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福”2007     
<正>猪在中国是财富和福气的象征。中国人传统的幸福观就是“屋檐下面一头猪”——这就是“家”字的组合。就连中国人存钱储蓄的“扑满”都往往做成可爱的猪的形状,以图年年有余的大吉利……所以,猪年似乎就是富有与福气的一年。你看,有多少幸福的夫妻都要在2007年生孩子,图的就是猪生肖的福气。人们追求幸福的本能,光在这一点上就显露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
四川的喜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人和所有中国人,都把结婚叫作喜事,办婚事过程中的歌词便叫“喜歌”,实际上也包括喜词,喜词是说而不唱的。四川的喜歌喜词很有特色。旧时代是“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女子出嫁叫“于归,,意思是“归,到家里去;出嫁后的女孩子是不愿回到娘家过日子的,所以便有这样描写临别心情的歌词:妹,妹,你好久回?要等叫鸡生蛋我才回I妹,妹,你好久回?要等石板开花我才回2当然,也不过唱唱而已;按婚俗三天便回娘家了;但应由娘家派人去接叫“接回门”。还是说女)[高家吧。高家的大节目是哭嫁骂媒,以前有专文谈过不再赘述。轿…  相似文献   

3.
与爱无缘我是个“双拐”肢残人,因为自卑和心虚,一直等了好久才敢去女友家。女友家的人竟然都很体谅我。后来吃完了饭他们收拾碗筷,她刷碗去了,我够不到拐杖,还坐在中间,特别碍事!那个难受就别提了!当天我就和她说分手了!我受不了那种刺激!大伟“够不到拐杖”、“坐在中间”还“特别碍事”,对于第一次上女友家的“双拐”肢残人来说,真是太难为你了!你特想挖个地缝钻进去或者就近跳楼算了是不是?不过你肯定忽略了下面几点:首先,你能够以男友的身份去女友家,说明你的女友爱你、说明她已经事先和家里人说了你的情况是不是?其次,别管“竟然”不…  相似文献   

4.
便衣警察     
村里绝大多数人姓牛,论辈份牛二也比较高,加上他长得老相,人们大多称呼他牛二爷。牛二爷说他儿子是警察,村里人都不信,有人甚至还以嘲笑的口气问他:“你说你儿子是警察,咋从没见他穿过警服?”十二爷一听这话就气,反问:“你说不是警察,那是什么?难道他还会骗人?”因为警察吃香,社会上也确有冒充警察行骗的人。但十二爷相信儿子阿兵不是那种人。阿兵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好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年年都被评为优秀。大学毕业那年,因为品学兼优,留在了京城。参加工作五年了,也只回过两次家,都是匆匆忙忙的。阿兵说是…  相似文献   

5.
王林 《北京观察》2006,(8):47-47
为什么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这是我经常要回答的问题。开展法律援助不是我们的创举,发达国家开展法律援助的时间要比我国早几十年甚至百年。它的原理来源于宪法关于人权的规定,西方国家的宪法规定“天赋人权”,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人权。我国宪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6.
不是童话     
<正> 朋友平时爱讲一些小故事给我听。最近,她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上帝造物后,为他满意的四种动物驴、猪、狗和人分配年寿的故事。有一天上帝把驴、猪、狗和人召集到一块儿,他先是将驴叫到跟前:“驴啊,我想为你安排三十年寿命,你看好不好?”没想到驴反应极为冷淡,言语中甚至还透出几分忿恨:“三十年太长了,我每天干活那么累,我才不想活这么久!”上帝很扫兴。就对猪说:“猪,给你三十年,你认为如何?”猪回答得漫不经  相似文献   

7.
三问一望     
2004年“5·20”迄今一年。笔者对“台独”分子(包括陈水扁、李登辉之流)提出三问一望。第一问:你(们)说“孙中山是外国人”,“中国史是外国史”,“你们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中华民国早已不存在了”。又说“中国不是本国,是敌国”。请问:水必有源,草必有根,人必有本,姓必有(家)谱。你们不论是姓陈,姓李,自家的姓是否都出自中国“百家姓”?你们说的话、写的字、吃的菜、敬的神、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哪一样不是地地道道“中国制造”?你们曾说,“两岸同文同种,何必再敌对”。既是同文同种,何以不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蒋经国如此说…  相似文献   

8.
台北闹饥荒     
每次回到乡下老家,要返回台北的时候,妈妈总是塞到我的行李箱里很多东西,一直到完全塞不下为止,那种场面就好像台北正在闹饥荒。“妈,你什么都不用带,台北什么都有。”我说。妈妈总是这样回答:“骗你的!台北什么都有,台北又不是极乐世界。”我把芭乐、橘子、哈密瓜拿出来,说:“至少,这些水果都有。”妈妈又帮我塞进去,说:“我们乡下的较好吃,也较便宜。”我把一大包肉干、肉松、肉脯拿出来,说:“我们家楼下就有新东阳呀!”她又帮我塞进去,嗔怪道:“你知道什么?我是买给我孙子吃的,又不是买给你吃,何况人家这些都是手工做的呢!”我看拗不过她…  相似文献   

9.
诚信与规则     
什么是诚信?通俗讲就是说话算数,要遵守规则。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是这个意思。但中国还有句古话,“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意思是说将军出征在外,由于敌情复杂,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所以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皇帝的命令适当随机应变,不一定生搬硬套。这又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国人做人做事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汉字趣谈     
“家”(jia)字由两部分组成,上边一个“宀”,下边一个“豕”。“宀”是“深屋”的意思。“豕”(shi)指的是猪。从“家”字的结构可以看出这是由豢养驯化家畜而发明的一个汉字。“家”字表示人豢养野生禽兽,使之变为家畜家禽的一段历史。家的初文是这样:  相似文献   

