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考试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活动,国家考试是考试的一种形态。就国家考试的功能而言,可以分为国家选拔考试、水平考试。而这两类考试在法律属性上是不同的。界定不同类型国家考试的法律属性,对于解决考试泛滥的问题,对于实现公民对国家考试的平等参与权、防止和减少国家教育考试侵权以及解决国家考试中的诸多疑难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律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律人才特有的培养模式,尽管在大学教育阶段两大法系国家法学教育的任务和性质有所不同,但如果从法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看,都具有共同的结构,都是由法律学科教育、法律职业教育、统一职业资格考试、法律职业培训和终身化的继续教育等主要内容组成。所以,我们应当从更加宏观的社会背景去观察司法考试制度在法律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从制度上解决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长期脱节的问题。它不仅对法律职业的发展完善,而且对于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塑都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律教育四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任何国家的法律教育都必须面对和处理四大具有普遍意义的关系: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教育机构与职业机构,院校自治与公共管理。中国法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以世界各国的法律教育的共同经验为基础,合理地处理好法律教育中的四对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4.
法治国家的建立和法律秩序的维护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法律者,德国在培养和选拔职业法律者的过程中创造了一批独特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浓烈的国家色彩.它通过国家考试的形式将培养和选拔溶为一体.在德国,未来职业法律者在参加国家考试前,必须要经过校园专业学习和职业预备期的训练.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其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5.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涉及替考犯罪的考试范围为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那么什么是国家考试以及这里的法律是否仅限于全国人大及其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还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及各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也同时包含在内?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考试有200多项,涉及3000多部与考试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每年考生上亿人,涉及面极其广,由于考试的性质、规模不一,是否将这些考试都纳入到刑法的范围内,需对“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含义作出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6.
法律知识考试是普法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纵深推进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掀起全民普法热潮具有普遍重要意义。为做好今后普法考试工作,特就法律知识考试的做法和有关问题作一探讨。江西省万年县是“一五”、“三五”普法全国先进县,于2005年初出台了《万年县法律知识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考试实施办法》),使法律知识考试工作完全处于规范化管理之中。《考试实施办法》共有十章二十九条,其内容包括总则;组织机构及职责;考点和考场设置;监(巡)考人员选任及职责;考试的具体实施;附则。总则首先确定考试对象、时间、考试范围、目的,由县委、…  相似文献   

7.
《司法业务文选》2012,(19):23-34
1.2012年1月5日教育部令第33号公布2.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为进一步保障考试安全,维护考试秩序,规范对国家教育考试中违规行为的处理,保障参加国家教育考试人员的合法权益,教育部决定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做如下修改:一、将第二条修改为"本办法所称国家教育考试是指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由国  相似文献   

8.
《现代法学》2019,(5):168-181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是对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应当准确认识其在报名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模式等方面的"变"与"不变",坚持其服务于法律职业精英化的目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的"法律职业"应做限缩解释,仅限于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具有国家级、统一性、职业资格考试的特征,应协调其与其他国家考试的关系,取消地域区分,突出职业性。在提高报考条件和设置四年过渡期的基础之上,应禁止通过者重复报考,设置报考次数上限。与"二阶段"考试模式相适应,在考试内容方面应精简考查科目,增强命题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此外,应当完善合格命题者的资格条件和选拔程序,以社会需求为参考划定分数线,适当延长客观题考试成绩的时间效力。  相似文献   

9.
论国家考试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具有悠久考试历史和考试文化的考试大国。一直为社会关注焦点的国家级考试,是国家认定人才、选拔人才和评价人才的基本制度,是维护社会公正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机制,承载着促进人才流动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的功能。目前,考试管理和考试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折射出考试法制建设的严重滞后和考试法律的缺位。规范考试管理,实行依法治考,由全国人大制定考试基本法,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与安全有序,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 ,保障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人员 (以下简称考生 )、从事和参与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的人员 (以下简称考试工作人员 )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教育考试是指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 ,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实施 ,由经批准的教育考试机构承办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教育考试。第三条 对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考生以…  相似文献   

