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来看,刘少奇所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既是加强共产党员自身修养的理论概括,又是巩固党的建设的实践探索。《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不仅注重从理论层面阐释共产党员修养的意义、内容和原则,而且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共产党员修养和锻炼。《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蕴含着丰富的实践观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凸显共产党员自身修养是一个提升理论素养和实践品质的过程。从实践维度阅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对其蕴含的实践观内涵进行诠释,对其中蕴含的实践目的、实践功能、实践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从实践维度探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的阅读方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进路。  相似文献   

2.
提倡正气,反对邪气──《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党性锻炼的教科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刘启民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对于增强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加强新时期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具...  相似文献   

3.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在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所作的演讲,是一篇闪烁着中国共产党人聪明和睿智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我们重读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于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加强党的建设,仍具有重大的  相似文献   

4.
正刘少奇同志撰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被誉为"培养合格的成熟的共产党员的教科书",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今天,面对"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面对"四大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尤其需要我们重温和研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部光辉的著作,从中汲取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遵循。惟其如此,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才能在新时代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张清雅共产党人为什么要进行修养?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光峰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自己的锻炼和修养”。共产党人的修养包括两方...  相似文献   

6.
五十七年前的7月,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大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向马列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发表了长篇演讲,后来整理成文,就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这是整风运动中毛泽东主席亲自拟定的二十二个学习文件之一。1943年编入解放社出版的《整风文献》。1962年经作者修订,由人民出版社再版印行。这一著作教育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共产党员和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领导于部必须注意加强思想政治修养──读李国梁同志《论党的建设》鲁滨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论党的建设》,是李国梁同志近10年来有关党的建设问题的文章和讲话的选集。入选的28篇文章,内容广泛地涉及了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员标准、集体领导原则、党风廉政建...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所作的演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党建理论著作。这部著作解决了共产党员如何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通过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习惯,使自己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它不但在延安整风中哺育了整整一代共产党人,而且在随后的几十年发展中,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必修课。《论修养》一书的理论价值在于它鲜明的独创性。刘少奇同志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上首创共产党员修养理论。这一理论在重申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思想建设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重点…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修养》)一书,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哺育了不止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其影响历久不衰。它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封...  相似文献   

10.
龚诗昆 《学理论》2010,(12):258-260
陈鹤琴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等。活教育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及以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为导向对现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在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光辉一生中,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十分重视党的建设,不但在实践中有巨大的贡献,在理论上也作出了重要建树。《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修养》)就是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中国化作出划时代贡献的理论巨著。《修养》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基本理论,分析党实际状况,结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从理论上总结党建设的基本经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党的伦理建设更为凸显。严格意义的党的伦理建设是在延安时期基本完成的,以《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重要标志。这部经典著作能够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以论述个人与组织关系为核心,以思想性与组织纪律性为灵魂,抓住了管党治党的关键,集中阐述了政党的主体伦理、价值伦理、组织伦理、制度伦理和规范伦理。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宏观上立足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伦理精神;中观上从基础上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体现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微观上是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3.
今年11月24日,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刘少奇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为党的建设,为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以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这篇名著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历史文献,它所提出的共产党员修养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篇著作中对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回答了党内为什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怎样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问题。对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如何加强理论基础、增强理论修养,保持其无产阶级性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常海 《学理论》2008,(11):25-26
修养是提升能力、端正品行的过程,直接影响和决定人的素质。刘少奇一篇《论共产党员修养》,指导和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全球经济、信息、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统计系统的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使统计系统的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流,成为人民利益的代表,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柱,笔者认为,切实加强统计系统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八个修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涂爱荣 《学理论》2011,(34):244-24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有机地整合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创新理论框架。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实效性,必须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今年11月24日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刘少奇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上首创了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我们党第一部从党员个人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指出:共产党员在思想意识上的修养,“基本上就是每个党员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去同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进行斗争,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去同自己的各种非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进行斗争,用无产阶级的、人民的、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同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进行斗争。”50多年过去了,我们重温这些深刻的论述,感到克服个人主义仍然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性修养锻炼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高职院校特点,深入思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改革,科学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升华教材内容,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有助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中国人接受,除了外在诉求之外,还应思考中国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是否有一种内在的契合关系。"内在超越"的修养论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之所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继承了这一传统,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新型修养论。这种修养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性发展,极大地弘扬了历史主观能动性精神,高扬了共产主义革命道德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修养论的构建不仅需要适应中国国情,而且应与社会规范建设和法治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