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徐州市郊残疾青年尹小星,于1991年12月8日由徐州出发,拉开了“中国首次手摇轮椅爱心考察万里行”的序幕。他以惊人的毅力先后到过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甘肃、新疆,成功地翻越了唐古拉山,到达世界屋脊西藏,今年4月7日离开宁夏前往内蒙。到目前为止,他历经16个  相似文献   

2.
沈哥:各位聊友,不久前我接到甘肃华亭县小刘的来信,他在信中说:“我是一名先天下肢残疾的青年,身心一直感到非常痛苦。最近在报刊上看到了日本残疾青年乙武洋匡的报道很受震动。可是我没有关于他的书。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他的情况,以利于我了解他的事迹,增强我战胜残疾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尹小星双腿瘫痪,脊椎变形,站不能站,走不能走,一离开轮椅便只能在地上爬。就是他,摇着轮椅踏遍了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行程10万余里,征服华山天险,只身翻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 (一)  相似文献   

4.
笔者早就做慕被评为”全国十大自强模范”、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藏族残疾青年洛桑班丹.在他应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邀请准备赴美讲学之际,我有幸采访了他。洛桑班丹在雪城高原成了众人关注的新闻人物,他一手创办的岗旋语言学校得到厂社会的广泛夸奖。他身残志坚不畏困难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已对众多的青年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我走进岗旋语言学校去探索这位藏族残疾青年的奋斗轨迹时,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令人敬羡的光环,还有光环乏后凝聚着的心血与汗水。命运拉弯的起跑线在我们生存的这片空间卫,有这样一个鲜体:从他…  相似文献   

5.
焦点搜索     
《中国残疾人》2013,(2):6-7
乘机遇烦心事残疾人要签免责声明事件回放残障人士乘坐飞机,竟然还要签署一份"免责声明",表明不会造成自己或别人"身体上的损害、病情加重或死亡";如有上述情况发生,责任自负。不签就不给坐飞机。最近,残疾人尹小星就遇到这样一件烦心事。2012年11月15日下午3点,尹小星抵达济南国际机场。在办理登机牌时,工作人员拿出一份《济南  相似文献   

6.
赵卓 《今日民族》2001,(4):34-36
王连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我还想再去看看他,争取再次聆听他的教诲。第一次去了,他昏睡不醒,我不忍叫醒他,坐了一个多小时后,只好离去。过了几天,我又去了一趟,等了约半小时,他才醒来,起来解便要人搀扶,步履已十分艰难。我们谈了不到五分钟,省政协的一位领导来探视,我稍坐片刻就告辞了。两次的愿望均告落空。不久,连芳仙逝的噩耗传来,使我万分悲痛,也甚感遗憾。 我与连芳同志最早相识于1953年4月在开远十三军召开的滇南对敌斗争会议上。以后,由于他是中共云南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的专职副书记(书记…  相似文献   

7.
几分钟之前,我还不知道地球上有这么一个小人物。可是几分钟之后,这个大千世界的一切都模糊了,都成了一片朦胧的布景。而在这布景之前的人生舞台上,只剩下这个人物——一个货真价实的小人物——姜长河。刚才,我去配钥匙:“同志,钥匙什么时候能取?”“一会儿就能取。”坐在缝纫机后边的挺俊秀的青年说。我见惯了那些逢人三分火的营业员,所以,他这一句虽然平常,但却温文有礼的话,几乎使我感  相似文献   

8.
连援律师: 我是一位肢体残疾青年,1998年12月我村青年张某借了我500元钱,按2分计息,半年期限。1999年麦前我突患胃烂出血病,麦后我就让他还钱,到2000年3月我共向他催还钱11次,他分文不给,一推再推。我与妻兄同去他家催还钱,他还是不想给钱,与我妻兄发生口  相似文献   

9.
嘴写的书简     
一个多风的下午,笔者采访了河南省西峡县西坪镇万家沟村残疾青年方伟。方伟今年29岁,他在5个月时,不幸患了一种可怕的“风气病”。12岁时,他的病复发,从此落下手脚不能动的残疾,不能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去读书,去玩耍O在这寂寞之中,他和家里的一台旧收音机交上了“朋友”,天天听中央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对农村广招”等节目。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使足不出户、没进过校门的方伟长了许多见识。以后当村小学校长的父亲又给他买了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机,从此方伟又多了一位老师。时光流逝,姊妹四人都走了,他独自在家,除J和父…  相似文献   

10.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自1995年起面向社会招收残疾青年进行随班就读的教学实验,5年里共招收聋、盲障碍青年学生6名,为残疾青年融入主流社会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为使几名残疾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我系制订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规定:(一)有的课程可免修:聋生可免修听力、外语;盲生可免修体育;(二)考试及格分数线降低一个层次,划定50分为及格线;(三)考试不及格有3次  相似文献   

11.
开心乐园     
瞎吹三个青年人从水里救出一个政客,他很感激他们,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忙以回报救命之恩。第一个说:我希望进入西点军校,但我的成绩不理想。政客:没问题,你进了。第二个说:我申请进入哈佛大学被拒。政客:别担心,你进了。第三个说:我希望被埋在阿灵顿国家公墓。政客:公墓?为什么?第三个回答:如果我父亲知道我救了你,他会把我杀掉。有个人近视,朋友们都爱和他开玩笑,一见面就冲着他喊:“瞎子!瞎子!”有一天,他一位朋友家里去串门,忘了戴眼镜。晚上回家时,他只好从朋友家借了一个灯笼。那天晚上,天上挂着一轮明月,他一路上很顺利地回到了家。第二…  相似文献   

