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紧急状态是危及一个国家正常的宪法和法律秩序、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正在发生的或者是迫在眉睫的危险事态。紧急状态立法,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将法治原则运用到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从而使得政府的权力不仅在平常时期受到宪法和法律的限制,即便在紧急状态时期,政府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使紧急权力,也不应当违反法治原则而随意创造紧急权力和滥用权力。紧急状态立法的宗旨,就是通过立法形式规范政府的紧急权力。从紧急状态立法形式来看,紧急状态既可以在宪法中加以规定,也可以在法律和法规等形式中加以规定。但是…  相似文献   

2.
运用紧急权应对紧急状态已经成为一个日益棘手的问题。西方的法治与紧急状态是矛盾的。我国的法治及其民主建设应该从西方法治与紧急状态之间的矛盾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3.
王春梅 《世纪桥》2012,(15):61-62
在常态社会下,强大的公权力尤其是行政权力侵犯公民权利的情形时有发生,在非常态的紧急状态下更易出现如此情形,此时公民的权利就异常脆弱。这种紧急权力如不能得到宪法和法律的理性规制,将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因此,研究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者的责任有三:对知识的责任、对学生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基于学校的社会作用,杜威指出:"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教师与社会生活是"从事"与"被形成"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发展源于教育者对它的打造,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可以使教育工作者自发地将教育工作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在  相似文献   

5.
关于紧急状态的立法拙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紧急状态的基本含义切入,阐述了紧急状态立法的必要性及理论基础,探讨关于紧急状态立法应注意的视角等,以期通过紧急状态的立法提升我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准,增强我国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在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确保紧急权力的合法行使。  相似文献   

6.
学雷锋,能否转变为追求"好生活"的道德启蒙,成为学雷锋活动葆有生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现时代重塑社会道德生活的关键。学雷锋"常态化",为雷锋精神的生活化指向提供了有力注脚与社会实践平台。在个体化与世俗化的社会环境中,雷锋精神进入个体道德生活的契机在于"对好生活的规划",从"说教"到"启蒙"是学雷锋方式的重大改变。然而,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重新选择生活,那么一个有道德的生活世界就在"真诚"的生存态度中萌芽,生活态度"优先"好生活。在此基础之上,生活中学雷锋的道德行动才是真实的,才能摆脱物化形态与虚假意识的"幸福假象",成为有幸福感的行动认同。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青海的具体体现,作出了实施"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战略部署。增进各族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高品质生活的核心要义和内在要求,充分体现出党委政府工作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造福人民的"人民主体"宗旨。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繁荣稳定、民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实现党内和谐,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007年以来,南充市顺庆区坚持"抓党内和谐促社会和谐"的工作理念,在同仁乡大力实施以"政治关怀、生活关怀、发展关怀"为主要内容的关怀农村党员试点工作,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环境,今年以来,抚顺县以石文镇八家子村为试点,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实施"户联网"工程,进一步加强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构架网络,确保覆盖全域。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成立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专题组,深入基层调研37次,召开各级座谈会、研讨会25次,研究制定《关于在全县建设"户联网"工程的实施意见》,在全县推广实施。本着  相似文献   

10.
正全国性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接连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的袭击。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得百姓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部队也陷入了物资短缺的紧急状态。面对日军变本加厉的侵略以及国民党的背信弃义,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加倍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参加生产,坚持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救灾动员口号,并开展大生产运动。中共巧妙地将"生产救灾"融入大生产运动中,完美地将社会救济与群众性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开展群众广泛参  相似文献   

11.
现年65岁的苏丹总统巴希尔1989年6月30日发动不流血政变,推翻了在位3年的民选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冻结宪法效力,解散国会并解散所有政党。他旗下的政权随后在苏丹实施了比较激进的伊斯兰教教  相似文献   

12.
周立军 《探索》2012,(5):153-157
失地农民的生活风险问题已日益凸显,主要表现有:基本生存风险、教育与发展风险、社会交往风险和心理失衡风险等,其成因既有政府因素和社会因素,又有失地农民自身因素。因此,为了有效防范和治理失地农民的生活风险,需要政府、社会和失地农民三方共同努力,形成有效合力。制定和实施相关对策,确保失地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收"、失地不失"身"、失地不失"望"和失地不失"保"。  相似文献   

13.
我们现在的制度并不少,但很多制度难以真正实施、执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很多潜规则。潜规则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同时它对正式制度的实施、执行起着阻碍甚至对抗作用。增强制度执行力,必须减少潜规则,消除潜规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19日晚,泰国陆军总司令颂提发动军事政变、占领总理府并迅速控制了曼谷及其周边地区,声称看守政府总理他信已经表示"愿意辞职".与此同时,正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泰国看守政府总理他信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时隔15年,泰国再次发生"政变",使本已动荡不安的泰国政局更加扑朔迷离.泰国"政变"引发出人们对东南亚国家"民主化"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宁夏百姓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刚 《共产党人》2010,(15):50-52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6.
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定位就是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由一个在政治生活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变为一个在社会生活其他各领域中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其理论功能就是要在充分发扬马克思主叉批判精神的基础上,对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潮展开理论和实践批判,进一步凸显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解释力、说服力和凝聚力,从而更能有机地整合各种社会思想:其形成路径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现、总结中国实际问题,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过程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基本方法就是要具体地、有针对性地根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层次性和人们自身差异性的特点,采取灌输和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中NGO参与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曦 《学习月刊》2011,(14):21-22
社会福利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广义的"社会福利"包括国家和社会为实现人民的"幸福"所作包含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以及各项社会服务等各种制度安排。狭义的"社会福利"则一般特指社会保障体系中除  相似文献   

18.
朱春龙 《奋斗》2010,(7):23-23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它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生活安全感。如今,社会保障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我们应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编织起惠及民生的、发展型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治理过程中,不断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是"杭州经验"的一个根本理念。生活品质引领着城市消费的品质化趋势,体现了个人日常生活的风格化和艺术化,展示了城市社会认同的核心和集体消费的精髓。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对"杭州经验"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可以发现,城市消费品质化具有消费品质的体验性、消费方式的包容性与消费生活的审美性等特征。此外,杭州在"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包含着打造一种城市生活的新美学、开创一种城市生活的新秩序和建构一种城市生活的新认同等新的意涵。可以说,城市消费品质化是一场日常生活的新变革,是通向"明日的田园城市"的一个大胆实践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的进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活理念的转变来说,节能减排,意义深远。对于一个正在实施"环境立省"战略的省份来说,节能减排,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