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志宏 《求实》2006,(10):89-91
现阶段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实质在于:农民既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公平补偿和合理安置。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特别是补偿制度存在明显缺陷。高度重视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和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于是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失地农民。  相似文献   

3.
我国失地农民补偿制度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失地补偿制度存在种种缺陷,表现为补偿标准低,补偿方式单一,且费用的分配不合理.而失去土地农民得到收益的唯一途径就是获得补偿,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补偿制度,应按市场的要求确定土地的价格,采用多种补偿方式,明确国家政府的土地收益比例.  相似文献   

4.
陈学彧 《共产党人》2005,(24):43-44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大步推进,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由于没能解决好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导致该问题由发达地区的局部社会问题逐渐演变成全国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陆云飞 《唯实》2004,(12):74-75
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显示,1987年—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3394万亩,其中70%的耕地是通过行政手段征用的,如果再加上一些地方的违法占地,估计在这期间实际征占农地在4000万亩以上。如此大规模的土地征占,必然造成大量农民的失地。由于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专业技能,农民失地后就业相当困难,再加上补偿标准较低,致使一些失地农民的生活面临困难,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一、失地农民面临困难的主要原因目前,失地农民的经济生活普遍较为困难。据笔者的调查显示,在失地农民中,50%以上的劳动年龄内人员未能实现就业,有50%的家庭经济生活较为困…  相似文献   

6.
芮黎明 《唯实》2005,(2):21-24
近年来,无锡市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随之而来的是耕地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后,如何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社会保障权益,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当前情况看,无锡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积极建立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失地农民问题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福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福建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中,失地农民是支持者和贡献者,但其在生产生活、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以及诱发的社会问题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文章详细分析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大量征用将不可避免。但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活来源,一旦被征用后,农民就面临着如何继续维持生活的问题,因此,征用土地必须给予合理补偿。但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却存在着不合理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改革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立健全失地农民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绝对多数.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土地不仅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还是农民重要的生活资料,是多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具有国家所赋予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性质.因此,土地一旦被征用,对农民来讲就意味着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必然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改革征地补偿制度,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完善失地农民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改革开放后,各地在日益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以及新建扩建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水利设施等,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大量农民不得不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变成了失地农民。现行的征地安置补偿标准过低而且形式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已成为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一、现阶段失地农民的现状及问题失地农民对过低的补偿安置费用强烈不满。一是补偿标…  相似文献   

11.
对创新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农田被征用,并出现了大量失地又失业的农民群体,这种状况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还会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为了严格保护耕地和失地农民的利益,必须对传统的土地征用制度进行改革创新,这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实现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解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及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近日,宁夏调查总队组织人员深入银川等五市,对69户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家庭开展了问卷调查。一、生活现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本次调查的69户中,部分或全部失去耕地,其中有47户农户完全失去耕地,占68.1%;征地年限2年及以下的有24户,3-5年的有25户,5年以上的有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题(一)在征地和补偿问题上矛盾突出一是宣传不到位。根据修文县土地征收工作流程,土地征收前,要发布拟征收土地预公告。公告要切实落实到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和农户,告知被征地村委会和农户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及相关规定目前政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告知被征地的农民,一是公告告知,公告告知虽然张贴于显要位置,但是有部分农民并不留意,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原因公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产物,需要社会妥善安置。补偿和安置以及与补偿和安置相关联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失地农民所有问题的核心。对该问题的处理目前仍不完善。文章以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为目标,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5.
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鉴于现阶段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应以为失地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生活保障为核心,完善土地立法和征用制度,拓展就业渠道,建立“土地换保障”的新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形成对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世界发展历史证明,农民被不断地从土地上剥离出来.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市民,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会面临着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这个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亟待为失地农民建立安全有效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正>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最近说,1987年至2001年,全国征用耕地2400万亩以上,约有3400万农民因此失去或减少了土地,由于现行法律规定的征地安置责任不明确,补偿安置费标准偏低,而且大多是一次性发放安置费,让农民自谋职业,有的地方还拖欠、挪用、截留补偿安置费,加上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这些农民容易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如不能及时有效加以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成为征占的对象。由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不断发生损害农民权益的现象,由此产生的失地农民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从改革路径看应通过严格界定征地范围,保护耕地;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健全土地征用法规;完善政府征地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成立专业仲裁机构解决征地纠纷等多方面措施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06,(3):47-52
李毅中:关闭5243个不合格煤矿可以做到安全生产是今年倍受大家关注的一个领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日前专门来到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联合推出的“两会”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