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规范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保障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戒毒人员")合法权益,对戒毒人员实行分期分段分级管理,给予不同的处遇,有利于促进科学戒毒。本文在结合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三期四段"强制隔离戒毒模式(以下简称"戒毒模式"),并对戒毒人员分级处遇实践的基础上,就推进分级处遇工作作些探讨和研究。一、分级处遇工作的现实价值分析(一)分级处遇工作在法律、法规维度上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  相似文献   

2.
《禁毒法》和《戒毒条例》明确了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适用条件和实施程序,但对强制隔离戒毒与戒毒康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戒毒措施之间的对接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为了将立法精神和法律制度转化为戒毒实践中的行为规则,形成更具现实意义的戒毒工作体系,降低司法成本,提升戒治效果,近年来湖南省司法行政系统以"大戒毒大矫治"的视野,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探索建立和完善强制隔离戒毒与戒毒康复、社区戒毒和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戒毒工作原则,切实做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治挽救工作,较好地履行了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职能。为检验近年来全省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成效,深入推进全省戒毒矫治模式改革创新,省戒毒管理局与公安厅禁毒总队联合对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2009年以来江苏籍戒毒回归人员戒治操守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一、专项调查基本情况说明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6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解除毒瘾",明确了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戒毒康复以及医疗机构自愿戒毒五种戒毒措施。但是法律仅对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之间对接做出了规定,对其他戒毒措施之间对接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本文认为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康复、社区戒毒康复这三种戒毒措施的衔接是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许书萍 《政法学刊》2014,(3):96-100
司法行政部门的劳教戒毒向强制隔离戒毒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多方面的瓶颈,如职能定位不清、定位转变难、管教人员与戒毒人员之间的关系紧张等。为突破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发展桎梏,实现强制隔离戒毒机构的治理创新,应借鉴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与方法,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要理顺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戒毒人员的主体地位;二是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不仅要加强管教人员的引导,还需加强戒毒人员的自我管理、同伴管理以及社工机构的参与;三是推进强制隔离戒毒的治理法制化工作,为保障戒毒人员的人权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韩全利 《中国司法》2010,(12):45-47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省劳教系统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现状,总结经验,寻找不足,认真研究和解决面临的问题,不断提高我省劳教系统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水平,增强综合戒治效果,甘肃省劳教局由笔者牵头组成调研组,其中一个课题即是对全省劳教系统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戒毒医疗工作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使我们对做好戒毒医疗工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谈几点对加强戒毒医疗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一、医疗模式与管理模式的统一性按照"首要标准"的要求,强制隔离戒毒所(简称"场所")对戒毒人员的工作围绕着"戒毒矫治"这个中心来开展。管理民警和专职医师、心理医生与戒毒人员之间是教育矫治、康复治疗的关系。(一)共同作用戒毒治疗。管理模式与医疗模式是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共存、发展、关联、作用于场所戒毒治疗的工作中。场所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实现戒毒人员从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到社区康复的顺利过渡,对巩固阶段性戒毒成果,系统推进生理康复、心理康复和社会康复有着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为了给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衔接工作提供支持,课题组自拟问卷,随机抽取524名浙江省本省籍、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满一年、不久将进入社区康复的戒毒人员,开展戒毒人员的社区康复态度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衔接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禁毒法》,以强制隔离戒毒取代了劳教戒毒,并对我国的戒毒模式进行了功能重构、体制重构和法律重构,建立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为主要内容的戒毒工作流程。《禁毒法》的理性在于对吸毒行为和吸毒人员有了更全面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从降低复吸的实际出发,用人文关怀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正循证矫治在国外已有多年发展历史,目前也被引入我国的监狱、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领域,是司法部近年来正在推广的新型矫治模式。充分理解循证矫治的内涵,并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进行实践和探索,是完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提高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一、循证矫治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循证矫治,可以表述为: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戒毒工作正处在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研究建立和规范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功能和价值不可低估。一、法治思维对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制度不是重复《禁毒法》和《戒毒条例》及司法部相关行政规章,更不是无视法律法规自行一套,而是强制隔离戒毒机关依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对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但实践中不同程度存在检察监督缺位、监督滞后、监督范围不明和监督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对此,应在科学界定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边界的基础上,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的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以“我管”促“都管”的融入式社会治理理念和问题导向下的法治思维与强基理念。在具体操作层面,应通过制定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工作规定,明确监督范围、监督启动程序、监督方式等内容;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工作机制;构建检察监督人员保障机制、被监督对象权利救济机制等,以更好地发挥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为更好地检验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成果,准确掌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戒断操守率和生活、学习、工作等情况,深入分析影响戒断操守率的各种因素,提出有利于提高戒断操守率、巩固戒毒矫治效果的对策建议,为改进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根据工作部署,浙江省戒毒管理局于2013年5月中旬开始,联合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省禁毒办,分成四个小组,历时一个月时间,首次对强制  相似文献   

14.
司法行政系统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执法监督的范畴很广,本文所指的是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依法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实施毒瘾戒治、身体康复、行为矫治等执法活动的监督,包括依法对戒毒人员考核奖惩、诊断评估及所外就医、另行处理等重要执法行为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彻底戒绝毒瘾是个世界性难题。当前,国内吸毒人员居高不下,戒毒人员复吸率高、回归社会难的问题仍很突出。戒毒人员屡戒屡吸现象始终困扰广大禁毒戒毒工作者,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不断完善"三期四段五步"的戒毒流程,切实提高教育矫治质量,开展与公安、社区、科研机构等部门在戒毒领域的合作,在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这一顽疾面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何进一步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帮助戒毒人员关爱生命、拒绝毒品、回归社会,是当前最为现实的问题。探索创建戒毒实验班,就是基于进一步加强对吸毒人员这一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14,(12):F0003-F0003
正云南省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场所占地面积1100亩,设计收治规模为5000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配备有先进的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广播系统、网络系统和较好的教学、医疗、娱乐设施,是云南省戒毒系统目前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教育环境较好的戒毒场所之,。近年来,云南省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打造云南领先,全国一流的窗口所、标兵所、样板所"为目标,始终坚持党的戒毒工作方针,争做云南戒毒工作的探索者、先行者、实践者。在全面推进云南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随着《禁毒法》的颁布实施,重构了我国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三大戒毒体系。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去考量新疆戒毒工作,笔者认为实现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戒毒有效衔接,不仅是对场所戒毒成果的再次淬炼和  相似文献   

18.
《法治纵横》2013,(24):62-62
本刊乌苏讯 通讯员 斯雯 为切实发挥戒毒康复的职能作用,认真落实戒毒康复相关处理措施,充分调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治的积极性,提升整体戒毒康复工作水平,乌苏劳敦所、戒毒所康复期管理大队对戒毒康复的强制隔离戒毒人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由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戒毒三种措施构成的新戒毒模式,彻底否定和抛弃了过去的由自愿戒毒、强制戒毒、劳动教养戒毒三种措施构成的旧戒毒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王东 《法制与社会》2013,(15):234-235
围绕戒毒、育人为中心,确立矫治机制跟进、矫治内容跟进、矫治手段跟进、矫治载体跟进四位一体的“跟进式教育”工作模式体系.本文通过介绍“跟进式教育”工作模式体系在江苏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流程中的应用,探讨提高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有效性的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