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具有一种彻底批判精神,它不仅以批判的精神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而且以批判的态度思考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把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一切都看作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也从来不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完美无缺、凝固不变的,相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需要改革的社会。“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邓小平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改革理论。研读《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可以看出,改革是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改革的性质和意义的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股思潮,已经产生和发展了半个多世纪。长期以来,其理论观点被资产阶级视为“马克思主义”,而被工人政党斥为“修正主义”。只是在1968年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生了“五月风暴”,奋起造反的青年学生和工人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奉为自己的思想武器以后,它才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并且被一些人称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劳动价值论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揭露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为全世界劳动者提供了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并与之斗争的强大理论武器。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资本逻辑占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之下,生态问题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根本性的理论挑战: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是生态资本主义还是生态社会主义,如何看待资本逻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以福斯特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应当到资本主义内部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阐述、对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异化关系的分析,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学思想,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以绿色发展和社会公正为最终价值指向,旨在消解和超越资本的主体性地位,实现人、自然、社会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关系的复归,从而真正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关柏春 《理论学刊》2007,1(10):56-61
十九世纪中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如火如荼,马克思说明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利润是剩余价值,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为唤起劳动人民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但是,今日社会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大家都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如果这时候经济学家们照搬马克思的工资、利润和利息范畴怎么可能客观反映今日社会的现实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创新。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对工资、利润和利息范畴做出全新的理论概括,这样才能客观反映今日社会的现实。我们的基本结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利润是经营收入,利息收入具有劳动收入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不人道的经济现象的批判,深刻剖析了国民经济学的反人道性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道德伦理的忽视.他通过对人的真正本质的揭示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批判,指明未来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应是实现经济和道德的双重进步.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难题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创立的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问题、新特征。因此,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来解释、理解、指导新的经济问题和经济发展,使这一理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批判地学习西方经济学,善于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时代得到了进(?)本在全球的扩张使人类历史真正进入“世界历史”的完备形态;在此,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致(?)全球范围充分扩散、深化,特别是“冷战”后资本的寄生性、腐朽性更为露骨;“世界历史”历史(?)向极限发展,又在生产力和普遍交往上为全球社会主义准备着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项重要理论课题。邓小平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资本主义观。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认识,是当代中国认识资本主义的指导思想。一、邓小平站在社会历史的高度,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状况的综合分析,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命运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命运首先取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制  相似文献   

10.
陈莹莹 《世纪桥》2009,(23):61-6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主要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社会现实,但在批判的过程中,也蕴含着许多他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实践是人的本质”这一科学命题。《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丰富论述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酝酿着即将诞生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石.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本身具有价值,同时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使用价值的形成,但创造价值的仍然是人类的活劳动,劳动价值论仍然适用.同时我们应认识到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在价值的计算基准、劳动结构、劳动方式、劳动产品的形式等方面都具有新的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广西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的关键在于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通过分析广西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的制约因素,提出应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制度建设及发展林下经济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收入分配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古典、新古典的收入分配研究是经济学理论研究基础之基础。价值理论决定了收入分配理论,本文主要从古典、新古典的价值理论入手,比较了其收入分配理论的不同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目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增收难的一个制约因素,就是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力。因此,如何解决好富余劳力的出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工人的工资低且增长缓慢,而垄断行业员工的工资过高、增长过快。因此,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劳动的价值,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维护工人权益方面的作用,是提高工人工资,推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社会经济发展分析模型是在凝炼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深刻地揭示出劳动力作为核心要素的创新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劳动者自身素质的创新、提高引起社会生产率以及个人收入水平提高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具有二重特征与二重效应。所谓二重特征即逻辑演绎的严密性与逻辑前提的思辨性,由此导致了其在青年马克思思想演进过程中的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即虽然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关于永恒性的论调,发现了历史主体,但却囿于人本主义的局限,未能认识到历史主体的本质,从而未能真正建立科学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素质全面提高创收能力明显增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区农村经济蓬勃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全面进步,劳动力素质全面提高,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加大。  相似文献   

19.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