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首创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两大部分.毛泽东同志及其他领导人的著作以及中共七大党章、<共同纲领>等党和国家文献中都有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论述.由此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一直是一个概念明确、体系完整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但它却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所谓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包含一个相对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并没有形成一个可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并提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论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步骤和前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不可或缺的内容。新民主主义理论服务于现实革命斗争需要的有关政策与策略,不能用“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来解读。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能成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一直是我国思想界研究的热点.有人编造"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把它说成是毛泽东的.部分学人将其当作学术上的新发现和理论上的新观点加以宣传,欺骗了读者,毒化了学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毛泽东创造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性质根本不同和对立的两种思想体系.目前思想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学术分野,已经转变成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的一场斗争."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仅是国内某种政治力量用来否定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纲领,也是用来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纲领,理论上不能成立,政治上极为有害.  相似文献   

4.
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是从理论上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建立和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 ,从而架起了从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桥梁。在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实践中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又发生嬗变 ,并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是毛泽东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性质、地位、任务、及长期性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论认识。这个理论经过了孕育、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推进了一大步;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社会建设性纲领,它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滥觞,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提供了一笔巨大的可资借鉴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即第一步建设新民主主义,第二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曾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胜利后的建国基本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党经过多年奋斗、探索而确立起来的,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体现。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从理论方面来看,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对中国社会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做出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7.
1940年 1月 ,毛泽东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中 ,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纲领 ,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 ,把中国共产党所要建立的新中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勾画出一个清晰的轮廓。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无疑是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思想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的一次飞跃。但是 ,这一社会理论也存在一些颇为重要的不明确之处 :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时间多长以及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是什么 ?社会主义革命如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衔接 ?正是这些不周全之处成为建国初…  相似文献   

8.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初步解决了民主革命胜利之后,如何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问题,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但毛泽东为什么在建国后不久就放弃了呢?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9.
《湘潮》2007,(7)
考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转变历史轨迹,探讨转变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刘振清 《求实》2006,2(2):17-21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富有独创性的理论。这个理论初步解决了民主革命胜利之后,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问题,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但毛泽东为什么在建国后不久就放弃了呢?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予以剖析。这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创立于20世纪40年代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最富创造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与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设想基本吻合,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对它并没有直接影响,列宁的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及新经济政策则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理论形成与存在的标准出发,考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它的逻辑体系,揭示了落后中国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的规律,并被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所证明是正确的理论,最后得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存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小康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都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上符合中国实际的独创性设计。小康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注点和社会性质有所不同,但二者又互相关联。小康社会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为参照系,二者同为中国特色的锻造。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时是附加有前提条件的: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取得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牵引拉动东方落后国家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列宁关于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两步走"策略、斯大林的"空地论"思想和共产国际对殖民地国家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不断革命"的"左"倾冒险主义政策,逐渐丢失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上述前提条件,随之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是:建国后,毛泽东不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和社会主义物质基础论,而是根据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形势,过急过快地要求消灭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在短期内从小农的社会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因此很快就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建国思想.  相似文献   

15.
雷小倩 《党史文苑》2011,(22):28-32
从1948年9月至新中国成立前,刘少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必要性、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标准及其社会主要矛盾、国营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和平竞争以及建立消费合作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这些观点一方面丰富和完善了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一方面历经实践考验更显理论价值。分析这些创见对于目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探求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都具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有学者撰文否定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存在,认为肯定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就是否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在其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实则不然,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虽然最终被放弃,但是,它代表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探索。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另外一种建设思路,但也不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完全否定。  相似文献   

17.
国民经济的计划性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之一。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 ,是建国前夕确定的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一项内容。选择实行这种“新民主主义的计划经济”,既有深刻的思想认识背景 ,又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完成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8.
纪咏梅 《世纪桥》2004,(3):13-14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创了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当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性的胜利后。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自然提到了党的议事日程上来。然而,建国仅三年,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便在中国中断了,中国提前进入社会主义,本文试分析其中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三大组成要素之一。毛泽东在多年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问题,以此来解决中国经济的实际问题。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对革命根据地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李亮 《理论学刊》2005,2(2):20-23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过渡性质的社会.人们往往将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我国的过渡时期等同起来,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把握毛泽东"过渡"一词的含义.实际上,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社会形态和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