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和平区委组织部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用数字说话、拿结果证明、凭实绩用人”,制定出台《和平区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办法(试行)》,不断推动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工作常态化,把那些练“事功”、善“事功”、显“事功”的一线干部选拔起来、任用到位,取得了初步成效。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和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景发。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这一重要要求,为新时代培养选拔干部指引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着眼于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在重大斗争实践中育“良才”、选“良马”。  相似文献   

3.
组工信息     
《天津支部生活》2021,(6):63-64
南开区:一线选干部“事功”论英雄南开区注重在一线选拔任用干部,进一步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看“一线”,确立考“准”考“实”的目标定位。聚焦重大斗争“一线”,通过调研考察,持续发现选用那些许党报国、知重负重、担难担险、善于作为的优秀干部。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真刀真枪磨砺。这既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更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殷嘱托和谆谆教导。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对共产党人的老祖宗马克思而言",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  相似文献   

5.
要刊精粹     
正让艰苦环境成为锤炼干部的熔炉在实践中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历来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的实践中经受锻炼、考验和提高,是我们党培养和造就干部的重要方法,也是干部健康成长的基本途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一批批有志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怀抱崇  相似文献   

6.
《江淮》2010,(10)
<正>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这是新时期我们党培养  相似文献   

7.
<正>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干部干事创业、锻炼成长的基本功训练基地。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要求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干部在基层成长,干部从基层选拔,干部到基层锻炼是我们党干部培养的一贯方针,我们要自觉到基层这个学习的大课堂、干事的大舞台、党性的大熔炉接受锻炼,让自己在基层一线实践中尽快成长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9.
《党建》2020,(5)
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既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一次考验。疫情防控斗争一线,是广大干部发挥作用的主战场,也是考验和锻炼干部的主阵地。在斗争一线考验和锻炼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是新时代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人才优势的重要举措。一、在斗争一线考验和锻炼干部,是党的事业不断赢得胜利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制定了各方面的适合情况的正确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正在逐步打开。广大群众拥护我们党的路线和领导。在实现伟大历史转变的过程中,经过多次重大斗争的考验,证明我们党的主流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是有能力、有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4,(5)
<正>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干部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重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为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贯彻这一精神,刘云山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对党管干部原则作了进一步系统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管干部原则,要求我们从"党管干部为什么"、"党管干部管什么"、"党管干部怎么管"等方面,在思想上有清醒认识,在实践中有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12.
裴文武 《实践》2014,(1):20-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对培养选拔好干部做了精辟阐述,贯彻落实这一讲话精神,就要切实在培养、选拔、识别和管理干部上下功夫,那么组织部门作为干部之家如何更好地培养、管理干部呢,笔者认为,"选、育、用、管"干部离不开"群众"二字。培养干部要放到群众中间。回顾我们党的优秀干部成长史,都是在群众中培养历练的。革命战争时期,我们的人民军队在井冈山与群众一起吃红米饭、喝南瓜汤,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共和国的奠基者;解放初期,大批有志青年按照党的号召下乡,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成长成才;改革开放以后,部分大学生主动要求到农村锻炼,接受了人生最精彩的"启蒙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同样要求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广大群众是培养历练干部的大熔炉,作为组织部门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培养锻炼干部的中长期规划,积极为干部在群众中成长搭建平台,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苏木镇、嘎查村任职,安排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蹲点调研、体验生活,与群众  相似文献   

13.
深化体制改革,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靠制度建设解决腐败问题,这是邓小平根据我国长期的实践经验,形成的反腐败思想。探析它,对于我党有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不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影响。应当说,我们党的队伍主流是好的。1983年10月,邓小平就指出:“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次重大斗争的考验,证明我们党的主流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是有能力、有办法解决问题的。但是,我们党现在的状况还远不是都令人满意。党内还存在着不少没有来得及清理和…  相似文献   

14.
习总书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谆谆教诲,让我终身难忘、终身追求。我将把“四有”要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始终做到忠心向党、真心为民、用心负责、清心守戒,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忠心向党,做忠于事业的好干部。作为“一线指挥部”的“一线总指挥”,县委书记必须坚定信念,守土有责,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信仰要真。“信之愈深,行之愈笃”。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于用人。我们党要永葆先进性,落实到组织部门就是要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使用和培育干部,着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发展有本事、群众信得过、能够担当起加快发展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体现党的先进性。一、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选拔干部,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用人是一种导向,是一面旗帜。用好一个干部,能撑起一片天,造福一方百姓;用错一个干部,会捅破一片天,贻误一方事业。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选拔干部,就是要着眼于“…  相似文献   

16.
杏组 《先锋队》2011,(13):29-30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太原市杏花岭区通过推行"一线工作法"(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锻炼,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业绩在一线体现),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在一线谋事干事、服务群众、创新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我国地市级以上机关领导干部缺乏一线和基层工作经历、"三门"(家门——校门——机关门)干部增多的现状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党和国  相似文献   

18.
我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注重在源头上把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关。回顾和考察党在不同时期先后提出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党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必须根据我国具体的党情国情军情来定,并使之与党的中心任务同步发展;必须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并使之与党的政治路线协调发展;必须注重把德放在首要位置,并实现德与才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5,(2)
<正>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座谈会,同我们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区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直接交心、深入恳谈、会心交流,对县区委书记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理解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说:"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在一个县就是党的代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怎样做焦裕禄式的县区委书记?我认  相似文献   

20.
构建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们党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形成优秀人才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去、机关领导干部从基层和生产一线来的生动用人局面,这对于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保证领导机关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改变当前机关领导干部队伍来源结构性缺陷、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