12.
漫画与幽默     
如此作弊“波洛涅斯由于作弊被开除了。”“怎么回事啊 ?”“在生理卫生考试中 ,他数自己的肋骨 ,结果被发现了。”口试结果教授问一学生某种药每次口服量是多少?学生回答 :“5克。”一分钟后,他发现自己答错了,应为5毫克,便急忙站起来。“教授,允许我纠正吗?”教授看了一下表,然后说 :“不必了,由于服用过量的药物,病人已经不幸在30秒钟以前去世了 !”求知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 :“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 ,海水淹没了年轻人 ,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 :“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  相似文献   

13.
26岁的脑瘫青年牛龄松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里,他曾为自己的不公平命运而愤怒、仇恨,甚至不惜以堕落的方式发泄。在残疾人群中,特别是因意外导致残疾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心理其实是人的一种正常应急反应。当牛龄松用含混不清的口齿讲述自己的故事后,我被他讲述中的真实所震动;同时,也为他得到那么多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而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14.
梁智华 《今日广西》2010,(23):31-33
他有一个特殊的职业:收养社会上孤老残幼和弃婴,抚养残疾青年和老人。他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对残疾青年、幼儿进行抚养、医治、教育,逐步恢复他们的身体功能,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使他们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我去浙江南浔古镇时,当地人自然领我们去了藏书楼。在藏书楼,讲解员是这样介绍的:"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你们看,这家第三代就出了个文化人。"我一听特郁闷。第三代这个文化人要开始败家了。他爱书成痴,把前两代积累的巨大财富全买成了书,一共有十七万册孤本、善本,建成这座藏书楼。现在,这座藏书楼是南浔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  相似文献   

16.
从《谈心亭》和《康复有路》两栏收到的大量来信以及与残疾朋友的直接接触中,我深深感到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和他们的亲属存在着“治愈”残疾,成为健全人的美梦。他们在殷殷期盼,因为它,活着有了力量;他们在苦苦寻找,为了它,不惜劳体费神破尽钱财。然而这种美梦常常是无法实现的。梦幻一旦破灭,便转为失望和沉沦,便陷入万般的痛苦之中。美梦带给他们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残疾本身。他们不知道除了彻底“治愈”残疾和无奈“放弃”治疗之外,还有第三条“康复”之路。为了帮助这些朋友认识这个问题,今天两栏在此联栏刊发《摧毁美梦》和《重塑生命》两篇文章。《摧毁美梦》是脑瘫青年丁铁军多年亲身经历的感受,《重塑生命》从理性高度进一步阐述了这个主题。希望残疾朋友和他们的亲属能从中得到启示:正视现实,不做“治愈”梦,治疗中不忘“康复”路,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
很久我都没有像采访安徽省界首市陶庙镇派出所所长邓宏伟时那么感动了。且不说他剿灭河南犯罪团伙“魔王帮”、夜擒“采花盗”的故事,也不说他被评为“安徽省第三届十佳青年卫士”、最早在安徽农村设立安全防范警务区、创陶庙镇连续三年无刑事案件的记录,并从公安部捧回了个“全国人民满意的基层单位”奖。单就那个周一早晨发生的故事就足以让人回味。 阳春3月,已经是邓宏伟来陶庙派出所的第五个年头了,由于他工作出色,阜阳市公安局决定把他调到治安科工作。  相似文献   

18.
纪刚:“沈哥聊斋”主持人之一沈玮的不幸逝世,在广大聊友和残疾朋友中引起极大反响。那种悲痛在我眼前幻化成“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远在福建省长汀县的一位修鞋的残疾朋友用街头的公用电话打来长途,话音虽不清晰,但我听清了他说的4个字:我很悲痛。他的话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不仅仅是残疾朋友,在沈玮的追悼会上,一位网友  相似文献   

19.
师生情缘     
大约在1994年,我就陆续收到残疾青年赵凯的来稿和来信.他读过我编辑出版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后,给我写来了第一封信,备述他生活的艰辛和创作的艰难.他生于1970年,9岁患类风湿病,18岁时瘫痪在床,颈椎、腰椎和双髋关节全部“锈死”,身躯僵直成了板状人.在无边的厄运里,他仿佛看不到人生的出路.幸运的是上天赋予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艺术之光给了他坚持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之后,我批阅他的稿子,还给他寄去了一些书刊,并指导他学习.  相似文献   

20.
漫画与幽默     
救错对象三个年轻人从水里救起一个美国政客,他很感激他们,问他们需要他帮什么忙,以回报救命之恩。第一个说:“我希望进入西点军校,但是,我的成绩不理想。”政客说:“不要担心,这个问题好办。”第二个说:“我申请进入安那波利大学,但是被拒绝了。”政客说:“没问题,你会进去的。”第三个说:“我希望被埋在阿灵顿国家烈士公墓。”政客说:“公墓?为什么?”他回答:“如果我父亲知道我救了你,他会毫不犹豫地把我杀掉。”谈名气三个美国商人在俱乐部谈论什么是名气?一个说:“名气就是应邀到白宫去和总统会谈。”第二个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