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9年第5期《人民司法》刊载了署名陶积根的《是诈骗还是不当得利》一文(以下简称《陶文》),认为王甲等人的行为属不当得利,不应对其适用刑法。在此,提出我们的意见与陶积根同志商榷。 一、王甲等人的行为不是不当得利 王甲等人在获取162万元巨款时的主观心理状态与不当得利中受益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性质不同。在不  相似文献   

2.
《人民司法》一九八六年第五期登载了《是不当得利还是犯罪》一案。我同意其中第一种意见,即何振生等人的行为不构咸犯罪,而是属于民法上的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的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害而获得的利益。它的构成必须符合四个要件,并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一、须二方  相似文献   

3.
返还财产所应依据的民法学原理我国《经济合同法》第16条规定:“经济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民法通则》第61条亦有类似的规定。这里的返还财产,究竟是基于所有权产生的返还,还是基于不当得利?有的同志认为应基于不当得利而返还,笔者不敢苟同。首先,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就没有法律的约束力。我国《民法通则》和民法学说不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理论。因此即使给付人已经把给付物交付给了受领人,合同被确认无效后,给付人基于无效合同给付的财产所有权仍然属于所有人。给付人应基于所有权请求受领财产的对方当事人返还,而不是基于不当得利;其次,既然合同无效后给付人所给付的财产的所有权仍然属于给付人,那么怎样才能更周全更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张某的行为属不当得利雁子看了《人民检察》第5期刊登的讨论案例后,我倾向于文中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应属不当得利。理由如下:1、郑某不慎掉落在地的存折,应视为遗失物。办公室是相对公开的公共场所,它虽然不像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那样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  相似文献   

5.
《律师世界》1993年第10期刊登《是诈骗罪,还是不当得利?》一文,该大作者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此案不是不当得利.应定诈骗罪。现将理由分述如下:一、本案不属于不当得利问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92茶规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使他人受损害而获得利益。不当得利具有三个法律特征:第一。不当得利的取得是由于受害人和第三人造成的;第二.不当得利入并不是实施积极的行为而获得利益;第三,虽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自己的原因而造成的损失,但其损失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在本案中,某商场售货员乙忘了收提货发票.是…  相似文献   

6.
提取捡拾存折的存款构成侵占罪●缪军看了《人民检察》第5期刊登的《捡拾他人办公桌下的存折并提款的行为如何定性》一文,笔者认为张某的行为既不是不当得利,也不构成盗窃罪,而应定侵占罪。首先,张某的行为不属于民法意义上的不当得利。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  相似文献   

7.
张某的行为应定盗窃罪贾宪廷读了《人民检察》1998年第5期刊登的讨论案例后,经过对该案例的认真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张某的行为应以盗窃罪定性处罚。一、张某的行为不是民事上的不当得利。根据民法理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  相似文献   

8.
刊登在1988年第6期《人民司法》上,署名高贵君的文章——《不当得利?诈骗罪?贪污罪?》(以下简称《高文》),认为黄某的行为已构成贪污罪的观点,值得商榷。 黄某一案的简要案情是:某银行储蓄所的会计黄  相似文献   

9.
读了《人民司法》一九八六年第五期刊登的“是不当得利还是犯罪”一文,我认为何振生等人已构成共同贪污罪,应依法追究其主要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何振生等人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了公共财物。  相似文献   

10.
在ATM机上多取款这个案例中,有人认为本案当事人构成不当得利,也有人认为他构成民法上的侵权行为,而非不当得利。本文认为当事人在第一次从自动取款机上取钱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而后面的所有取钱行为则构成民法上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1.
物权行为理论主张无因性原则,即当原因行为被撤销时,所有权仍发生转移,原所有权人不得以所有权为基础行使请求权,而只能向相对人提出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物权行为理论对不当得利制度是否产生影响及产生什么影响,对此一直存有争论。有学者认为,不管是否承认物权行为...  相似文献   

12.
原因理论乃是德国民法体系内涵之"红线",其在无因行为制度、契约制度中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原因理论仅在《德国民法典》的不当得利体系中以法条形式出现。原因是给付概念的核心,通过原因使得给付与履行概念得以统一,并且在三角给付中确定给付关系同样须借助原因。我国不采德国民法上的物权行为无因性,因此,给付型不当得利的作用有所削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给付型不当得利在我国丧失独立性。相反,通过原因理论在对《民法通则》第92条进行解释时,可以构建起给付型不当得利的一般规定。  相似文献   

