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莉莉 《学理论》2013,(12):41-42
马克思一生最主要的理论功绩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其中唯物史观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主要是对唯物史观的起源、构建、体系形成进行梳理,从宏观上把握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2.
毋庸置疑,唯物史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最高理论成果。与传统哲学的致思逻辑截然相反,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个人"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即人的生活方式的深入考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向,从而展现出唯物史观的致思理路,深刻彰显了"真正的共同体"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旨归意义。"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探讨"人的自由发展"问题的必然结果,而且也在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意蕴中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遵循唯物史观的致思理路,对走向"真正的共同体"的逻辑梳理,不仅展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底蕴,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明确了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3.
贾孟喜 《理论探讨》2006,3(5):51-54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创立时期提出,人类历史的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这是两个具有历史观意义的重要命题。此后,个人发展问题成了马克思研究的一个主题。马克思从个体人的发展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后来进一步将人类总体的进步、社会历史的未来发展落脚到每个人的个性发展上,这表明个人发展是唯物史观的基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都只有以个人发展为前提进行说明,才能得到科学的理解。由此形成这样的观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个人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5)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部分,马克思通过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社会形态的演变得出人类历史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在考察社会结构组成要素关系过程中,将社会理解为一种在矛盾运动作用下不断变化发展的有机整体。我国在社会建设实践过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面对发展关键期的种种社会矛盾凸显,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对加快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的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美国历史学家魏特夫通过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研究,认为"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破坏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统一性。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其理由主要有:第一,该理论并不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而是从马克思思想的创立之初就已提出,并贯穿了马克思思想的整个发展历程;第二,它没有破坏唯物史观的统一性,二者在深层意义上是一致的;第三,"两种生产"之间是有机统一的,二者有机结合构成了马克思分析人类社会构成要素性质、特点、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方法,在现象具体层面,马克思正是将"两种生产"理论运用到分析史前社会和东方社会结构,才最终实现了其晚年思想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包含历史哲学、历史-社会理论、历史学和实证社会科学三个层次。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代言人对剥削、贫困、解放和社会主义在道义上的关切,以及他对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阐述,对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展望,始终作为价值理念包含在唯物史观的"历史和经济解释"之中。从唯物史观的创立到《资本论》的写作,马克思试图使基于人道理想的价值追求与科学历史观相统一,构成一种"革命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当今学界的重要课题,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唯物史观的发展全过程之中.研究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不仅是出于理论上的迫切需要,而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在人类的共同危机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人们日益认识到了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所蕴含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两个层面:即唯物史观的一般视野与唯物史观的深层视野。在唯物史观的一般视野层面,实践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深层命意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的、科学的分析与批判,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实现从实践到一定的社会关系的逻辑转换,这是唯物史观的深层视野,也是实现马克思哲学同当代西方哲学批判性对话的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9.
让国家回归社会——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家与社会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简而言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的理论基石,马克思寻找这块基石就是从研究国家社会关系开始的。马克思首先研究国家与法,试图以此来揭开人类社会发展之谜。结果他发现,国家与法的谜底不在国家本身,而在市民社会之中,于是他转向对市民社会的研究。但市民社会的谜底也不在社会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4)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两大重要历史贡献之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完善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提出的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天才论述。从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相关经典著作出发,简要阐释唯物史观中的经典内容,并对唯物史观的意义进行相关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1.
李冬俐 《学理论》2010,(1):65-68
马克思的平等思想强调人类实现平等具有客观规律性。依据唯物史观,马克思认为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大机器生产方式是人类实现平等的物质基础,人类理想社会因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而建立了真正平等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的平等思想引发了我们从生产资料、按需分配、劳动能力、道德觉悟等几个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王鹏 《理论导刊》2020,(2):50-56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该思想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刻揭示出了各种共同体的演进规律,指明人类社会走向"真正共同体"即"自由人联合体"的前进性与必然性。承继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精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涵盖领域,展现出了更加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加强烈的实践性,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创新,将在这个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时期,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魏森杰  吕浩杰 《学理论》2011,(18):60-6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博大精深,只有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待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进而弄清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深刻地理解这一理论。笔者认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产生是同一个过程,两者具有共时性;但两者并不是对等的地位,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有社会交往"理论"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颖春 《理论探讨》2007,1(6):53-55
很多文献注重研究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但我认为社会交往问题之于马克思并不能构成"理论"。马克思的"竞争"思想可以更为合理地解释生产力发展动因,竞争导致进步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机制的概括。与"社会交往"思想相比,马克思的"竞争"思想能够很好地融入唯物史观体系,因而具有"理论"特征。至于马克思有关"社会交往"的论述被称之为"观点"比较适宜。如果出于尊重马克思本人提法的考虑,可以统称为"竞争—交往"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划分社会形态不必采用以前的五阶段论,三阶段论即可。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10)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伟大学说,从其创立之初,到后来在政治学、经济学中的运用,它的形成过程较为漫长并且艰辛,可以说凝聚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半生心血。为此,恩格斯晚年时期根据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动态,时代、环境的变迁,对唯物史观展开了深入反思与探究。首先旨在厘清恩格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方面的思路,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阶级斗争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方面捍卫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其次全面概述恩格斯的两种生产、历史合力论、意识形态理论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容丰富完善。由此,探讨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所做出的理论贡献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意蕴。  相似文献   

16.
罗子俊 《理论导刊》2006,1(10):43-45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剖析,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角度对“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发展作了探讨。同时,马克思通过交往实践观的确立,从“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角度对“世界历史”之谜作了解答。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探寻中提出并发展了社会有机体理论,实践性、整体性、人主观能动性及运动性是其重要的理论特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我们分析社会历史提供了一种整体性思维视角,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启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积极发展社会事业,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重视人的主体能动性,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之路;坚持改革开放,走国内外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山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基于"生活决定意识"的理论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进程,不难梳理出内蕴于唯物史观之中的人学致思理路。在批判以往哲学将"人的本质"抽象化的理论传统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确立并系统阐发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现实的个人",从而确立了哲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逻辑起点。着眼于"人是类存在物"的基本立场,马克思将唯物史观的理论视角从"现实的个人"拓展到"人类社会",系统阐发了"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彰显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旨归。  相似文献   

19.
在哲学研究的理论视域中,价值是具有彰显旨归意义的重要范畴,是"哲学精神的展开的本质"。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彰显着唯物史观的理论旨归,深刻阐发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价值诉求。在这个意义上,唯物史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致思逻辑,将理论的价值定位从逻辑自洽转向了生活实践,从而开启了价值哲学研究的全新场域。唯物史观的价值诉求从来都没有停留在"能够生活"的底线层面。从"能够生活"的理论指向到"美好生活"的实践旨归,不仅是理论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且是理论价值的升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物质生活资料的日趋丰富必然构筑起价值诉求跃迁的实践前提,而价值诉求层次的跃升则充分彰显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5)
马克思以文化人类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在《人类学笔记》一书中提升了两种生产理论: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物质生产与人自身生产这两种生产理论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是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史前社会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理论,是我们科学剖析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把刀。本文从两种生产理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两种生产理论的划分与互补中,来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中的两种生产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