,(15):76-77
1953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六十七岁的生日。 蒋介石一生喜欢人奉承、吹捧,更喜欢人们把他当作神。他逃到台湾后,虽系败军之将,仍用其权力,将自己弄成了“神”。每逢生日,均要台湾人民为他庆寿、祝寿。台湾各机关、团体、学校、军队在这一天均要张灯结彩,开会庆祝,大中城市的各街道还要张贴很多祝寿、庆寿的红绿标语,国民党控制的报纸、杂志,还要发表祝寿社论。台湾人民不知,1953年,就在他们对蒋介石的一片祝贺声中,国民党及蒋介石极其残忍地迫使他们的“元老”吴稚晖提前一天结束了生命。  相似文献   

10.
雷宇这人我听说有15年了。那时候谁不知道“海南汽车事件”主要责任人雷宇啊。 雷宇这人我寻找了3年,直到1999年5月12日,才终于在广州找到了他。 我知道雷宇今年将过65岁生日,知道雷宇自1996年1月辞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之职,赋闲在家整整三年多了。将心比心,一个至今在海南、广州、广西等地百姓心中享有盛名的改革者,却终于主动辞职赋闲  相似文献   

11.
罗伯特·佐利克先生于2005年9月在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表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关于处理中美关系的新概念,强调中国应在全球体系中扮演“利益攸关者”。今年3月21日,佐利克先生应邀在上海市美国学会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合作举办的“鲍大可——奥克森伯格”中美关系讲座中再次对中美关系发表论述,进一步阐述和发展了原先提出的要中国担当“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的概念,提出了中美两国应在当今的国际事务中“共担责任”。佐利克再论“利益攸关者”的演讲,引起在场近300人的热烈反响。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在刊出时作了少量删节。  相似文献   

12.
龙遨海 《工会博览》2008,(10):42-42
1月30日。在一声声“生日快乐”的祝福中,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机关总部职工武明林迎来了自己的生日。当他品尝着生日蛋糕的甜美时,也体会到了组织的温暖。和武明林一样,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机关总部的其他3位职工,也在生日当天收到了同样的生日祝福——一个生日蛋糕和一张生日贺卡。从2007年4月至今,“为职工过生日”已成为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机关总部的惯例。  相似文献   

13.
5月25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东方讲坛"办公室和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共同承办的东方讲坛暨当代世界讲坛第三场系列演讲在上海隆重举行,此次讲坛的主题为"中国和波兰及中东欧国家的关系"。 波兰前总理、民主左派联盟党前主席约瑟夫·奥莱克西,中联部副部长、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于洪君分别作主旨演讲。上海有关政府机关、学术界、企业界人士及波兰东欧研究所考察团成员共约 200 人一起聆听了演讲,并围绕主题与演讲嘉宾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在此,本刊刊登约瑟夫·奥莱克西和于洪君在东方讲坛暨当代世界讲坛第三场系列演讲上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曾飚 《南风窗》2011,(12):82-83
对于一个最短地缘距离仅有11海里的国家,衰弱但尚未崩溃的大英帝国最终选择了放弃,而不是长期持有,可见地缘远近未必是统一与否的最关键因素。抢在奥巴马5月23日到爱尔兰中部小镇"寻根"之前,刚刚过完85岁生日并操办了皇孙大婚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5月17日着一袭绿色风衣到访爱尔兰。之后4天里,她在都柏林参观埋葬"反英独立斗争"烈士的纪念花园,造访91年前英军杀死13名观众和1名球员的克罗克体育馆,出席主要  相似文献   

15.
4月21日至24日,香港城市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陶黎宝华博士和梁君国博士应邀访问了我系。 访问期间,陶博士用英语向我系部分师生发表了题为《自由、正义、女权主义与中国思想》的学术演讲。陶博士首先概述了自由主义从个人主义出发的有关权利、正义和道德的理论,并介绍了女权主义从“关系”出发的新的伦理思想对自由主义的挑战。她  相似文献   

16.
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张赞贤博士于1996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访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0月30日,在黄宗良教授的陪同下,张博士为我院研究生作了题为“过渡期香港面临的挑战”的演讲,并回答了同学们踊跃提出的许多问题。10月31日,张博士又为本院94级本科生讲演,内容涉及到香港政治经济的诸多方面,受到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新闻部驻京联络处代表博耐特女士,于1995年10月10日来我系就联合国问题,向我系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同学及部分研究生作了演讲。 博耐特女士是圭亚那人,在联合国工作已达26年。她在报告中对联合国的作用、决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1995,(6)
书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抽屉里的信件越堆越高,“城市故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朋友与我们一起关心都市,探讨人生。在《南风窗》度过10周年生日之际,“城市故事热线”收到了一名不愿留下姓名的女孩的电话,她在电话中说:  相似文献   

19.
新意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9时,81岁的中国共产党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向世界宣示,这个阵容最庞大的世界第一政党,将在新的情势下,经由层面众多的创新,缔造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结束对毛泽东邓小平诸先辈一分钟的默哀后,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江泽民开始演讲。被认为将决定中共在21世纪兴衰的“十六大”,终于在海内外长时期的关注中掀起了她的“红盖头”。  相似文献   

20.
生日     
十岁生日,如同美丽童话;十六岁生日,如同浪漫的诗歌,像抒情的小溪,似纵情的大海.庆祝生日,我国上古时代是没有的,那时人们无法推算出自己的诞生日.后来,发明了历法,看了日历以后,才知道哪一天是自己的生辰,于是便有了生日的纪念.从隋代开始,出现有庆祝生日的习俗.《隋书·高祖纪》上记载:哀 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于罔极……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宜令海内为武元皇帝,元明皇后断屠.到唐代玄宗皇帝时,则又是一种格调.《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燕百寮于花萼楼下,百寮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以下献及承露囊,天诸州咸令燕乐,休假三日,仍编为令.自此上行下效,越演越烈,庆祝生日成了庸俗的吃喝玩乐.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在他写的《我的前半生》中说:“每逢年节或太妃的生日(这叫做‘千秋’),为了表示应有的孝顺,我的膳房也要做出一批菜肴送给太妃.这些菜肴可用这四句话给以鉴定: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