11.
潘国芳朋友: 你好!读了你9月23日和12月4日写给《中国残疾人》编辑部的两封来信,我沉思了许久。北京有句俗话叫“站着说话不腰疼”,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勇气忍受别人的不幸并施以劝解。而我在此特别声明,我是“坐着”说话的。我是个截瘫患者,而且,瘫痪的程度很严重。所以,我认为我可以和你以平等的身份谈谈,但愿能对你多少有点帮助。 我十分理解你想工作想有所作为的心情。因为,这心情我也有过。  相似文献   

12.
<正> 发展生产力是企业的中心,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是首要的能动性的因素,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企业里,机器需要人操作,原材料需要人采购,成品需要人运送,一句话,企业离开了劳动者,就什么也干不了。积极性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处于亢奋状态的心理现象,是人们进取向上、努力工作的思想和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积极性具有特定的含义,它不同于资本主义那种“你付酬,我付劳”的积极性。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劳动者所独有的主人翁觉悟和社会责任心。积极性调动起来的标志,通俗地说,就是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从“为别人干”变成“为自己(企业)干”。  相似文献   

13.
“8-1>8”是北京一所大学的师生,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意思是说,从8小时的学习日中,抽出1个小时进行体育锻炼或开展其它文娱活动,学习效率要比8小时都闷在屋子里抠书本还高。这道算式生动地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一种孤立的事物,它与休息、文化娱乐以及体育锻炼等,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学习好,必须身体好,而身体好则又必须休息好,锻炼好。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学习和工作。善于学习的人,并不是那种一味苦读,死读的书呆子,而是懂得适当休息和体育锻炼的人。  相似文献   

14.
喝酒吗?如果是男爷儿们,可别说不会。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酒民,男爷儿们好意思说不会喝酒?连外国人都说中国人喝“疯”了,你一个男爷儿们硬说自己不会喝酒有谁相信?咱们中国的确是个“酒国”“,喝酒疯”是老祖先传下来的。当然,我们现代人不仅继承了老祖先的传统,而且把它发扬光大了。外国人总不理解我们中国人的酒中疯狂,说明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就这文化、这环境、这习惯,不“疯”才怪。很早很早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先大禹品尝到一种特殊的饮品,其味芳香,荡神惑意,于是惊曰:国之祸也!被大禹视为“国之祸”的饮品便是“酒”。大禹“遂…  相似文献   

15.
让爱充满你的家──家庭暴力现象扫描刘丹丽“家”,好温馨的字眼儿!令人眷恋,使人牵挂。没有家的人,好生羡慕它!而有了家的人,提到“家”却又百感交集,众说纷坛。有人说,家是温馨的爱巢,家是休想的静港;也有人说,家是落锁的围城,家是爱情的荒漠。褒也好,贬也...  相似文献   

16.
讲《史记》的王立群教授也很会讲故事。他讲的很多故事与人生有关,并由此总结出人生“四行”:“第一,你自己要行;第二,有人说你行;第三,说你行的人要行;第四,身体要行!”人生有这“四行”便会一路幸福。  相似文献   

17.
顾文 《当代广西》2006,(16):58-59
“东西”是广西的名牌产品。以后,还可能是中国的名牌产品,畅销世界。“东西”是一位作家,真名田代琳。从笔名看,东西就让人困惑以及浮想联翩。什么叫东西?东西怎么样?说不清、道不楚,让你说此失彼,而且永远说不清楚。“东西”还是高雅与世俗的混合,让你搞不清楚是高雅还是世俗。比方说,这个“东西”,东西有好有坏,但东西对于人来说,人人都见过。——有趣吧,田代琳居然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笔名。他自己说,之所以取名“东西”,有两层意思,一是因为像“东邪西毒”、“东成西就”般好记,二是强调现代社会人的异化,别把自己当人。东西笔名,果然如…  相似文献   

18.
甲:我有个朋友,听过你讲“成功之道”;她说听起来很有意思,做起来太难了。乙:一个人老了就往往不能准确估计主客观的情况。我已在好几个大学讲“成功之道”,这就是缺乏自知之明、又很不了解听众心理的表现。你那个朋友的反应很典型。“成功之道”这个讲座听起来是有点意思,但要坚持实行却  相似文献   

19.
这儿的“老虎”,不是森林中消失了的那种,也不是铁栅栏中没有了自由的那种。我说的是一个人,姓虎,全名叫虎良灿,大伙都叫他“老虎”。老虎是回族,人长得很帅,在云南电视台读书栏目任责编。当下的记者编辑圈鱼目混珠,谈话提问主持节目常会闹些牛头不对马嘴的笑话。比如把杜文秀说成“女英雄”,把川端康成册封为“大画家”。有时走在街上,稍不留神也会被某某媒体的某某记者毫不讲理地拦住,伸过一个话筒,开口就问:“你知道吗,今天是什么节日?”他(她)本来是希望你答出“电信日”之类的节日,可查遍祖宗八代的谱系,你家根本没…  相似文献   

20.
不知何时,“有个性,我喜欢”这样一句话就时常能在耳边听到。个性,它究竟是什么呢?是那种敢说、敢作、敢为的惊人之举?是那种与众不同、脱颖而出?是那种旁若无人,惟我独尊?在校园中,大家都按规定统一着装,你偏不,是为个性?大伙儿考试都考高分,你却不及格,是为个性?同学们正在安静地上自习,你却将录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是为个性?朋友们好心劝你别贪玩,而你照玩不误,是为个性……试问,如此之个性有何必要,有何值得炫耀?个性也要有度。我们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个性;我们褒奖登上科技高峰的人有个性;我们鼓励第一个挑战自身极限的人有个性;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