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产生于20世纪初的一种声乐体裁,具有中国特有的民族气质与民族风格。自诞生以来,以其诗词特有的文学韵味和旋律的清新优美赢得了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同时也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欲望,生成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本文主要通过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将其创作方式大致划分为四种,进而发掘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淑贤  种浩 《学理论》2009,(15):162-163
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思想观念,确立歌曲演唱艺术活动与构建和谐社会密不可分的思维方式,使歌曲艺术完美地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歌曲艺术与生活实际是和谐统一的整体,时刻体现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歌曲演唱及创作的原动力,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才有艺术魅力。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就是要积极探索歌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歌曲的内涵,使歌曲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唱出和谐的乐章。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9)
古诗词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载体,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现状调查,提出在校园推广古诗词学习的建议如下:应建立多种有效的载体开展古诗词学习;适当增加学生阅读欣赏古典诗词的时间;要开展学习古诗词常态化行动,设置公选课和专门学习小组。品味古诗词的创作意境和文化内涵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歌曲艺术是情感艺术,以"情"感人是歌曲艺术的魅力所在.歌曲艺术正是通过歌唱者情感的表达,来体现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准确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将其所酝酿的内在魅力通过歌唱完美地再现出来,必须通过歌唱者的再创作.这个再创作的过程,就是歌曲的艺术处理与表现的过程.那么如何让歌唱者正确、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体会音乐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达到对歌曲的情感、风格的准确把握和表现,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5.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记者在青岛访问了中国音乐学会理事、山东省文联委员、儿童歌曲作家李嘉评。李嘉评自1978年至今,创作发表儿童歌曲近千首,录制了四个少儿电视组歌和两个少儿专题音乐片。他创作的歌曲,有100多首被中央和省、市电台或电视台录制和播放。团中央、文化部等单位近几年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40多首歌曲中,有4首是李嘉评的作品。今年,又是李嘉评创作的丰收年:山东省文艺出版社为他出版个人创作专辑;青岛出版社出版了他10万字的《幼儿音乐启蒙》;四川少儿出版社将  相似文献   

6.
王泉生 《各界》2009,18(11)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它与专业音乐的不同,主要在于创作方式,即民间音乐的口头创作方式和专业音乐的笔头创作方式的不同,以及由于不同的创作方式而生发出的不同的创作手法、创作风格、创作特征等.  相似文献   

7.
《民主》2016,(11)
正人物名片胡绍正,民进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家协会会员、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学会理事。创作歌曲300余首,并创作器乐曲、歌剧。歌曲《我们的校园》获全国歌曲优秀曲创作评比二等奖,个人获1999年全国"校园歌曲优秀曲作家"称号。辅导学生在全国第三、四、五、六届音乐知识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同时获4次(四连冠)一等园丁奖。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是使学生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作美的有效途径,是中学音乐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在欣赏教学中以音乐为本,以听为本,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  相似文献   

9.
王敏 《学理论》2012,(32):261-262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中华古代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但教学实践中文言文教学效果并非理想,中学生中广泛流传的"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便表明问题较为严峻。学生畏惧文言文,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与文言文作品间的心理距离过大,故而过于陌生,由此产生畏惧、反感。对此,提出两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即从教师语言魅力及对学生对话意识的培养两方面为突破口,以求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着重探讨了在声乐教学中针对古诗词歌曲的几点教学体会,结合对语文教学同行的采访记录,根据实际教学案例得出熟练诵读、逐字解读和背景分析的三步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歌唱表演是在歌曲创作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活动,需要表演者准确把握歌曲作品及其创造的时代环境和风格,尽量再现作曲家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意图,此即歌曲二度创造中的"七分熟";同时歌唱表演者在对歌曲作品的表演实践中,需要从作品题材、歌词和音色的运用等方面,融进自己对歌曲的领悟和感想,能动地加以再创造,从而完成对歌曲更完美的阐释,此即歌曲二度创造中的"三分生".  相似文献   

12.
杨红英 《学理论》2013,(9):284-285
舞蹈教学是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是运用有韵律的肢体动作语言表达内心情感与思想的艺术,是人类抒发情感最直接的一种表现方式。本文就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训练、如何让学生深刻细致地体会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内涵,做到"以情带舞、以舞传情",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美学思想对音乐表演能够带来如下启示:建立相应的音乐表演理念,即在相对限定或者规定的音乐表演空间内,应有一种灌注全副心神到作品中去,对作品进行自由的和使作品从无生气、缺生气变得充满生气的再创作的观念和境界。这样才能实现音乐二度创作的真正意义,实现音乐精神内容的外在完满显现。  相似文献   

14.
夏洪杰 《各界》2007,(2):81
苏霍姆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美育教育,将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而现阶段较普遍的现象是:学生缺乏在典型形象中领悟艺术作品深刻内涵的能力,他们往往抛开形象感知和情感体验来抽象理解作品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现有的审美能力发展的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音乐在人一生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大都有着较高的音乐素养。因为音乐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音乐艺术教育的功能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但是目前在校大学生的音乐素养还普遍较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如何把音乐教学同学生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女权主义理论引入伴随着演绎变化,体现在不断融入本土文化因素,结合历史背景,逐步形成中国自己的女权主义理论,而理论的应用包括女权主义批评与创作,理论为批评提供一种话语的可能性,现实的批评实践,才能使这种话语按照自己的方式运作起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吴莉莉  杨扬  岳文静 《学理论》2012,(11):77-78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生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各方面的影响,人际交往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作为一种有效的音乐治疗方法,通过将音乐与动作、舞蹈、语言等相结合以及让学生亲身参与、即兴创作的团体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信心和培养合作意识等,有效帮助小学生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小学生活,并对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苏翔 《学理论》2012,(14):263-264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通常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学唱歌曲而没有加以拓展,没有给学生更多地发展空间。在当今社会需求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利用唱游教学、唱歌教学、欣赏教学、创作教学等不同模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相似文献   

19.
任慰宏 《慈善》2019,(1):18-18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是孩子们最喜欢上的课程之一。在我们实验小学的音乐课上如何进行'慈善教育'渗透,让孩子们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受到爱的熏陶。我主要从两方面来落实:一是课内渗透;二是课外拓展。一、课内渗透课内渗透指的是在课堂上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慈善教育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和注重...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2,(26)
“现在的‘排行榜’太多太滥,歌迷反感,业内人士也反感!”作为“中国歌曲排行榜”的创始人,北京电台策划中心主任张树荣的这番话大大出乎记者的意料。创办于1993年的“中国歌曲排行榜”,是中国原创音乐史上创办时间最早的排行榜之一。经过9年的精心打造,已成为国内流行音乐最重要的推广阵地之一。长期以来,“中国歌曲排行榜”不遗余力地发掘和推介原创音乐作品,堪称是歌手“人气指数”和作品受欢迎程度的“风向标”,其声势、规模及影响早已突破地区的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