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生态旅游作为其最佳实践,还需要把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作为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广西崇左市在所辖七个县(市、区)全面进行了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探索了创建生态旅游品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部署,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我国旅游业建设成为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绿色产业,国家旅游局决定将2009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主题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而无论是作为旅游业的经营管理者,还是旅游业的消费者,都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态旅游与地理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保护自然环境是生态旅游最基本的要求,而地理知识的普及是保护地理环境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陕西南部三市拥有较为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但也受到经济水平、行政区划、专业人才、发展矛盾等因素制约。发展生态旅游应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以竞合模式为动力促进区域合作、以人才培养为后劲提高区域软实力,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美丽青岛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文明的同步发展为前提,美丽生态文明是美丽青岛内涵核心,生态旅游发展战略须以构建生态文明为前提保障。本文以美丽青岛为切入点,探讨生态文明的时代诉求和美丽青岛的特征,并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美丽青岛生态旅游发展态势,阐述生态文明视阈下开发生态旅游的前提和条件,由此来对青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可借鉴、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旅游是依托森林资源所开展的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探险、科学考察和科普教育等活动的统称,是当今一项朝阳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也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云南省勐腊县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要积极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使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生态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双赢互利。  相似文献   

6.
浅析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日益得到重视,我国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获得生态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对促进生态文明、实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是惠州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惠州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良好的软环境优势,应当突出地方资源新特色,完善多元化旅游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生态旅游新模式,优化生态旅游发展新环境,努力把生态旅游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为该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鄱阳湖地区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但目前存在生态旅游产业分布不太合理的问题,依据产业布局的原则,可以将鄱阳湖区划分为多个生态功能不同的旅游区,通过科学规划、加大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构建区域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体系等,优化鄱阳湖生态旅游布局,实现鄱阳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族生态旅游是建构在"民族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概念内涵以及理论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新业态,也是新时代下现代旅游发展的深度模式,更是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载体。从民族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述评,可知民族生态旅游的法治逻辑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基于此,分别从民族生态旅游法治的正当性、旅游空间关系、旅游生态正义三个维度剖析民族生态旅游法治的内在逻辑。在剖析法治逻辑的内在框架,论证民族生态旅游法治的正当性基础上,提出旅游空间关系是民族生态旅游法治正当变项,构建民族生态旅游法治良序,实现民族生态旅游的法治化是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繁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泛北部湾“4+2”城市旅游联盟是中国-东盟合作大背景下的一次旅游资源大整合,生态旅游是一种“生态保护在前,旅游发展在后”的旅游,崇左的生态旅游前景和现状说明,生态旅游活动离不开法律保护。只有通过法律调整生态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明确政府及其管理者的职责,提高行为人对生态旅游保护的法律意识,依照法律保护生态资源,才可能保证生态旅游持续、有效、健康、和谐地发展,达到泛北部湾旅游经济合作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原生态旅游资源是人们欣赏、享用、未经开发、没有被污染和破坏的原始自然景观,它是开发原生态旅游的基础和前提,保护原生态旅游资源是实现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人们的生态游览权、生存权、经济发展权以及资源的公共性、法治的供给不足等,都对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挑战,为此应当健全法治体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建立健全原住民的生态补偿制度、原生态旅游的利益分享机制,增加原生态旅游资源的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12.
把广西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是区党委和政府对广西旅游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为完成这一新要求提供重要的支撑力,本文主要从广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出发,分析当前广西生态旅游业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如何完善广西生态旅游的法制体系,为我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旅游模式。青白江区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的七个卫星城之一,属龙泉山生态旅游带,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资源禀赋。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大好环境中,青白江区必将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之路。  相似文献   

14.
陕西境内地貌地形复杂,造就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具备了良好的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物质基础。但在生态旅游的内涵认识和外延发展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目前的生态旅游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尚不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现阶段应更多地重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取得,以环保教育为中心,以完善政策、法规、管理等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生态旅游是一项知识性强、具有教育功能的活动,现阶段能够在生态旅游消费方面产生群体效应的因素,主要是其人文学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在设计线路时,宜将生态环境的变迁及其异同点作为主导思想,主要面对以大中学生、小学生及其家长为主的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注重的是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生态旅游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更加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文章首先通过对临沂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先天优势条件分析得出生态优势是临沂市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发展生态旅游是临沂市旅游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最佳选择。其次,文章从内部性和外部性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制约临沂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临沂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策略,以期望对临沂市发展生态旅游有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能够大力促进临沂市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本文对青岛以奥运为契机,以资源优势为主导,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乐山市沐川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以"生态发展,绿色崛起"为指导,以生态村、生态乡、园林城市、优美乡村等生态细胞工程创建和以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沐川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安全屏障依然脆弱,如何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仍然是最大的困难,加之现行考核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还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揭阳市的旅游业起步较慢,要实现揭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旅游是一种战略选择。本文以揭阳市为个案,阐述了揭阳市生态旅游的现状,针对揭阳生态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对策,旨在为宝天曼生态旅游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为国内其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贵州东线26个县市特区及2个经济开发区生态旅游势头、生态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及生态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