11.
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是国家司法资格统一考试制度实施以来,为人们所关注和焦虑的一个重要课题。司法考试作为一种非常典型的法律职业准入控制措施,帮助我们营造了一个共同的语言、解释、价值、经历和身份的共同体,从而也决定性地正面促进了我国的法治建设。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司法考试不是万能的,它不能对法律从业者的法律素养作有效的考察和衡量,因此我们必须寻求有效的替代途径,而这正是法学教育,特别是法学院教育本身所具备的。美国法学院模式的成功对于我们构建法学院教育与司法考试的理想关系,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在中国法治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则忽视了法学教育的更重要的价值。法学教育单纯以司法考试为导向会影响法律精神的培养 ,冲击先进教育方法的使用 ,挫伤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努力 ,更是漠视了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多种需求。法学教育理应关注司法考试 ,但司法考试的局限性决定了法学教育不能唯司法考试。在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之间应建立起良性循环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测谎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并在侦查破案和审判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测谎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未统一,加之我国对于测谎结论的适用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已有的司法解释也没有解决实质问题,加深了人们对测谎结论的质疑,即测谎结论的证据资格问题。因此,明晰测谎结论的证据资格和应有的法律地位,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理论亟需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司法考试是律师、法官和检察官的资格考试,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法学院校,司法考试已经成为影响本科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有"应试教育"的趋势,课堂教学慢慢演变成"司法考试培训班",这背离了法学本科阶段的教育宗旨。法学本科阶段的教育宗旨是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应当在后本科阶段进行。因此,在本科阶段的教育中,应当尽可能减少司法考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is book by N. S. Barabasheva is an integrated study of the legal status of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unitary system of public education of the Soviet state, a system that is determined by the USSR Constitution and the Principles of USSR and Union Republic Legislation on Education, the Statute o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a number of other acts of positive law.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at the status of a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as an institution under law is indissolub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ndition, tasks, and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author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identify the set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present state of legal regulation of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al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ing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study under review makes it possible to conduct an "inventory" of the provisions of law bearing on the work of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cattered through many legal sources and still inadequately codified, a fact that is important in terms of the drafting of the Legal Code of the USSR.  相似文献   

16.
法律控制行政权力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但现有研究成果往往局限于关注如何监督,忽略了应当监督谁、应当由谁来监督这些重要问题。基于我国行政权的特性及我国的现有国情,所有实际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都应当是法律规制的对象,即国家、执政党、行政机关、授权组织和公务法人;同时,现有监督主体如权力机关、特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要遵循权责一致原则切实履行法定监督职责,社会监督主体亦应创造性地发挥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7.
In New York, psychiatrists (and all physicians) have a duty, in every circumstance with respect to such functions as they are required to undertake, to conduct themselves and all their examinations in a thorough and proper manner. Especially in a forensic setting, psychiatrists must bear in mind that they have a legal duty to perform a competent examination before they render an opinion. It is well established that malpractice liability does not require the preexistence of a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based on an undertaking for the purpose of treatment. The author discusses a long line of cases in New York State which holds that psychiatric examiners are potentially liable in malpractice for any breach of duty with respect to those functions that are undertaken. Failure to conduct a proper, careful, and competent examination may result in liability in a variety of areas: competency examinations, commitment proceedings, workers' compensation claims, and so on. Limitations on such malpractice liability are discussed. Unlike some jurisdictions, New York does not accord judicial immunity to psychiatric examiners.  相似文献   

18.
The Soviet Constitution is the fundamental law stipulating the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 defining the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ing of the state agencies, the legal posi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egal status of citizens (their fundamental rights and duties), and proclaiming the basic tasks of the people and the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state. In other words, it reflects a half century of experience in building the society and state, the historical triumphs of the people in various areas of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life, and it indicates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难以满足法律职业发展需要。一方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弊端;另一方面,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缺少相互对接的制度设计。如何充分发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的纽带作用,建立培育和选送优秀法律人才有效新路径,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应根据我国法律硕士培养现状,对司法考试制度进行积极改革,在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建立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相互衔接的高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论民办高校的法人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法律既未明确概括民办高校的公法地位,对其私法地位的界定也与学说和制度不洽,致使民办高校的法人性质不明,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多有不利。本法理论,民办高校应当既是一种民事法律主体,享有法人的经营权;同时也行使一定的教育行政管理职权,具有公法地位。倘若将民办高校的公法地位概括为依法律授权实施教学行政管理的教育机构,将其私法地位界定为社团法人、准公益法人,并特别地将其界定为民办学校法人,则上述问题将能得到相应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