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城市个人税费远低于农村,高收入者的税负不仅不高,甚至还低于低收入者。城市平均税费约为37元,而农村约为90元。城市税费在绝对数上低于农村,但城乡收入差距在拉大,在过去4年间(1996—2000年),最低收入困难户人均收入年增长率只有1.2%,而最高收入人群的增长率高达9.7%。贫富家庭之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所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经济和社会进步,必然会出现经济收入增长快慢的问题。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拉大了贫富分化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我国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正确理解和协调我国社会现阶段存在的、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现状分析收入差距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的年收入对比。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统计,1994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343,(国际上通常采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差距,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一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基本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0…  相似文献   

4.
杨敏 《政策瞭望》2005,(11):38-39
这几年,有一个经济学名词,叫基尼系数,成为干部群众经常谈论的话题。特别是近年来常听到人们说,我国的基尼系数如何超过了警戒线,收入差距如何越来越大,如何已经引起了两极分化,等等。那么,基尼系数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么看?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是否在扩大?是否已到了两极分化的地步?怎样来进行调控?这些问题,既涉及老百姓的生活,又涉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基尼系数的分析谈起。调控加强为何差距仍在拉大最近有专家称,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65,并将在2005年逼近0.47。这些数据是如何…  相似文献   

5.
正视收入差距,加快社会保障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不容忽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但贫富差距也拉大了。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由1980年的0.33提高到1988年的0.382、1995年的0.452、2002年的0.454。中国已经跨入居民收入很不平等国家的行列。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富人越富、贫者越贫"两极化"迹象。1999年,按五等分组的最高收入户平均可支配收入为12084元,是最低收入户平均2617元的4.6倍,绝对差额  相似文献   

6.
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藩同志,就目前我国在收入分配上出现的差距拉大问题,发表了看法。 刘海藩同志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他说,现在时兴用“基尼系数”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得很快,但有一件事儿,着实让党和政府挂心。那就是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 拿经济收入说吧,2000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280元,农村人均纯收人才2253元;2003年城乡收入差距已超过3:1。社会方面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调查,中国目前面临着四大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①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在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按统计是二点五倍,加上城市补贴,实际在四倍以上。农村高收入与低收入的差距由一九七八年的二点九倍扩大至一九九二  相似文献   

9.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影响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很多,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市中贫困人口收入差距、就业与再就业及调整居民收入差距中的政府行为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要根据甘肃省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收入差距拉大而带来的负面效应,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的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基尼系数已达到0.47的高位。收入两极分化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目前最关注的问题,也成为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究竟如何看待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有一种意见认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于收入分配不公,而收入分配不公是市场化造成的。另一些人则指出,中国的市场化带来了收入差距扩大,而政府疏于对收入差距的调节,由此导致了收入差距加剧。还有一些人认为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市场化都是失败的,增加了普通百姓的负担,并导致中国贫富分化。  相似文献   

11.
薄生荣 《前进》2004,(3):21-22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最根本、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对我们这个经济欠发达省份而言,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比全国更艰巨。由于农业立地条件差、自然灾害影响以及农业基础地位的不稳,近几年,山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趋缓,有些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不仅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且拉大了与全国和兄弟省市的差距。1980年山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55.78元,只比全国少33.5元;到1990年山西为603.5元,比全国的686.3元少82.8元;2002年,山西仅2150元,比全国的2476元少326元。而沿海不少地方已经达到3500元…  相似文献   

12.
中央《建议》把限制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列为“在未来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和下大力气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之一。那么,当前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悬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它何以能够在中国大地上肆虐?我们该如何调节和限制它? 一、社会分配差距拉大和进一步悬殊的表现 目前,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进一步悬殊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主要表现在: 其一,地区收入差距悬殊。我国省际间的最高平均工资与最低平均工资之比,1985年为1.98:1(广东:安徽),1990年为1.63:1(广东:江西),1994年为2.18:1(上海:江西)。个别地区的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人们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而且还呈逐年扩大趋势。本文用基尼系数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变化状况以及引起的原因,并对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消除人们对收入分配不公的不满情绪,建立和谐社会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分配不公,是今年两会上议论最热的话题之一。分配不公,在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种差距和时事报告36□法部研究室司武俊刘不公,既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也是社会稳定的隐患,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我国收入差距拉大已持续20年。2004年,全国最富有的10%的家庭与最贫穷的10%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基尼系数逼近0.47;2003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分别相当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91倍和2.38倍。公务员的工资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差别也很大。提低、扩中、保高,是著名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5.
魏下海 《中国发展》2007,7(2):59-63
城乡收入差距是中国收入分配领域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该文基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实,分析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人力资本成因,并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 收入增长加快,差距拉大 199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2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收入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下半年中央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而实行的收入增长政策,包括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提高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提高社会保障线水平。由于这次增加工资的幅度大,涉及面广,对居民  相似文献   

17.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3年已经为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超过0.465,到了2005年是0.47,而2006年达0.496。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接近或超过国际警戒线。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中国的收入差距时,是否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对此,经济学界有一种观点:因为中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因此国际上通行的用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差距的方法,并不适用于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上海机关动态》2003,(9):27-27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在谈到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时,他说,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确实已凸现出来。用国际上通行的指标系数来看,改革之初城乡收入差距不大,但那时并非真正的公平,因为“大锅饭”牺牲了许多有创造力的人的成果。目前城市基尼系数已经  相似文献   

19.
收入差距会引起民众的不安全感上海社会科学院卢汉龙我们在1995年完成的《上海市民生活质量调查》中,市民对目前收入差距的反映强烈。在随机抽样的1042名受访市民中,63.9%的人认为收入差距已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15.5%的人觉得这是目前最令人担忧的发...  相似文献   

20.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出现的收入差距问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韩孟国家计委庄启东,李建立一、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有多大199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差距的状况:全国平均为4288.09元。其中,最低收入户为2177.72元;低收入户为2778.49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