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丑陋的中国人》而蜚声海内外的台湾著名作家柏杨,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但是,人们对他的爱情生活却知之甚少。 柏杨三次结婚。第一位夫人是注音权威齐铁恨老先生的女儿。齐女士是“保守持家的老实女人”,“也是一位良母型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祖国,洗雪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一件彪炳史册的盛事.从广西与台湾经贸合作的角度看,香港回归对桂台两省区经贸关系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台湾经济离不开香港 与内地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台湾是以出口为导向的海岛型经济,其发展离不开香港.1988年至今,台湾对香港累计投资金额已达40亿美元.自1990年开始,香港已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及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五大转口地,1991年双边贸易总值达143亿美元.1992年总计突破160亿美元,1996年台港贸易总额达285亿美元.台贸易顺差高达251亿美元,占台湾全球贸易顺差额的17%,今年1至5月,香港向台湾出口额为7.6亿美元,台湾向香港出口额则达109亿美元.香港回归后,对香港的出口并入大陆地区计算,随着香港与大陆经济的共同繁荣,大陆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的第一大  相似文献   

3.
1998年1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应台湾统合研究会会长龚鹏程教授的邀请访问台湾.我随团出访,先后到台北、嘉义、高雄等地,访问了“中央研究院”、佛光大学、中正大学、中山大学等研究单位和大专院校,同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作为东南亚研究人员,我深感台湾的东南亚研究值得重视.长期以来,东南亚研究在台湾一直是较为冷清的.台湾学者陈国栋先生(中央研究院经济所研究员)在去年发表的《关于发展东南亚历史研究之浅见》一文中认为,台湾使用中文写作的学者在20世纪下半叶“几乎放弃了东南亚研究这个范围.”这话虽不无夸大,但也反映了近几十年来台湾东南亚研究贫乏的状况.从5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台湾从事东南亚研究的,大致上有两类人,一类是个别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东南亚国家的现状、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日本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期间,将台湾作为研究与调查东南亚资源和华侨问题的重要据点.<利用本岛人执行华侨工作之具体方案>就是台湾总督府为配合日本南侵的需要而提出的"研究成果".它既是台湾总督府在台湾长期统治的一项经验总结,也是大日本帝国在"南方圈"利用台湾"本岛人"协助推行华侨政策的蓝图与工作手册.  相似文献   

5.
台湾当局从90年代起大力"拓展国际生存空间",企图借此实现"一中一台".在这个过程中,台湾通过大力游说获得了美国国会的支持,特别是国会积极支持台湾加入各种国际组织.本文试图通过对国会支持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这一个案的研究,找到国会支持台湾拓展国际生存空间的一些特点,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纵横》2000,(5):27-27
台湾人对婚姻的看法已明显转型.台湾“行政院”主计处1999年2月23日发布的“社会趋势调查”显示,39岁以下的成年人认为婚姻的最大益处是有人可以扶持依靠,或是有生活重心和努力的目标,这两项比率都明显高于40岁以上的人;认为“传宗接代”或是“多一个人赚钱”才是结婚最大好处,甚至“婚姻无用论” 者,比率则在显示减少,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三者合计仍占所有成年人的一成九左右.  相似文献   

7.
在台海问题上,美国政策是一个关键因素.它的政策底线是台湾问题必须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和平解决,对统"独"结果持开放态度.其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思路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即中美关系状况和两岸关系状况.  相似文献   

