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某幼儿园正在评选好园丁。“我提××,她待人友好。”“我提××,她工作不错,”……园长发话了:“怎么不提××?”有谁马上接□:“您提了就行,我们同意!”“现在开始表决,同意××的请举手。”园长心想:平时连自己也让她三分,看来年年这个好园丁都落不下她。  相似文献   

2.
有天路过闹市区药材商店,赫然被几个字慑住:“揭竿而起,重振雄风。”细细端详,原来卖的是一种进口壮阳药。我心里笑了:这老外也算能干,中国的传统词汇运用得这么妙——不对,还不是中国人为他们做的广告? 细细往前看,柜台上可真是“一片春光”:什么“男××——男人的春天”、“×××精——支支强劲”、“××神草——  相似文献   

3.
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中山大学校园内举行了一个叫做首届“金威经济节”的大型系列活动。开幕之日,广州各大新闻机构均派记者采访,场面极热烈。 现今的大学校园,“××节”、“××节”颇多,单是中大,随口便可报出“艺术节”、  相似文献   

4.
去年,香港各区议会选举出现了竞选高潮,各候选人均拿出看家本领——在宣传标语上频频抛出新招请看以下几例:“正气凛然.从容就义”八个大字写在横额上面,下面再写上“请投某某人一票。”看了真令人啼笑皆非!“畀D贴士都好啩(给点好处都应该吧)!”这又是一幅宣传标语,盈尺大字,中西合璧,又全用广州方言,可谓另辟蹊径。有一幅助选的标语颇有幽默感:“你问我边(哪)个最正(醒目)?我话×××最正!”一问一答,诙谐中见真意,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
广州,环市中路,广东国际大厦商业楼11楼。某公司职员A阅报消闲,在《广州日报》中缝的蝇头字闻目触一“寻址启事”:因业务需要,寻美孚高级润滑油广州办事处,知情者请寄信:××路富丽华大酒店××房李×收,酬谢。 登报寻人情有可原,找地址也要“启事”?众同事好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逻辑看,是先有现代民主政治与国家民主,后有现代政党与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国家民主的泛化或借喻。在不同国家,历史传统、政党一国家一社会关系、政治理念不同,政党观念存在“国家机关说”、“社会团体说”、“国家一社会中介说”之别;国家民主与党内民主之关系,在理论上也存在“一致说”、“无关说”、“修正适用说”之分野。二战以...  相似文献   

7.
林犯?     
刚跨进90年代,一封从外地发来的邀请信寄到了上海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信封上写着:“林犯教授收”。新闻学院有几个姓林的,但没有一个是“林犯”。只有代院长林帆教授,其“帆”与“犯”似有同音之嫌,但显然有不同声之别。拿着这封指明“林犯”的传票式的信,林帆教授哭笑不得,只好  相似文献   

8.
古代中国还有“四大丑女”呢。通常的说法是:黄帝之妻“嫫母”;齐宣王之妻“钟离春”;梁鸿之妻“孟光”;许允之妻“阮氏”。此外,还有西施的邻居“东施”、诸葛亮的妻子“黄阿丑”,以及登徒子的老婆等人,作为候补。其中,最著名的丑女人,就是“无盐”。  相似文献   

9.
初来澳洲时,见人打招呼,“同志”一词总是几乎冲口而出,好不尴尬。“同志”实在给我印象太深了,它曾是一个时代的最佳称谓。好像一喊“同志”,就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然而在西方社会,“同志”常指同性恋者,吓得我不敢再喊了。渐渐地,我也入乡随俗,习惯以张生、王太、陈小姐相称呼。那天我到会计师楼办税务。电话铃响。秘书小姐拿起电话。旋即递与会计师,说:“要找××同志喔。”满屋哄堂大笑。会计师讪笑着:“又是一个大陆仔。”好些留学生乡音难改,非大陆背景人士平时喜欢拿“同志”来  相似文献   

10.
宁夏大武口发电厂1985年发电,总装机容量为4×10万/千万,有工会会员2056人。1993年,该厂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1994年获全国“群众性体育运动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近  相似文献   

