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时代》,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倾十年之心力而完成的一部邓小平传记。这部五十万字的巨著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成果、档案资料和为数众多的独家访谈为基础,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  相似文献   

2.
崔双龙 《前进》2014,(10):49-51
<正>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正所谓"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意义正在于此。读书要读好书,《邓小平时代》便是这样一本好书。由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所著的《邓小平时代》一书,较为完整地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全景式描述了邓小平及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所开创的中国改革开放道路,深入分析了邓小平个人性格及其执政风格,深度解读了中美建交、对越反击、创办特区、沿海开放、"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等重大事件。《邓小平时代》一书,可以说既是一部有关邓小平的个人传记,也是一部记载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予以高度评价,其涵义十分深刻.3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及当今中国的发展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如果回顾和思考导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性因素和历史性事件,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不可能不置于前列.无论是对中国道路的解读,还是对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透视和展望,政治的变迁、政治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钥匙.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不仅标志着中国由此拉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帷幕,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关节点上所做的抉择?如何认识我们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历史地位?回答这些问题,可以透过历史的维度,深刻地分析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关节点上的作为以及他的个人特质、党内声望、民意基础,从而全面客观地认识邓小平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是真理标准讨论的领导者、支持者,他对这场关系中国历史命运的大讨论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场大讨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着重要作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始终伴随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解读,这些解读主要包括: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正确定位以及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和斗争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正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波澜壮阔地进行了40年。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因为它使中国摆脱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它使中国不仅从"站起来"向"富起来"飞跃,而且为向"强起来"飞跃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  相似文献   

9.
《创造》2012,(9):88-88
《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叶永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定价:58.00元出版日期:2012-09本书作者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收集资料、查阅文献,披沙拣金,去伪存真,真实记录了从1978年10月"文革"结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历史转折时期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描述了参与其中的诸多重要人物,展示了思想解放的艰难历程。这次,作者对本书再度进行修改和补充,以使本书更加臻于完美,更加反映历史的真实,记录中国命运的那次大转折,记述在1978年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10,(23):24-24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阶段,虽然国内和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江泽民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对时代主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和历史方位相继做出了科学判断,这三个判断对全党把握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对认识"三大规律"和理解"三个代表"主要思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命运"是历史哲学的重要范畴,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都有长期探讨的历史."中国的命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功能性表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答了"中国的命运"这一现当代中国哲学的总问题,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李达等哲学家的不懈探索,形成了掌握命运和创造历史的哲学思想与学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而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女青年,是一个富有高度责任感、进取心的自主型、开拓型的跨世纪现代女性群体,同时也是一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生力军。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她们的主观世界也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痕,形成了既不同于男青年、又有别于中老年妇女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 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当代女青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跨世纪的历史使命增强了当代女青年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代女青年深刻地意识到个人的命运与改革的命运、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兴衰紧紧相连,能够正确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自觉地把个人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实现中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把改革开放放到与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休戚相关的战略高度加以认识,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开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邓小平是如何具体阐述改革开放的呢?本文即试图对此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总结了国际国内人权理论和人权实践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正确抉择,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我们认真重温邓小平同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南方谈话,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坚定的决心和极大的勇气,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0年,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这一艰辛、伟大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创造了在一个人口众多且又贫穷落后的国家30年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奇迹,实现了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向一个工业制造大国的转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人们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防止中国历史上治乱兴衰周期律现象在当代重现,如何保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发表3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论述,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30年前的讲话,不仅是指导当时治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对国家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实现"拨乱返正"的纲领性文件,而且也为今天继续推进改革,摆脱治乱兴衰历史周期律的困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当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全面进步和创新发展分不开的。邓小平作为新时期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提出的"人民为本"、"建设至上"、"实施法治"等重要思想,对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和缅怀一代伟人邓小平,北京大学日前隆重召开“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和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众多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研讨会。围绕会议的主题,与会的国内外学者就邓小平的生平、思想和业绩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和国际战略等不同视角回顾总结了邓小平对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评价了邓小平及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揭示了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改革开放是邓小平以巨大的革命勇气和严谨的求实精神,从思想和理论上进行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从旧的传统体制束缚下解放出来所进行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充满鲜明的时代性,体现深刻的创新性,包含着强烈的现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宝贵财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