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富平 《先锋队》2012,(31):23-24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呼万唤想着你——母亲啊延安你就在这里!"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喻户晓的《回延安》中的几句诗。我一次次聆听歌声,一次次听父辈讲起那些峥嵘岁月的往事,一遍遍观看"老故事"频道播放的写满苦难与辉煌的历史纪录片,一次次与革命先烈的目光和心灵对接交流,无不在心中产生撞击,生出心灵的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于是在儿时的憧憬中,留下了红色的印记;在成年的工作中,更对延安充满期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7,(15)
正1946年初,中共中央东北局贯彻党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决定将从延安转移来东北的一批文化和教育机构集中于佳木斯,开辟工作,宣传新文化。一时间,延水河畔的歌声、延安窑洞的集合声,在黑土地上传播开来,铸就佳木斯史上辉煌一页。当时迁移到佳木斯的文化机构有"部队文工团""东北大学""东北鲁艺学院""东北画报社"  相似文献   

3.
<正>今天(2月4日)立春,又是邓颖超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两年前,我为八集电视文献纪录片《千秋红岩》作了一首主题歌词——第一段为"问":你可记得延安宝塔/你可记得磁器口的渔火/你可记得周公馆的黄葛树/你可记得农场桃花朵朵。第二段为"答":我们记得八年坚守大后方/我们记得雾都山城风云荡/我们记得梦牵故里多眷恋/我们记得殷殷嘱托在心上。  相似文献   

4.
延安遐思     
<正>2015年5月15日,我作为哈尔滨市直机关党组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的学员,前往延安学习。当飞机抵达延安机场,一种难言的激动不禁涌上心头。大诗人贺敬之《回延安》的诗句在耳畔鸣响":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就在这里。延河之上,数座  相似文献   

5.
网上不时流传的所谓"抗战期间日机从未轰炸过延安,日军也未进攻过延安"的谣言,与当年国民党的造谣诬蔑如出一辙。事实上,抗战期间,延安曾经遭到日机的多次轰炸,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陕甘宁边区的积极应对下,延安军民不仅减少了损失,还把日军炸弹的碎片和未爆炸的炮弹加以利用,变废为宝。抗战期间,日军曾企图攻占延安并多次进犯,但均未得逞。铁的事实证明,所谓日军从未轰炸和进攻过延安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6.
卢毅 《党的文献》2020,(3):114-117
网上不时流传的所谓"抗战期间日机从未轰炸过延安,日军也未进攻过延安"的谣言,与当年国民党的造谣诬蔑如出一辙。事实上,抗战期间,延安曾经遭到日机的多次轰炸,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陕甘宁边区的积极应对下,延安军民不仅减少了损失,还把日军炸弹的碎片和未爆炸的炮弹加以利用,变废为宝。抗战期间,日军曾企图攻占延安并多次进犯,但均未得逞。铁的事实证明,所谓日军从未轰炸和进攻过延安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7.
刘庆莹 《党史文苑》2022,(11):40-42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延安有着深深眷恋的特殊情结,他曾在这个地区生活劳动了7年,在这片土地上洒下过人生奋斗的汗水。自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赴延安考察调研,他曾说过,“我把自己当作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启程点,也是在我人生最需要各方面帮助的时候,延安人民向我伸出了无私的帮助之手。我现在的很多基本观念和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8.
当年,在重庆领导党的地下工作的叶剑英同志曾说过:“我记得起,张露萍在延安叫黎琳,外号‘干一场’。”“张露萍的事迹是南方局历史的一部份,要歌颂她,学习她。”“她是我们党的好女儿,把张露萍的事迹整理出来,不仅是对烈士最好的回忆,也是教育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马     
正当年长征途中,毛泽东曾有一匹小黄马,他常把它让给战士骑而自己徒步。小黄马随他到达延安后死了。毛泽东为此潸然泪下,特别指示"一不准剥皮,二不准吃肉,三不准拔毛尾,要完整地埋掉"。延安时期没有汽车,毛泽东外出全靠骑马或步行。中共中央派人  相似文献   

