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忠东 《检察风云》2023,(20):52-53
<正>第三种官方货币形式俄罗斯国家杜马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阿纳托利·阿克萨科夫表示,俄罗斯有关数字卢布的法案于今年8月1日起生效。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已经启动试点项目,作为一种新型国家货币,数字卢布将在今年底前投入流通,被允许用于交易、赠予和继承。数字卢布是继现金卢布和非现金卢布后的第三种俄官方货币形式,虽然相当于纸币,但它的发行和流通仅在系统中进行。  相似文献   

2.
数字货币的流通,是传统货币流通概念下的一个子概念,特指以法定数字货币(注:若无特别提示,本文中所谓的数字货币均指法定数字货币。)为载体的货币流通。由于数字货币才开始进人人们的生产消费领域,可以预见数字货币将与纸币硬币——实体货币,并行使用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数字货币必须与实体货币保持相对稳定的“价值对应与流通平衡”关系,这也是本文讨论“数字货币流通”法律问题的基本时间范围。  相似文献   

3.
刘颖 《中国法学》2002,13(1):81-92
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货币的形态与银行的业务运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正如纸币取代黄金,票据取代纸币一样,电子货币正取代纸币和票据而成为未来货币。本文从分析货币的法律概念入手,以此为基础,在回顾货币演变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并进行法律分析后,对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子货币”及类似术语进行了辨析,指出只有数字现金型“电子货币”符合货币的法律概念,是新的货币形态,因而是真正的电子货币。文章还就电子货币对现存法律制度的影响从货币法律关系与交易法律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论妨害货币犯罪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妨害货币犯罪的对象 关于如何界定货币范围的问题,各国刑法的规定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立法形式;(1)从广义上把作为伪造货币罪对象的货币,规定为包括硬币、纸币和银行券。例如,《瑞士刑法》第240条规定:“意图充当货币,流通使用,而伪造硬币、纸币或银行券者处重惩役。”(2)从更广义上把伪造货币罪的对家范围扩大到包括硬币、纸币、银行券和有价证券。例如,《泰国刑法》第240条规定:“伪造硬币、银行或其他经政府印发或授权印发之货币、或政府债券或附属之利息债票者,为伪造货币罪”,这里所指的“政府债券或其附属之利息债票”,显然是一种有价证券。(3)从狭义上把伪造货币罪中的“货币”限定在硬币  相似文献   

5.
张程 《检察风云》2022,(16):38-39
<正>人类古代主要文明的起源虽然分布在世界各地,且各古文明之间缺少交流,但是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以黄金作为主要货币。黄金似乎天然就是货币,马克思说“货币天然是金银”。千百年来黄金一直是财富和权利的象征,哪怕是在今天法定纸币已经全面取代黄金成为流通货币,但是黄金在人们心目中依然是财富的象征,且具有“准货币”的属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审判》2011,(7):16-22
现实中的货币形式有纸币、硬币、电子货币、银行卡或者信用卡,这都是我们法定的货币,是银行发行的,在国内市场流通。现实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我们现在有人坐地铁,或者坐公交,有的人就会有公交卡,而且随着网络的扩大,这种卡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
私人加密货币以数字技术为契机向法定货币秩序发起的挑战,可作为镜鉴以对法偿性制度进行系统反思.国家货币之"不可拒收"的历史脉络表明,货币法偿性制度起源于对不足值铸币和低信用纸币的强制流通保护,是历史上统治者通过"坎蒂隆效应"从民众身上敛财的工具,因而带有正当性缺陷或道德"原罪".如今,考虑到政治经济环境的剧变以及法偿性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伪造货币罪的保护法益,我国刑法学多数说认为本罪的保护法益是国家对货币的管理制度,该说实质上与国家货币发行权说没有任何区别。但是,货币发行权说只具有历史沿革的意义。随着经济交易活动的发展,公众对作为交易手段之一的货币的真实性越来越值得刑法的保护。因此,本罪的保护法益应当是货币的公共信用。关于本罪的行为客体,既包括本国货币,也包括外国货币。而且,要求货币必须具有强制通用力。对于废币而言,判断是否本罪的行为客体的时间点应当是是否具有强制流通力。  相似文献   

9.
<正>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的背景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使大批银行倒闭,金融市场混乱。德、英、美等国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开始了金汇允本位制即流通纸币的国际货币制度,并形成了以几个资本大国为中心的货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人民币的管理,维护人民币的信誉,稳定金融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从事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发行、流通和回收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第四条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相似文献   