13.
根据法律要件分类说,我国民法关于不当得利的规定属于请求权形成规范,将无法律上原因的证明责任分配给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人,这是不当得利诉讼中无法律上原因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准则。但应将不当得利细化进行具体分析。不当得利分为给付型的不当得利和非给付型的不当得利,在非给付型不当得利中,非因请求人行为导致的不当得利,应当由被请求人证明其获益存在法律上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一、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不当得利是一种法律事实,是债产生的一种根据,为 许多国家的民事立法所重视。我国《民法通则》第92条是关于不当得利的规定:“没有合 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学者 根据该条对不当得利的规定解释认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利益,致使他人损害的,为不当得 利。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使他人受到损失,如果不采取法律补救措施加以纠正,是不 公平、不合理的。因此中外民事法律无不基于衡平观念或公平正义观念,规定不当得利制度 ,明确受损失人享有返还不…  相似文献   

15.
不当得利及相关刑事犯罪之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对不当得利及相关刑事犯罪进行界定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由于我国《民法通则》明确对不当得利予以规定,刑法也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即只要行为人的行为符合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相应犯罪构成要件即构成犯罪,故而在此意义上对民事上的不当得利与相关刑事犯罪的认定似不应成为问题。但是由于在具体案件处理过程中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往往出现将民事上简单的不当得利案件定性为刑事犯罪案件或将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简单地按不当得利案件处理的情况。本文拟针对不同的案件情况对民事上的不当得利与刑事上相关的侵占罪、职务侵…  相似文献   

16.
《民法通则》在规定合同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的同时,还规定了不当得利之债。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人。”当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后,便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受损人之间产生了债务关系,即不当得利之债。  相似文献   

17.
不是犯罪是不当得利●马国龙1998年第5期《人民检察》刊登的“捡拾他人办公桌下的存折并提款的行为如何定性”一案,笔者认为颇具特殊性,有必要与同仁讨论一番。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此罪还是彼罪?文中存在着三种不同意见。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即其行为属...  相似文献   

18.
2016年的日本债法改正对“法律行为无效或被撤销情形的效果”这一问题重新进行了审视,形成了改正法案第121条之二。本文以《基本方针》为起点,沿着法制审议会的审议进程,考察了对这一问题的修法过程。修法的争议点主要是:其一,法律行为无效或被撤销的返还清算规则是否需要另立一套不同于现行不当得利法的规则;其二,在区分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的基础上,返还清算(主要是价额返还)的范围和基准时如何确定、理论依据为何、是否需要将无效原因作为特别的考虑因素;其三,孳息、使用利益和利息的清算应当如何规定;其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意思能力人的返还义务范围是否要设置例外不予以保护的规则。最终的改正法案对返还清算规则采取了概括性规定,并将部分争议搁置,交由未来的解释论处理。尽管如此,参考审议过程的讨论,仍然可以从类型论的视角理解《日本民法典》中的不当得利制度,并重新审视日本的不当得利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原因之一,它源于罗马法创设的一种对人制度,经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后被大陆法系国家所继承、完善至今成为民法上一项重要制度,已为现代各国立法普遍认可。在我国《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中也进行相应的规定,但内容过于简略,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不当得利举证责任的分配未作出明确表述,从而带来了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上困惑。本文试图从原告王某诉被告李某不当得利纠纷一案入手,对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进行说明及对其所证明对象进行阐述,并对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结合该案例进行说明,最后分析如何分配不当得利的举证责任,以便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黄芬 《河北法学》2023,(8):119-135
占有回复关系规范独立于不当得利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的体系性价值不仅在于物债二分,更在于它能够提供给善意占有人相比于不当得利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更为优越的法律地位或境况。循着这个思路,《民法典》第460条关于孳息返还义务的规范与不当得利请求权形成竞合关系——善意占有人仍然负有孳息返还的义务,但可以主张“现存利益”返还的抗辩;第461条关于损害赔偿的规范排除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适用,但仅限于善意的自主占有人;在物被转卖的情况下,善意的自主占有人以所得价金于不当得利范围内负赔偿义务;善意占有人的必要费用求偿权亦排除不当得利请求权的使用;但善意自主占有人得援引第985条主张有益费用的求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