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明红 《党史文苑》2006,(3):44-46
杨绛先生的家在北京西城南沙沟.杨绛先生是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1986年,西班牙国王授予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表彰她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的杰出贡献(翻译<唐·吉诃德>).2004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杨绛文集>8卷本,计240余万字,分小说、散文、戏剧文论、翻译作品等卷.  相似文献   

2.
<正>湖湘五月,生机勃发。作家们由全国各地跋涉而来,相聚在初夏的湖南,开启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中国作家益阳文学周”的旅程。一次致敬之旅,向着文学前辈和红色热土5月22日,益阳清溪村清溪剧院,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中国作家益阳文学周”活动,在期盼中缓缓开场。这是一次对文学的致敬,更是一次对文学力量的期盼。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大背景影响着中国文学的走向,贵州的文学创作自然也概莫能外,而地理环境制(?)质文明的程度。创作主体的秉赋又使得贵州文学在具体运作上存在着多种可能,如何发展贵州文学,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必要的回顾 贵州五、六十年代的作家队伍,由来自老解放区的作家(如邢立斌)、原国统区的进步作家(如蹇先艾等)以及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所组成。建国以前,贵州作家在全国文坛具有影响的仅谢六逸、蹇先艾二人。解放  相似文献   

4.
周海波 《理论学刊》2005,1(12):111-114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其思想感情和文学写作正处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矛盾之中,对妇女解放、男女平等问题存在的诸多差异性的理解,构成了双重的文化矛盾, 同时,倾向中国古典式的审美风格还是西方现代性的审美风格,也是不同作家的不同审美追求.由此,形成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文化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刘艳 《理论学刊》2007,8(5):121-125
中国现代作家的孤独体验,是中国现代作家在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无所依傍的矛盾心态的表征,寄寓了作家自身的深刻焦虑和对民族国家的现实关怀。这种蕴涵着复杂、矛盾、悖论与艰难的思想演进历程,展示出中国文化和文学进行艰难的现代转型的精神印记。  相似文献   

6.
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左联作家们结合时代,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引导革命斗争。左联是有政治倾向的文学组织,左联改变了中国文学前进的航向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7.
杨绛先生的家在北京西城南沙沟。杨绛先生是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1986年,西班牙国王授予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表彰她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的杰出贡献(翻译《唐·吉诃德》)。2004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杨绛文集》8卷本,计240余万字,分小说、散文、戏剧文论、翻译作品等卷。杨绛先生近年过得不容易。1997年3月4日,独生女儿钱瑗不幸病逝。“老年丧子”是人生一大痛,杨绛甚是难过。更不幸的是,1998年12月19日,丈夫钱钟书仙逝。连续丧失亲人的痛苦压向杨绛先生,而她选择的寄托哀思的办法是:将读书治学作为人生…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文坛,女性作家写作愈来愈惹人注目。可以说,女性文学写作已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这个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尚属“星星之火”的现象,到九十年代不断发展蔓延,眼下似有“燎原”整个文坛之势。无论是作家的数量、创作的质量或是风格的多样、作品的影响,都大大超过现代时期。女性文学形成如此大的气候,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这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还未曾有过。今天的新锐女作家群体,已经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道靓丽景观。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7,(5):53-54
中国文学可称之为世界文学园林万紫千红之中的奇葩,这簇簇花朵中就有回族作家的精心耕耘之作。回族文学,简言之,“即回族人民的文学,是回族人民群众口头和书面创作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还是作家主观意识的产物?这一问题历来是文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深刻阐述了文学与社会政治、时代风尚、作家个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世的文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代中国文学如何从高原走向高峰?如何藉翻译之"舟"逐波渡海走向世界?且听铁凝、莫言、麦家、饭冢容等名家怎么说。铁凝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创作的根在生长的土地上对中国作家而言,创作的根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文学的本土性、民族性更加突出,文学的时代感、现实感不断增强。作家更加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中汲取创作的丰厚营养、从新时代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奋斗现实中汲取创作灵感,力求把更多思想深刻、艺术上乘的精品佳作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国文坛,女性作家写作愈来愈惹人注目。可以说,女性文学写作已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这个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尚属“星星之火”的现象,到九十年代不断发展蔓延,眼下似有“燎原”整个文坛之势。无论是作家的数量、创作的质量或是风格的多样、作品的影响,都大大超过现代时期。女性文学形成如此大的气候,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这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还未曾有过,今天的新锐女  相似文献   

13.
刘永辉 《党史文苑》2011,(23):54-56
成仿吾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他曾和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共同创办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学社团——创造社。成仿吾精通多国语言,对中国文学有很高的造诣。1928年大革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客现现实的反映,还是作家主现意识的产物?这一问题历来是文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幸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深刻阐述了文学与社会政治、时代风尚、作家个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世的文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在缺乏文学大师,已是不争的事实。巴金的去世,好像在宣布一个文学大师时代的结束。所以,他走后,新当选中国作协主席的铁凝女士说:这之前的主席是文学丰碑,我和文学丰碑没有可比性。有的作家说得更明白:“中国(文坛)的巨人时代结束了,平民时代到来了。”丰碑也好,巨人也罢,都可以看成是大师的另一种说法。文学大师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呼唤了。说到文学大师“难产”的原因,中国作家圈里相当流行的意见是社会生态环境不同,最有力的证据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那些大师,都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造就的,到后来活着的大师们也没什么像样…  相似文献   

16.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大潮之下,贵州文学所受的冲击颇大:省作协的专业作家,或调离、或下“海”,坚持创作的只剩下两人;另一些有实力的作家吴恩泽、戴绍康、罗吉万、赵剑平等也相对沉寂;虽有一批年轻作者开始活跃,如潘年英,黄晓延、戴冰等,但终未形成气候。这期间,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民族文学》、《收获》等全国性有影响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仅有何士光、余未人、石定、伍略、汤保华、赵剑平等几个人,除汤保华一人引起全国评论界注视之外,余皆反应平平。 而就文学出版物来看,由于贵州作家队伍严重创弱甚至解体,我省仅有的《山花》、《花溪》、《杉乡文学》、《夜郎文学》均出现稿源枯竭的危机。再加上经济拮据,文学读者随着文化消费的多样化而日趋减少,无不气息奄奄,陷入窘境。这种文学状况,在全国一度掀起的长篇小说热、散文热等文学浪潮中亦未稍有改观。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观     
呼唤书香氛围刚刚从南美访问归来的作家张炜说,南美是出了很多文学大家的地方,也是近20年里对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18.
朱秉龙 《实践》2006,(8):42-43
历史命运注定动态的进攻性的草原文化和静态的建设性的农耕文化在中国北方这块土地上狭路相逢,这是草原作家们难以回避的文化背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曾产生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草原文学的辉煌。当时,作家们用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叉视角观照草原的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从而使草原文学具有了双重文化身分,迅速得到了新中国中华主流文化的接纳和认可。比如  相似文献   

19.
王开岭 《廉政瞭望》2011,(13):68-68
1936年,英国作家奥威尔与新婚妻子一道,志愿赴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战斗,曾被子弹射穿了喉咙。在《西班牙战争回顾》中,奥威尔讲述了一件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正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延续中国文学近三千年的业绩,再创新世纪中国文学的辉煌,是当代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义不容辞的职责。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世所罕见。从“四书五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形成了几次大的文学高潮。每一次高潮都出现一批文学名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绵延不绝,久传于世。进入20世纪,“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文学新的篇章,文学的形式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