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在《中国残疾人》杂志上习看到“自谋生路”栏目的征稿启示,非常高兴。现在我将自谋职业十年来一点粗浅的体会和残疾的朋友们谈谈。 我自从三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后,便落下严重残疾,双下肢瘫痪了,虽然上学时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毕业后终因残痰被拒之招工单位的大门外。待  相似文献   

2.
纪刚:“沈哥聊斋”主持人之一沈玮的不幸逝世,在广大聊友和残疾朋友中引起极大反响。那种悲痛在我眼前幻化成“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远在福建省长汀县的一位修鞋的残疾朋友用街头的公用电话打来长途,话音虽不清晰,但我听清了他说的4个字:我很悲痛。他的话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不仅仅是残疾朋友,在沈玮的追悼会上,一位网友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位民间医生,用祖传验方“中西”治好了远近好几十位久治无效的胃痛、拉稀、溃疡病人。由于“中西”的奇特效果,深受患者的欢迎和称颂。我也是残疾人,深知残疾人的艰辛,更同情贫病交加残疾朋友的痛若,为此,愿献出“中西”,希望正在受此类疾病煎熬而无助无望的残疾朋友得以解脱。 “中西”配方  相似文献   

4.
我1950年生人,今年52岁了。由于身体的残疾,身高只有1米46,算不上什么“高”人,但我的心却始终是在高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我虽有残疾,但从来没有认过输,也没有自卑过。从小有父母的教育鼓励,有老师同学的帮助,我总认为,只要健全人能干的事,我也都要试试。除非重体力劳动,用脑、用手,我都不甘示弱。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我是四川新津县兴乐小学的一位民办教师,44岁,从教26年了,几次“民转公”中我的条件都优于别人,只因我的残疾没能转正,我走访了许多部门,一直没  相似文献   

6.
1969年,年仅20岁的我作为老三届来到农村插队,因意外的碰伤一条腿残疾了。从此行走离不开拐杖,生活只有依赖年迈的父母。我多想得到一个“铁饭碗”。过上自食其力的安稳生活啊,有人用嘲讽的口气劝我说:“像你这样怎么能沾上‘铁饭碗’的边呢?”  相似文献   

7.
沈哥:各位聊友、残疾兄弟姐妹们,咱们这个小小的聊斋已经开了有些日子,屈指算来约两年有余,到斋中来的侃客总有300来位,接到的信件数以千计,沈哥我可就数不过来了。全国这么多残疾朋友,谁知道有多少朋友特爱看“聊斋”,有多少朋友特别烦“沈哥”,有多少朋友根本就不知道有《沈哥聊斋》这一号呢?甭管怎么说,沈哥我在此要向各  相似文献   

8.
视线     
9149名残疾孤儿受益“明天计划”日前从民政部获悉,“明天计划”实施第一年度,全国有9149名残疾孤儿接受了手术康复矫治,实际支出经费约为1.15亿元。从2004年5月开始,民政部启动了旨在改善残疾孤儿身体状况的“明天计划”,目前已有1500多名术后残疾孤儿被收养,为他们走向社会创  相似文献   

9.
1995年第8期“康复有路”栏目开办之初,我曾写过一篇《自制小工具,解放残疾手》的配图短文。之后,收到不少残疾朋友的来信咨询。其中有独臂的、断手的及双手丧失动能的,提出的问题大都集中在像他们这种情况是否可以操作电脑?我的回答是:完全可以!尤其是自Windows95操作平台问世以来,它的控制面板里特设了一个残疾人图标,用鼠标点击后,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把键盘设置为“粘滞”  相似文献   

10.
“如果能让我站起来三分钟,第一分钟我要品尝一下跑步的滋味,第二分钟去拥抱我的父母,第三分钟去看我心爱的姑娘。”这是残疾青年尹小星在自传里写下的三个愿望,其中第三个愿望表达了他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003年7月31日,尹小星和年轻漂亮的女记者胡艳琼在他的苏北老家举行了婚礼。他俩一个是高度残疾、家境贫寒的农村青年,一个是风华正茂、条件优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我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高潮不断的一年.6月24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全国残疾预防日”的批复》(国函[2017] 89号)正式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全国残疾预防日”.这是继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法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出台之后,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又一个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12.
短信     
北京小关街道推出“关爱残疾女孩”工程。5月13日,北京市朝阳区小关街道举办“关爱残疾女孩在行动”宣传活动。街道办事处主任黄亮现场慰问4名独生子女残疾女孩。小关街道今年推出“关爱残疾女孩”工程包括三个活动:对12岁的残疾女孩张思雨,计生办同民政  相似文献   

