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自治州、自治县的单行条例能否设定行政许可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只规定了地方性法规的行政许可设定权,对自治州、自治县的单行条例是否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事项,未作规定。为了有利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行地方性法规、条例的清理工作和今后  相似文献   

2.
崔立文 《人大研究》2006,(11):21-22
地方立法空间是指地方性法规可以作出规定的事项和内容。随着立法法对地方性法规制定范围作出明确规定,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对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作出限制,法律、行政法规逐渐完备,法律、行政法规条文趋于细化,地方立法的空间已被压缩。本文拟对此做一点分析。一、立法明确了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从整体上缩小了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范围在相当长时间,我国对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限没有作出明确划分,特别是没有规定哪些事项属于法律专属立法权,只能制定法律,地方立法不能涉及。因此,有不少应由国家制定法律的事项,有的地…  相似文献   

3.
各地动态     
湖北省武汉市清理地方性法规迎接行政许可法实施做好地方性法规中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工作,是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要前提。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从今年2月起,组织专班对全市73件地方法规逐一进行了清理。初步认定有14部地方性法规中的21项行政许可事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需要进行修订或废止。这些法规包括:《武汉市计划生育管理办法》、《武汉市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条例》、《武汉市房产管理条例》、《武汉市暂住人口管理条例》、《武汉  相似文献   

4.
问:对现行依据带密级的文件实施的行政许可如何处理?答:属于行政许可事项的,均应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进行清理。清理后确定不再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对设定该行政许可的有关文件予以修改、废止;清理后确定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应当制定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由国务院发布决定予以设定。其中,清理后确定应予以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如果其依据的法律文件因涉及国家安全等不宜公开的,可以改变管理方式,通过其他行政管理方式实现管理目的。问:行政许可法第1 5条规定,地方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这一规定是否意味着地方…  相似文献   

5.
《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那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如何做好涉及临时性许可的政府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的工作?对此,笔者有两点看法:一、正确理解《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原意《行政许可法》遵循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现代理念,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之间(即中央与地方、人大与政府之间)的行政许可设定权限作出了专门规定。其中,关于省级政府规章的许可设定权限,一方面考虑到立法的初衷就是要解决行政审…  相似文献   

6.
立法权限是指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的范围界限。设定立法权限是《立法法》的重要任务。《立法法》用了3个条款分别就哪些“事项”制定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规定。其中,第8条规定全国人大制定法律的事项采取了列举式,列举了10项属于专属立法权,即只能制定为法律的事项。第56条规定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主要为“宪法第89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宪法》具体列出的事项共有18项,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一种间接的列举式。第64条规定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则不同于列举式,而是较为原则地归纳为三类事项:一是“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二是“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刘刚  杨博华 《天津人大》2005,(11):24-25
2003年8月行政许可法颁布后,我市于11月份着手清理现行有效的128件地方性法规所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经过清理,2004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废止8件地方性法规和停止执行58项行政许可事项的两个决定之后,又陆续对涉及行政许可事项的40件法规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审议和修改,截至目前,审议修改工作已大部分完成.……  相似文献   

8.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内容和重点议程。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包括: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姜玉 《长白学刊》2010,(3):155-155
用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哪些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哪些事项不能设定行政许可,一直是立法的一大难题。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规能否设定行政许可尚未明确规定,在有关的立法释义以及理论著述中对这一话题着墨不多,即便有所论述也都语焉不详,本文仅就民族区域自治法规设定行政许可的具体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次会议决定废止8件地方性法规,还决定停止执行28件地方性法规中的58项行政许可事项.这标志着我市有关地方性法规的清理工作全部完成,为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将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现行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都要依法予以清理。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清理工作在2004年7月1日前完成,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市人大常委会将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列为今年重点工作,要求从实际出发,抓紧清理和修订现行地方性法规,并与市政府形成协调沟通机制,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法规要突出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一个永恒话题。但究竟什么是地方特色,又如何体现地方特色,在地方立法的实践中还较难以把握。根据立法法的基本精神,除国家专项立法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已经制定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实施性的地方性法规;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行政法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29日下午,广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制定的《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与来料加工企业直通港澳自货自运厂车行政许可规定》、《广东省建设工程项目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混凝土行政许可规定》。这是2004年7月1日实施行政许可法以来,广东省第一次将临时性行政许可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也是一次贯彻行政许可法富有意义的立法实践!一、临时性行政许可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的由来(一)立法依据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相似文献   

14.
<正>执行性地方法规是指立法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整个地方性法规中,占有较大比重。随着我国立法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执行性地方立法在整个地方立法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对制定执行性地方法规一些问题的探讨,对现阶段加  相似文献   

15.
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北京市积极做好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工作。其中,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规定,对确需实施行政许可的事项,以政府规章设定临时性许可的方式予以了保留,并且自公布保留决定之日起计算实施期限。行政许可法第15条第1款中规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  相似文献   

16.
地方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随着《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的相继出台,地方立法究竟可以立什么,都有哪些事项不可以涉及,已经越来越具体了。作为从事地方立法的工作者,要像学数学必须记公式一样,牢记在心,否则,就容易在立法中闯“红灯”。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行政收费均是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有着重大影响的行政行为,也是地方性法规中最常见的法律规范,但行政处罚往往是对未经行政许可而作出行为的处罚,行政强制往往是对未经行政许可而作出行为的制止,行政收费的实施也多源于行政许可项目的设定。因此,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实施,是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是从源头治理腐败的根本性的措施。行政许可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  相似文献   

18.
林树金  徐永涛 《求索》2012,(6):243-245
当前,数目不菲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客观存在,法院可依据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予以司法审查。各地、各部门不同程度存在为规避《行政许可法》将部门规章和各级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审批事项作为非行政许可审批来处理的问题。对此,人民法院需要认证甄别,在司法审查时发现具有行政许可的形式和性质的审批事项应当依据《行政许可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严格审查并及时对有关机关提出司法建议。针对《行政许可法》存在的行政许可概念与适用范围界定的逻辑矛盾的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立法解释;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弥补立法与社会现实脱节的缺陷,堵塞行政许可变相为行政审批的法律漏洞。  相似文献   

19.
笔者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参与省人大地方立法草案的修改工作,发现在各行政机关起草、报送的地方立法草案中,有一些方面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克服和避免这些问题,对提高整个地方立法的质量和效果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些常见的问题主要是:一、与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1.法规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许多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依据是国家法律,有的法律对于地方立法机关就同一事项制定法规的形式作了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地方立法草案的形式就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应与之相违背。如某部法律明确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地方人大立法中的应有之义。创新始终是地方立法机关考虑和规划立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评判地方立法质量与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地方立法权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执行性立法权,即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执行性规定;二是自主性立法权,即可以相对独立地制定针对地方性事务的法规;三是先行性立法权,也称"实验立法",也就是对国家尚未立法的空白地带,在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