11.
抗币通常是指华中抗日根据地货币,其本质是不兑现的纸币,因而根据地货币的信用问题关系到根据地货币在民众间的认可度。本文论述了在战时环境下根据地货币主要以实物为发行准备从而稳定了货币币值,同时根据地政府又灵活地采取惩罚等措施来维护抗币的本位币地位。这两方面的做法对维护抗币的信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12.
郑丽萍 《法学家》2002,(4):46-54
一、妨害货币管理犯罪的对象 货币犯罪侵犯的对象,毋庸置疑是货币。但是货币的外延有多大,除了本国货币外是否包括外国货币;除了公认的纸币和硬币外,是否还包括其他形式货币,各国和地区规定并不完全相同。 (一)外国货币 关于外国货币,综观现今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刑事法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把其列为本……  相似文献   

13.
<正> 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就被广泛地应用于证券交易活动、计算工资发放、存货盘存等银行业务和财会业务。在许多发达国家里,大规模的金融交易大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的。计算机辨认的信用卡(提款卡)取代了现金,一定面值的货币不过就是对某个计算机系统的一定此特量的信息图案。因此,流通中的货币,不再是银币或纸币,而是由计算机处理的磁迹数码。另外,在签定经济合同、技术合同等方面,也越来越求助于计算机系统。这些事实,为计算机罪犯提供了极富吸引力的目标。例如在美国,银行支票上都印有一种表示所  相似文献   

14.
财产是自由的保障,货币财产权是各种财产权类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项权利。随着金本位制的废除和信用货币的扩张,货币当局不再受任何外在规则的纪律约束,纸币发行日益泛滥,每每诱发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造成人民财富的流失。这种灾难性后果的出现,使得现行货币体制不断遭受来自法律和道德的多重质疑。而修正现行货币体制的首要途径则是通过货币立宪,确认公民的货币财产权和选择自由,并依靠不断勃兴的货币财产权抑制当局的货币公权。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月,美国警方逮捕了两名比特币交易网站运营者,指控他们为地下毒品交易网站"丝绸之路"提供洗钱服务。随着比特币涉嫌洗钱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比特币洗钱风险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一些国家对比特币进入流通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与此同时,比特币交易平台作为比特币与法定货币兑换的枢纽,也被推到了反洗钱监管  相似文献   

16.
一、案情简介2003年10月15日,沿海某市公安局根据举报,将涉嫌变造货币犯罪嫌疑人马某抓获。经查,马某变造货币的具体方法是:利用浸湿、剪揭等手段,将百元面额纸币一面剥离下约五分之一部分,另一面仍保持完整,再将不同张纸币上分别剥离下的部分拼接成一张完整货币。用这种方法,每13张百元纸币可以加工拼凑成13张单面被撕揭五分之一的损伤币与2张拼凑币,可赚取200元。然后,将这些损伤币与拼凑币通过银行自动存款机存入银行,并通过自动取款机或临柜提取现金。自2002年11月至案发,马某用该方法将780张百元面额人民币加工成780张损伤币与120张拼…  相似文献   

17.
杜颖 《科技与法律》2002,10(3):68-73
电子商务的出现必将引发新的流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流通观具有两层含义:第一是与生产过程统一的总的流通过程。二是与生产过程分离的流通过程。前者指资本运动的总过程,研究的是整个社会在生产理论中它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后者是指狭义的流通过程,即不包括生产过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表现为,货币向商品的转化过程,即购买阶段;商品向货币的转化过程,即售卖阶段。马克思将狭义的流通过程中的两个阶段称为“真正的流通”,在形式上表现为上商品与货币的相互换位,在内容上表现为使用价值所有权的转移和商品价值的实现。流通方…  相似文献   

18.
张庆麟 《法学评论》2004,22(5):50-54
货币的通常含义是指充作交换媒介使用的硬币和其他物质 ,它最早是从物物交换中脱离出来的一种特殊商品 ,自产生以来 ,已由实物货币发展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或信用货币 ,但这主要体现在货币材料的变化上 ,它们皆为动产。在法律上货币就属于物的一种 ,具备物所具有的基本法律特征。但因其性质与功能的特殊性使得它与其他的动产物又有着大不相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票据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流通媒介,其流通的安全性与票据当事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促进票据流通和保障交易安全是票据法的两项基本立法宗旨,但在现实交易中,二者有时会产生冲突,为了实现票据流通的经济功能,安全性问题常常会被忽视或牺牲,这是不利于交易当事人的。本文从票据无因性制度与空白票据制度着手,阐述了我国现行票据法律制度的相关设计及其安全性问题,并提出了立法完善建议,以实现既维护交易安全,又促进票据流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货币以其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基本职能创造了现代社会的商品交换世界.作为现代社会秩序维系的核心要素,货币既是人类个体从主观世界走向客观世界的中介环节,又是国家规范秩序和治理体系的关键所在.货币既是公私法规范体系产生发展的秘密,也是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紧张关系的聚焦中心.在权利和权力的合作竞争中,去除金银本位的国家纸币体系应当遵循货币运动的内在伦理边界,寻求货币权力和货币财产权之间的和解,通过货币治理法治化,以货币民主、货币非国家化等规范框架限制货币走向极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