13.
沈哥:各位聊友,不久前我接到甘肃华亭县小刘的来信,他在信中说:“我是一名先天下肢残疾的青年,身心一直感到非常痛苦。最近在报刊上看到了日本残疾青年乙武洋匡的报道很受震动。可是我没有关于他的书。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他的情况,以利于我了解他的事迹,增强我战胜残疾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以下是我的一点人生感悟,希望能对残疾朋友有所帮助。我早年毕业于医学院校,是临床行医20年的一名副主任医师,因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经CT、MRl及动脉造影均诊断为右侧颅内多发性血管瘤,于北京天坛神经外科医院做了血管央闭手术,术毕后引起右侧肢体瘫痪(偏瘫)。原本一个“十全十美”的人突然变成了偏瘫的“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整日卧于床上,心情非常沉痛,因而产生着一种失落感、孤独感和自卑感,忧郁之情无法排解,  相似文献   

15.
数有正数、负数,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效应有正效应、负效应。你可听说过残疾也有正残疾和负残疾? 一百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尼采惊人地发现,残疾的确有两种,一种是常见的残疾,还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反面的残疾。我们姑且分别把这两种残疾叫做“正残疾”、“负残疾”。需请读者注意的是,我们这里讲的不是生理上的残疾,而是讲的心灵的残疾,灵魂的残疾。因为尼采讲的并不是医学,而是人生哲学。正残疾跟人们常见的残疾差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菏泽市实行“三抓、三促、三保”的工作方针,加快福利企业发展,福利企业竞争力和残疾职工收入大幅提高,全市30家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574人,年销售收入达3亿多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抓、三促、三保”,即抓残疾职工与企业的劳务合同签订,促残疾职工上岗,  相似文献   

17.
又是一年开学季,火爆的不仅仅是送儿子上清华的“歇业通知”,更有我们各高校的“有温度的迎新通道”.9月13日下午,中国残联举办了“我来北京上大学”残疾大学生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残疾大学生代表们围绕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期盼,畅所欲言,这里是他们的发言摘登: 成为有价值的人 在一个环境久了,总可以通过交流,去融人大家.学校是最宽容的环境,而我们面临的困难,更多是心理的坎.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适应从校园到社会角色的转变,是我们必须面临的关卡.我们不需要特权,但至少要给残疾大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功能棒     
我曾问一位朋友,他看到“我发明我快乐”这个栏目有什么感受,他说:“感动、心酸,感动的是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心酸的是这些简陋但实用的发明其实都有更好的代用品,只不过需要花很多钱。”也许是吧,但是人不能生活在对自己的感动和心酸当中,我为这些残疾朋友骄傲,因为他们乐观、因为他们积极、因为他们敢于实现、因为他们用哪怕有限的能力超越自我。就让我的这位朋友感动吧,残疾朋友们,走好自己的路,寻找自己的快乐。(唐汉)  相似文献   

19.
短讯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广西南宁市“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截止9月9日,第一批17名残疾儿童经过手术矫治和康复出院。近日,第二批9名残疾儿童入住医院进行手术矫治和康复。 (申广富) 广西贺州市组织医务人员深入所辖县区为残疾孤儿作体检。从2004年7月到2006年12月,全市将有300名具备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孤儿免费接受手术康复,其中2004年安排50人。 (陈江 郭林) 江西省吉安市“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首例受益者泰菇(女,7岁,左腋窝及腹股沟疤痕  相似文献   

20.
2001年5月日,申沛农老师去世了,噩耗传来,我心久久难平。 认识申老师,是1981年,那一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伤残人年”,我那时义务做一些帮助残疾人的社会工作,他已经是著名的剪纸艺术名家,对残疾朋友和蔼可亲,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申老师。 我与申老师同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