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中国主倡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二战结束以来在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之外另行创立的国家间金融机构,从霸权稳定论的观点来看,这是对美国霸权体系的突破。但以此来判定国际体系发生转换是错误的,因为美国的实力仅仅是相对下降,国际政治权力格局的变化仅仅是体系内的量变;且旧有的国际金融机构并未坍塌,亚投行尚难以与之比肩。不能否认,亚投行对旧有的金融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是美、日阻挠、拒绝亚投行的原因。但以此认定国际关系将进入争霸性的冲突时期是不对的,因为目前亚投行与现有的多边金融机构的合作性大于竞争性,中国也并未将自己定位于秩序挑战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业主维权因其暗含社会转型的时代命题而得到了学术界的热切关注,研究者多着眼于维权行动对小区秩序格局"破"的逻辑而忽视了其对小区秩序格局"立"的逻辑。在业主维权实践中,维权只是业主暂时扰乱或打破小区秩序格局的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修正小区秩序格局或建构新的秩序格局。后业主维权时期,业主维权中的公共精神启蒙转化为对小区公共治理的积极参与,业主维权中的理性妥协转化为小区治理中的协商民主机制,业主维权中的被动性邻里萌芽转化为主动性邻里复兴,业主维权中对公共规则的诉求转化为公共规则的重建,以及政府反思和创新参与小区治理的方式,则是实现业主维权由"破"到"立"转变、建构小区稳定协调的秩序格局的关键议题。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已为学界充分论证,但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现状,似乎并未理会学者们充满理性的理论期待,而是一任自己"忽意妄为",全然忽略和抗拒着法律的规制。这种经济法治实践上的苍白和乏力,使市场经济和法律陷于一种双向的尴尬。究其原因,当然可以无穷罗列,但一个基本事实便使法律无可奈何,市场经济本身缺乏支承自己健康运行的产权基础。由于这一制度缺位,市场经济无法内生出正常的秩序和规范,也削弱了市场经济诉求法律介入其中维护秩序和建立规则的动力和压力,并导致法律介入其中的作用和功能扭曲和异化。所以,目前加快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中华民族关系和云南民族关系格局为对象,探讨了地理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作者认为,民族关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民族分布格局基础上,不同民族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而形成的.由中华大地辽阔的疆域和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中华民族的多元起源和多民族长期共存的格局,是中华民族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地理环境的区域多样性和整体统一性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既表现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不平衡发展,又呈现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文化向中原文化内向汇聚和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特点.时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统一与分裂交替出现,统一长于分裂并日益巩固这一历史大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西两大块、南北三带的地理特点,使汉族的农耕文化和众多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形成分野清楚而又天然地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关系.独特的地理区位特点使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西南门户和连接中国内地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通道.加强了云南各民族与祖国内地、云南各民族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民族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相互关系;云南各民族在多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多种经济文化类型,有利于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优长互补的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由云南地理环境所自然形成的"边内结构"和"山坝结构",对云南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使得国会立法和总统命令构成的二元反恐机制严重威胁到三权分立的制衡格局以及基本权利的保障精神。在美国宪政体系中,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及宪法监督是国家权力平衡机制的重要守护者。2001年以来,最高法院对于反恐案件的审判使得违宪的反恐立法及反恐措施得到修正,国家政策得以回归正常宪政秩序。因此,美国宪政体制对反恐立法的合宪性控制值得各国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逆全球化潮流的抬头极大冲击了全球治理格局,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转向贸易保护主义、设置贸易壁垒,无视全球治理责任,使全球治理陷入矛盾和困境之中。逆全球化所导致的全球治理困境植根于资本文明的客观事实中。主要表现为:剩余价值全球竞争塑造主权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竞争性关系;跨国"资本—生产"体系的不均衡性加深发达国家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悖论性关系;生产社会化的深度发展凸显全球治理"新要素"与发达国家维持旧秩序之间的冲突性关系。当今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需要正视资本文明在当前全球治理格局塑造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致力于提升全球治理驾驭资本的能力,倡导机会平等、互利共赢和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以期推动全球治理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期待可能性理论所体现的人道主义、刑法的谦抑性等视角,探析了吸收和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合理内核"对我国刑法理念的更新、立法和司法的改革与完善以及公民的守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国际格局面临大调整的背景下,如何判断美国对华政策走向?大多数舆论认为,最近中美第九轮贸易谈判时断时续而并未彻底撕破的迹象,显示中美关系的基本模式是通过妥协,找到相互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因为中美双方都无法承受直接冲突的代价,都不能承受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巨大冲击。这种观点强调"动态平衡"和"破而不裂",是中美战略协调论。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美国对华公共外交发生重要转变,由"接触制衡"转向"超越性接触",由"应急防御"逐渐转向"常态进攻"。防御性的公共外交理念促进了中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但仍面临着国际政治体系与秩序、外交理念与外交政策、中美固有矛盾及分歧以及领导人执政理念及个人偏好的制约。美国对华公共外交的转变具有同步性与协调性,是美国全球战略完善和体系变革的一部分,是美国对华整体战略调整的必然结果。在新型政治格局背景下,中国应积极应对这一外交转变,并在对美公共外交中构建适合中国的新型外交模式。  相似文献   

