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劳教人员惩处案件听证制度的依据及概念 劳教工作法制化是劳教工作适应我国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根据《司法部关于深入开展劳教工作办特色的意见(试行)》,在决定给予劳教人员处分等执法活动中采取听证制,变书面审核为公开审核,让劳教人员享有充分的陈述和申辩权利是推进劳教执法工作规范化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2.
确认并保障被矫治人员依法享有权利已经成为现代各国矫正法律制度和实践中共同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中国的劳动教养工作也不例外。劳动教养制度创建五十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维护劳教人员的人权。将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公民,是我国劳教机关的根本任务。把劳教人员当人看,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劳教人员以人道主义待遇,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3.
鲁嘉微 《中国司法》2010,(4):111-111
根据司法部《监狱、劳教所教育工作目标考评办法》要求,沈阳市司法局于2009年7月,在监狱劳教所建立了释解人员出监所评估制度,并制作了评估意见书,为进一步提高罪犯、劳教人员教育改造(矫治)质量,完善教育改造(矫治)工作体系,增强后续帮教的针对性,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保证。  相似文献   

4.
赵军 《中外法学》1994,(1):44-48
<正> 累犯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就目前的刑事立法而言,累犯主要见诸于现行刑法第61、62条,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以下简称《处理决定》)第2条第2款以及《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禁毒决定》)第11条第2款的规定之中。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有效推进监狱管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确保监所安全稳定,促进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司法部决定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全国监狱系统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活动。根据司法部《关于在全国监狱劳教(戒毒)系统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的意见》和山西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监狱劳教系统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山西省监狱管理局结合实际,制订了全省监狱系统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形成、发展与现状(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劳动教养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强制教育改造制度,是指对危害社会治安而屡教不改的,或者有轻微犯罪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性措施。1957年8月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劳动教养最初是作为新生的政权打击敌对势力,巩固统治地位的一项政策措施而产生的。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特别是1957年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司法体制逐步趋于完善,随之进入“后劳教时代”.然而刑法轻罪化是我国法律制度逐步走向司法文明的体现,也使我国刑法的“宽严相济”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因此,应当以此为契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轻罪制度.  相似文献   

8.
陈泽宪 《中国法律》2014,(3):24-25,80-82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是中国法治进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劳教废止后,原适用于劳动教养的对象如何处置,与劳动教养制度相类似的其它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如何改革,是值得中国法律人备加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重大现实课题。回顾劳教的历史不难发现,劳教适用对象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不断添加的过程,涉及行为种类十分庞杂。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独有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项改造教育制度,劳教制度的存废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虽然这一制度在社会实践中对于维护社会秩序,预防犯罪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不能忽视其对公民权利的侵犯.为了实现制度的正义,必须用违法矫正制度取代劳教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方便劳教人员与亲属的联系,进一步调动劳教人员的改造积极性,根据《浙江省劳动教养人员考核办法》的有关精神,结合本所实际,以《浙江省劳教系统所务公开规范》中的《劳教人员使用亲情电话》为指导,莫干山劳教所于1998年出台了有关亲情电话管理制度,并于当年5月1日在各大队劳教宿舍开设了劳教人员与其亲属联系的电话。3年多的实践证明,开通亲情电话为教育改造工作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和加强管理,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一、开通亲情电…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养制度创设至今已经近 50 年。劳教制度的存在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但是,劳教制度本身又存在难以克服的制度性缺陷。劳教制度的改革应该坚持依法治国的方向,走刑事司法改革、刑事一体化的道路。通过《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全面改革和调整,填补现行刑事司法制度中的结构性制度性缺陷,承担劳教制度的社会责任,促进司法改革的发展,实现劳教制度的自然终结。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司法》2005,(4):1-1
《违法行为矫治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5年立法计划,全国人大法工委今年4月将首次将《违法行为矫治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意味着我国劳教制度将面临重大的变革。近年来法学界和司法界对改革劳教制度的呼声日趋高涨,在去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共有12名代表提出4件议案建议制定劳动教养法。“违法行为矫治法”的草案即将提交审议,这也是最高立法机关顺应民意和司法规律作出的科学的立法决策。被老百姓俗称为“二劳改”的劳教制度,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1957年批准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建立的。1979年全国…  相似文献   

13.
全面开展罪犯劳教人员心理矫治工作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司法部颁布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用一章7条阐述了“监狱应当开展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 罪犯劳教人员心理矫治是指监狱劳教所在教育改造和教育挽救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直接引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罪犯劳教人员开展心理测验、心理评估,掌握罪犯劳教人员个体心理结构特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2011,(7):112-112
近日,江西省司法厅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监所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以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维护服刑、劳教人员合法权益、配合监所做好服刑、劳教人员教育改造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切实维护监所安全稳定。目前,全省各监狱、劳教场所全部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  相似文献   

15.
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王发强劳动教养是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而不够刑事处分的人,实行收容进行强制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它是限制人身自由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起源于1957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有的同志认为,...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养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它作为一种治安行政处罚措施,对于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劳动教养制度仍存在诸多不足,这与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有很大关系。因此,健全与完善劳教制度法律监督机制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当前我国劳教制度法律监督机制的不足 (一)检察监督缺乏力度。人民检察院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狭义的法律监督即指检察监督,它是最重要的法律监督形式之一。劳教检察监督的依据主要是1987年7月高检发《人民检察院劳教检察工作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17.
不断完善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养制度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195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建立的。劳动教养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对被劳动教养人员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它作为中国矫正制度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司法》2005,(1):111-112
17劳教戒毒的法律依据和收容对象是什么?问:当今,吸毒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吸毒引发犯罪、艾滋病传播等问题尤为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公共卫生健康和社会治安的严重社会问题。在我国劳教戒毒作为一种重要的戒毒手段,其法律依据和收容对象是什么?(甘肃晓河)答:劳动教养是对具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符合劳动教养收容条件的人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改造措施,其目的是把他们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公民,是我国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劳动教养成为一种戒毒方式和国家戒毒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据199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  相似文献   

19.
《政府法制》2012,(36):4-6
劳教只针对轻度违法行为,这决定了被劳教者难有“大恶人” 劳动教养制度最早可溯源自1955年8月25日的《关于彻底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该《指示》规定:“对于罪行不能判刑而政治上又不适于继续留用的‘右派’,放到社会上又会增加失业,应进行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20.
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刑法也不例外,我国刑法自一九八○年一月一日公布施行以来,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对它又不断作了补充和修改。 (一) 一九八一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作出几个决定,即一九八一年六月十日《关于死刑案件核准问题的决定》、《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一九八二年三月八日《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一九八三年九月二日《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对刑法作了多处的补充和修改。概括起来说,有如下几项内容: 一、增加了“加重处罚”的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