10.
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邓小平生前曾四次回延安。第一次,1938年9月。8月15日,中共中央电告邓小平回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时任一二九师政治委员的邓小平从华北前线动身,于9月回到延安。9月29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桥儿沟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项英、王明、博古、王稼祥、彭德怀、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38人参加了会议。张闻天致开幕词,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毛泽东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关于地方…  相似文献   

11.
正"我年纪大了,学不会电脑啊。"一名街道党工委书记还记得该街道党政办一名"老人儿"向其"诉苦"时的情景。这名"老人儿"曾在街道多个所室工作,现任党政办副主任。他"诉苦"时,分管党委委员站在一旁颇为无奈:"让他搞一份文件可真难!"原来,党委会需要一份材料,分管党委委员于会前一个星期将该工作交予党政办副主任,副  相似文献   

12.
赵兵 《共产党人》2016,(5):52-53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每每想到延安,脑海里就会想起贺敬之先生《回延安》的诗句。从1935年到1948年,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我们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中国革命由挫折转为胜利。我们党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积累了治党理政的宝贵经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3月20日至22日,山西省委党史办赴延安开展了"弘扬延安精神写好红色家谱"主题党日活动,大家的灵魂受到很好的洗礼。以下是一组坦陈心扉的感言,似汩汩清泉从心田流出……延安的窑洞王卫香初春时节,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延安参观学习,这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延安的记忆。回忆延安的第一瞥还是20多年前的事。那时,因为是匆匆路过,停留的时间很短,延安给我留下的印象,仅是那画儿一般的宝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0月3日,远在苏北担任中共中原局书记、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收到中央的电报,通知他速返延安,并参加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次年3月19日,刘少奇从苏北阜宁单家港出发,踏上了回延安的漫漫征途.此后,刘少奇一行行程数千里,途经苏、鲁、豫、冀、晋、陕六省,一路餐风宿露,历尽艰险,终于1942年12月30日抵达延安.后来,人们把刘少奇的这次远行称为"小长征".  相似文献   

15.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每当听到这首激情澎湃、耳熟能详的民歌时,我的心里总会生发出一种急切的向往,那就是什么时候能够去延安看看,看看我们新中国的发祥地,看看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黄土高原,看看毛泽东和其他革命先辈曾经生活的居所,追溯那抛头颅、洒热血的峥嵘岁月,亲身感受一番伟大的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延安中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中学。延安中学坐落在延安市北关街,这里面临延河水,背依云梯山,与延安革命纪念馆和八路军总部旧址隔河相望,是当年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和美军观察组所在地,是明清文庙、府学、龙溪书院的遗址,是延安古城的"文萃之地"。学校从1938年8月创办至今,曾15次易  相似文献   

17.
两位传奇人物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春夏之交时节的陕北,山崖上野生的小花在微风中摇曳,原野上到处是茁壮挺拔的白杨,山川壮美.气象万千.和煦的阳光洒在杨家岭窑洞门前的黄土地上,延水河畔传来一阵阵撩人心弦的歌声:“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哦!延安,你  相似文献   

18.
走进梁家河     
正"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每读贺敬之的《回延安》,我都会心潮澎湃,向往走进革命圣地延安。第一次走进延安是2008年5月,那是我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与洗礼,敬仰之情一直萦绕于心。岁月流转,10年后的2018年春天,我再次走进革命圣地延安,再次领略了枣园、杨家岭、宝塔山。此次延安之行,我是带着学习考察任务而来,而藏于心中的一个最大愿望,  相似文献   

19.
画家李琦为纪念毛主席诞辰百周年而创作的《啊!延安》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后,我们带着还散发油墨芳香的画作,登上了开往延安的列车,心情难以平静。 枣园看到《啊!延安》 10月18日晚,我们到了延安。第二天清晨,驱车来到枣园纪念馆。辛勤的工匠们已在叮叮噹噹敲打石板修缮枣园的小径了。看到我们,有的工匠停下手中的活儿,我们就走过去说:“我们是来  相似文献   

20.
正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3月20日,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干部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弘扬延安精神写好红色家谱"主题党日活动。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大地上令人神往的红色景观。延安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杨家岭、枣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