8.
美国坚持插手、干涉台湾问题,使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最敏感、最重要的干扰因素,但其影响呈递减趋势.作为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中美两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表明双方选择了不对抗的立场.同时,中美之间正在形成新的重大共同利益,虽然美国仍将继续在台湾问题上施加影响,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干扰也将继续存在,但总体来看其影响将逐渐减弱,其对中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干扰是有限的、可控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为此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制定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思想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指导思想.21世纪初的国际风云变幻给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学习邓小平关于祖国统一问题的论述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纵横》2000,(5):1-1
194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覆灭已成定局,蒋介石便开始寻求将台湾作为最后的退路,并积极进行部署.他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与台湾警备司令部司令,孙立人为台湾防卫司令,蒋经国为中国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严家淦任台湾省财政厅长.同时,把大量黄金与重要物资运往台湾.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纵横》2000,(6):10-12
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新“总统” 后,准备任用现年68岁的“国防部长” 唐飞接任台湾地区“行政院院长”。据悉,到目前为止,“唐飞内阁” 已大致敲定(见右表),台湾政坛新面孔也渐浮水面。 但不管谁活跃在台湾政局,我们都将“听其言,观其行”,决不容忍任何人搞分裂祖国的活动!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台湾新局势,我们搜集这些资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变化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在插手、干涉台湾问题的同时,保持台海相对和平也已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重要内涵之一.这意味着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将可能进入一个更为复杂,而冲突却有所缓解的新阶段.但由于美国不可能停止插手、干涉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将继续严重干扰中美关系.不过,中美双方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保持中美关系相对稳定,发展中美更广泛的合作,符合双方在21世纪初期和更长时期的利益.这决定中美关系持续改善、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纵横》2000,(5):13-13
自3月18日开始,台湾政局波诡云谲,每天均有意想不到的变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国民党一党独大,控制全局的日子已经过去,台湾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政治格局,而在短期内,台湾不可能出现一党独大的情况,而陷入了群雄割据、鼎立争霸的局面.国民党大将飘零在民进党,陈水扁还未开始正式执政,暂时必定继续采取温和路线,不会发表任何激烈的政治主张.今后一两年内,民进党的首要任务,在于接管  相似文献   

14.
9岁那年,金铭在两岸联袂拍摄的首都电视剧《婉君》出镜后,想不到竟倾倒台湾岛内和大陆许多观众,著名作家琼瑶更在《青青河边草》这部片中推翻原有剧本,重新为她写戏。 金铭自从在1989年以《婉君》连续剧中的演出一炮而红后,立刻在大陆与台湾两地成为家喻户晓的女童  相似文献   

15.
陈水扁当选台湾新“总统” 后,国内国际社会纷纷发表了评论,台湾问题再次成为全球焦点.  相似文献   

16.
台湾推行新"南向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台湾推行"南向政策"略加以回顾,就台湾推行新一轮"南向政策"的原因和内容作一简要概述和分析,并对台湾推行新一轮"南向政策"的前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台商在大陆     
2005年3月12日,美国《福布斯》杂志的最新全球富豪排名,55岁的郭台铭以32亿美元身价,名列第183名,首次跃升为台湾首富。  相似文献   

18.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的日籍殖民作家西川满搜集、整理、创作了一些台湾民俗题材文 学。被他认为是“日本南方异国情调”的台湾民俗文化现象, 大部分和闽南文化高度近似乃至完全 一致, 其实质是中国大陆文化向台湾的延伸与发展。西川满的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恰恰成了台湾与 中国大陆、台湾民俗与大陆民俗、台湾文化与炎黄文化血脉不能被斩断的反证。违背西川满的初衷 的是, 其台湾民俗文学文本客观上变成了“文化殖民”神话的证伪书。  相似文献   

19.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增强了对台湾事务的介入力度,美国因素对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走向和岛内政局的演变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台湾问题的"美国化"趋势明显.本文总结了美国影响台湾当局两岸政策走向的基本模式,剖析了美国影响岛内政局演变的3个主要案例,展望了美国对台湾事务影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胡因梦     
赵方 《新青年》2006,(11):58
这是一个传奇女子.一个美丽尤物到智慧女人的因缘. 她曾一鸣而红,演电影让人销魂,她曾嫁给李敖,她妈妈当年说,整个台湾只有李敖配得上自己的女儿.而这段辉煌的婚姻,只维持了两个月,两个人不欢而散,甚或大打出手,直至闹上法庭,整整打了3年官司.33岁,她从影坛完全淡出,去研究克里希那穆提,直至年近半百,再度浮人公众视线,她成了身心灵的研究与实践专家.她在今年8月末造访大陆,宣传自己的传记<生命的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