11.
蟋蟀,北方人称“蛐蛐儿”,上海的蟋蟀迷们则最简约而又亲昵地称之为“虫”。人们常说的“花鸟虫鱼”为工作之余怡情养性之物,此“虫”当是蟋蟀。在中国文献中,蟋蟀又有“蛩”、“莎鸡”、“王孙”、“趣织”、“蜻蛚”、“天鸡”、“促机”、“酸鸡”等近20个称谓!大凡被文人骚客们摩玩久了,其花式名目才会如此之多。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发现有很多文人雅士以蟋蟀为题吟诗作文,他们之中有妇孺尽知的杜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1990,(1)
“古代希腊有供养正义之神者,其造象也,左手握衡,右手提剑,衡所以权权利之轻重,剑所以护权利之实行。……”这是《新民说》里的一段话。大约100年前,广东志士康有为、梁启超痛感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四万万人众却“无一人有国家之责任”,“无一人祖国事如己事”。  相似文献   

13.
修昔底德宣称伯罗奔尼撒战争影响到几乎整个人类,无疑是一个古希腊人的偏见;中国的帝王将相倘若游历欧美,断然不会有“天圆地方”“神州中心”的谵言。自然万物中,唯有人这种四足无毛喜怒无常的动物存有偏见,他的偏见是那样缤纷杂色,又是那样根深蒂固,我们往往不是消除自己的深刻的偏见,而是以自己的一编之见去纠正别人的偏见,这就有了人生的寂寞与热闹了。圣如孔子也者,终免不了偏见——”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唯女人与小人之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些偏见是那样可爱可掬。现代学者一本  相似文献   

14.
香港人总喜欢流行点什么,这几年持续不衰地流行移民,大有令香港人走楼空之势,其实这是不必要的担心,因为与此同时,每年亦有大量“新移民”定居香港,尤其是从大陆来的“——阿灿”。他们初来乍到,自然有点不适应,但中国人的勤俭起家之风,香港地机会多的条件,使这些“阿灿”们迅速与环境同化,成为香港建设的一股活力。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初,有许多“阿灿”到香港定居,如今一晃十几年,他们也在那里有了  相似文献   

15.
礼不能不吃     
常侠 《法制博览》2008,(24):16-16
中国是“礼仪之邦”。不过,后来就演变成“送礼之邦”和“吃礼之邦”了。有一丁点小权力的人,掌握一定权力范围的人,都可以吃礼贼肥。  相似文献   

16.
略晓中国历史者肯定知道,中国历史上不仅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而且还有“不智治国”的愚官政策,“愚民”也好,“愚官”也罢,其始作俑者皆为老子。关于“愚民”,老子曰:“常使民无知无欲”,以达到“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使民心不乱”。对于“愚官”,他主张:“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  相似文献   

17.
刘安 《法制博览》2008,(19):19-19
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有一叫“何尊”的“镇国之宝”。之所以能成为“镇国之宝”,不仅因其工艺精美、造型雄奇,更重要的是其内胆底部122个铭文中最早出现“中国”字样。据说,20年前“何尊”出国展览保费即高达3000万美元。如今“何尊”已被列入国家文物局64件永久不准出国展出的国宝级文物目录中,足见其有多么宝贵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推进,毛泽东以不世出之姿,张公平正义之帜,提摧枯拉朽之师,横扫六合,定都北京。想西苑机场阅兵之时,真有登车揽辔,天下澄清的大气象。新知识分子服膺他的“新民主主义”,旧式士人亦咸推其“得天下以正”。开国之初,与民更始。世人寄望于毛泽东,与毛泽东所自期的,都可谓天高地厚。毛本人在此先后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六亿神州尽舜尧”之句,他是以代表先进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领千古风骚自许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仅作案”未必准确。当然也之士与之商榷。不过作史”的做法很值得赞赏“狱狱”想必还有吧为“巡按”们开道。之言,所知未必全面。“判“终审”效力,欢迎有识以主人翁精神权充“巡按御们经济活动的各种环节里,误。本刊愿提供版面。  相似文献   

20.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3):52-53
“东施效颦”的故事出自《庄子·天运》一文:“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絮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这一段文章说的是,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无论举手投足,还是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用淡雅妆扮、朴素的衣着,无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高的“回头率”,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但是,西施常有一心口疼的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