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深入探索科学发展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当代意识形态研究的崭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衡量一个出版部门的出版工作,无非是看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版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的经济部;*。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出版事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不注重其社会效益;作为经济范畴的出版业,却仍有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有其自身的经济规律在趄作用,不能不强调其经济效益。出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出版界关注的热点。如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就成了我nI做好出版工作的关键。一、两种效益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经…  相似文献   

3.
崔昆 《求实》2015,(2):38-44
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存在于一种关系模式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初步建构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关系模式,即作为意识形态先进者的无产阶级政党与作为意识形态受教育者的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模式。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了这种理论,对于意识形态运行中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各自的角色与作用进行了科学的定位。这一理论最大的现实意义是启示我们要以双方主体性的同时发挥与交互作用来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世俗化及其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基于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模式与现实状况之间的紧张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出现了世俗化的趋向.这样一种世俗化的趋向引发了五个方面的社会效应,即关注现实功利、强调持续发展、注重不断创新、寻求重建共识、致力制度建设.对于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的世俗化趋向,应该深刻地认识其必然性与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正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意识形态问题上不能"失魂落魄"。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乃是因为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而且关系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要想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首要解决的也是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断发展,除了一如既往地"发掘"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的"真相","还原"其认定的"历史面貌"以外,面对主流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史学对它的批判,更加强调其"学术研究"的性质,即根本不存在历史虚无主义,"一点一滴地揭开历史真相不过是学术研究"。主流意识形态"不应该将学术论证归结为意识形态",应"尊重学术研究的自由"。这一观点,涉及历史研究的价值取向、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特征和国家意识形态管理等多个问题,在现实中极具迷惑性,有必要对其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7.
建国后我国意识形态变迁大体上经历了从强调批判和斗争的革命型意识形态到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型意识形态,再到凸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和谐型意识形态转变,发生这种变迁的深刻基础在于我国利益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最直接原因就在于党和国家对于这种变化着的利益关系的自觉程度.这种由利益关系发展变化所引发的意识形态变迁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功能、内容、方式、任务等多方面的显著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鲜明的自身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及其各学科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俱来的两种特性,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有各自的原则和追求,不能彼此取代,同时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二者的合理统一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完美表现。正确处理它们的关系,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并在此基础上使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国家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因而,它具有自己的特殊属性或特征。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主要地体现在它的阶级性和社会性、虚假性和真实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现实性和理想性、稳定性和变动性、独立性和继承性等二重性上。  相似文献   

10.
人的社会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诠释,强调了社会性素质构建的重要作用。受转型社会、网络社会、世俗社会等因素影响,当代中国青年社会性素质表达在价值考量、主体认知、知行联动等方面存在偏差,这些特征已突显为青年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客观反映。因此,基于交往学习、主体教育、人本管理、社会实践等路径调适青年的社会性素质是和谐社会对青年群体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吴涌汶 《理论学刊》2006,4(4):48-51
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技术,无论从社会演进的宏观动力机制看,还是从其微观动力机制看,都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意识形态虽然在宏观动力机制上处于从属的地位,但从微观动力机制上考察,对历史进程发展的迟速则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不是现代科学观中的"我-它"关系,而是感性地表现为"我-你"、"我-我"的存在状态。对此,学术界往往解读为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批判或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残余。然而,当我们在理论上将其置于哲学存在论变革的视阈下,在实践上将其纳入私有财产积极扬弃的运动中,我们发现,这实际上已经是唯物史观的表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被表达为人与自然在劳动中的对象性生成,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活动构成一部交互生成的总体性历史;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现实生活的任务,现实生活为自然界的解放同时也是人的解放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朱文琦  祝志男 《求实》2020,(3):18-30,M0003,M0004
国家治理效能是政治学乃至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意识形态的发展趋势、基本倾向及其理论特质,表明意识形态不仅可以构成一个分析框架,而且对国家治理效能的影响不容低估。意识形态与国家治理效能的互动过程遵循现代政治的运行机理,二者既相互促进、彼此协同,又呈现出特定张力甚至是激烈冲突。其实践逻辑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内在于国家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必要工具、基本场域和精神旗帜,国家治理是执政党指导思想变革的内在依据。其理论逻辑集中概括为,本体论层面的结构关联、认识论层面的功能耦合、方法论层面的路径互成及价值论层面的目标共生。新时代意识形态视角下的国家治理效能提升,需要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中谋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发展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具有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具有同其他意识形态不同的个性特征,这种特征主要包括人民性、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等。  相似文献   

15.
从纵向来看,邓小平的科技意识有一个萌芽、成熟和提升的过程;从横向来看,邓小平科技意识包括科技认知、科技情感和科技意志三个方面。邓小平的科技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是当前人学兴起的大趋势的必然要求。从同时态来看,人学研究的兴起不是一国现象,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历时态来看,人学研究的兴起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而是古已有之、源远流长的历史现象。其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深化。其二,是对人类社会关系认识的深化。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内在诉求。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上看,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势在必行。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上看,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研究刻不容缓。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来看,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研究是顺势之举。  相似文献   

17.
提高干部的科技素质是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 ,干部的科学技术素养对其思想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要实践“三个代表” ,必然要求干部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在克服公式化历史观影响中,总结历史的和现代的认识成果,创造性地提出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独立自主的社会历史哲学思想,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历史观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之具有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阶级本质使之具有阶级性;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使之具有实践性;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使之具有科学性;新论断的提出使之具有创新性;江泽民历史观宽领域、多视角的特征使之具有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论马克思实现的哲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生存论基础上的“历史生存论”。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总体性质和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必须合理地解决以下三个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历史科学、历史观和世界观的关系;哲学观、世界观和本体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