10.
拓展合作秩序:创新社会管理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释了三种类型的合作——博弈性合作、伦理性合作和商谈性合作,分析各自达成合作的机理及其所需要的社会管理条件。据此提出,拓展合作秩序,将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事后救济"扩展到"事前防范",是改善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途径。为此,需要建构和完善有效的监督约束体系、社会教化体系和公共交往体系,并使之相互匹配,以化解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纠纷并防止其激化。  相似文献   

11.
医卫文体委员会围绕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组成调研组,总结我市医改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一、公立医院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1.公立医院功能定位模糊,不利于形成有序就医格局。我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布局已对各级医院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明确界定,但由于分级诊疗秩序尚未建立,致使大医院人满为患,呈现"战时状态",而小医院应有的作用并未有效发挥。资源紧张与资源浪费并存,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涌入大医院,造成了急难危重患  相似文献   

12.
2019年台湾经济依然欲振乏力,"闷经济"格局并未改变,出口疲弱、消费投资低迷、薪资不涨物价涨、青年人觉得没前途,岛内民众普遍无感,对经济现状不满。一、"闷经济"格局并未改变以"四小龙之首"为"闷经济"遮羞。民进党当局大肆宣称"台湾经济目前处在过去20年来的最好状态",2019年经济增速位居"四小龙之首"。  相似文献   

13.
中文学校在美国日渐兴起刘立平美国家庭在星期日通常会去教堂,而这里相当多的中国旅美学人,星期天则会拖儿带女、风雨无阻地涌向中文学校。在那里他们期待着各自的儿女,未来能通过中文与祖国保持血肉的联系,也期待着孩子们能意识到,通晓中文会使他们自己在未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云南在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南博会花落云南,离不开云南的独特优势。区位优势云南处于"三亚(东亚、东南亚、南亚)两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结合部,地理条件上来讲,云南占了绝对优势,从陆路上看,云南可面向南亚和东南亚。  相似文献   

15.
贺磊  孙倩 《传承》2012,(14):78-79,83
"9.11"事件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东南亚国家积极应对,反恐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东南亚恐怖事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死伤人数不断攀升,安全局势不断恶化,东南亚的反恐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6.
地区主义为建构新的地区秩序提供了条件,是地区秩序实现渐进转型的内在动力.在东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同的地区秩序,其中蕴含着不同的地区秩序建设模式.即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二战前美国主导确立的华盛顿体系,日本主导的大东亚共荣圈;二战后,东亚呈现为美国主导的安全体系和东盟主导的次地区共同体秩序.这些秩序或模式具有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特征,或是稳定、不平等的,或是充满了霸权性以及带有极大的征服性质,当前的东亚地区秩序正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影响其演进的最主要因素包括中国的全面崛起带来的战略连带性及美国的东亚战略.  相似文献   

17.
刘春福 《前沿》2013,(6):31-32
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日本政府采取了"对美一边倒"的政策,美日同盟成为日本外交的根本基石。因此,在对华问题上,日本也紧跟美国脚步,一直采取敌视新中国的立场。但是,到了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改变,特别是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田中角荣上台不久就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使双方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折。而面对当前由于日本政府的错误行径,导致中日关系出现了紧张局面,如何能使双方能走出低谷,我们不妨从田中政府改变对华政策的原因中寻找一丝线索。  相似文献   

18.
霸权主义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产物。今天美国的霸权主义与传统的霸权主义在特点上发生了变化 ,它更强调秩序和价值观 ,要全世界自觉地遵守它的价值观 ,顺从它的秩序。因此 ,美国的霸权主义往往以意识形态、民主、人权、价值观为武器 ,进行思想扩张 ,达到让所有的国家顺从美国的秩序 ,使美国能攫取更大的利益。一、冷战后的美国霸权主义的新特点1、全方位称霸。冷战后 ,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野心在增大 ,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都体现出来。在政治上 ,美国的主要表现是干涉别国的内政 ,把其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强加于他国 ,在全球推行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基于反种族主义视角的美国白人研究兴起,使得白人性成为美国社会流行话语。美国白人性是美国白人在对非白人群体的他者化过程中基于体表特征和特权而形成的,其历史渊源可溯至基督教义中的黑白二元对立思想、欧洲殖民主义、黑人奴隶制以及吉姆·克劳法。民权运动之后美国白人社会对肯定性行动等民权措施的抵制以及类似白人受到“逆向歧视”话语的涌现,使得人们认识到研究白人性对于理解美国种族主义问题的重要性,并揭示出美国白人性本身所蕴含的种族身份认同、偏见与特权3层核心内涵。进入21世纪有关白人性内涵和外延的论争已使之成为人们认清和理解当下美国的身份政治、政治极化乃至社会撕裂等真实种族图景的明镜。  相似文献   

20.
美国精英层和中下层的矛盾逐步加剧,精英阶层仍然掌握着整个国家机器。对于美国"千禧一代"来说,要实现一代比一代更强的期待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梦已经褪色,而且未来也不见得能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