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报告提出的这"三个自信",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学术界的  相似文献   

2.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发展和形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它包括四个最基本的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是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重大进展,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价值理论建设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5.
杨渊浩 《探索》2022,(5):68-7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新中国迈出了共同富裕的第一步,将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以此为奋斗目标推进全面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日益明确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现代化建设、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发出迈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强音。其中,党的领导是引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保证,人民立场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政治原则,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资源和制度保障,而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保障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必要支撑。这一系列奋斗历程,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执政宗旨以及治国理政的理念与战略,为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黄洁 《实事求是》2013,(2):27-2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要厘清三个基本理论问题:“三个自信”由何而来、“三个自信”之确切内涵、坚定“三个自信”之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于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三日公布以后,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本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意义重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扶贫,有狭义和广义的定义。狭义的扶贫通常是指政府和社会通过某些措施,增加具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地位和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崭新的概念,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重要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庄严宣告,其首要的依据,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经济实力逆转的主因;而其中一个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均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但这种变化又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所以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相似文献   

11.
石冀平 《唯实》2009,(4):44-48
共同富裕诉诸的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这使共同富裕成为需要探讨的新课题。为此,有必要对平均主义是否导致了共同贫穷、单凭收入再分配政策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是政策还是制度等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朱文璋  刘利元 《实践》2008,(2):28-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物质、文化两手抓,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问题,做到既鼓“钱袋”、又富“脑袋”。  相似文献   

13.
十多年前,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廓清了笼罩在社会主义上的种种错误和模糊认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十多年后,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发展,同时又为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找到了根本的保证条件。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至少蕴含着三个层次的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贯追求。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共同富裕思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考察这一过程,对于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贯追求。社会主义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考察这一过程,对于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国后前30年的现代化建设,由于模仿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工业化成就虽不小,但并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思想解放运动,党重新把人民的富裕作为追求的目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正是中国共产党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中逐步解放出来的过程。实践表明,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杨兴林 《探索》2012,(5):163-16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一价值主体对社会主义这一价值客体的核心要求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系统性评价和认识,亦即关于社会主义对于自身价值的总的看法和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先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后有人们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共同富裕都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有多种依据,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则是其根本依据。这一点,绝不能有任何疏忽和动摇。  相似文献   

18.
祁玲娣 《世纪桥》2014,(12):41-42
党的十八大指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表现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要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键,必须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即落实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教育全过程和依法治国、社会治理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践中,深刻地揭示出了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精辟地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然而共同富裕的目标远未实现,仍然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思考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典型引领"与"底线约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两种工作思路和方法,也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和工作方法。但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当前都呈现出"典型引领"多、"底线约束"少的状况。要想真正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高校既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也要重视法律和道德底线的约束机制建设,二者不能偏废。只有抓好两端,带动中间,才能最终形成人人、时时、处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