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司法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改革在现阶段步履维艰,其根源便在于对宏观决策上的四大“两难取舍”认识模糊。司法改革必须自上而下,统一推进,并应改革司法行政工作管理体制,实行垂直管理,在保证监督实效的前提下稳妥地实现“放权”。如此,司法改革方能达到革故鼎新,还司法以公正、廉洁与效率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构建我国司法改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的努力 ,我国司法改革所取得的成就都不是令人满意的 ,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是 :反思——重构。本着对我国司法改革重构的思考 ,作者对当前司法改革的三种主流研究范式进行了反思 ,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司法改革学 ,并对司法改革和司法改革学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司法改革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其核心是“两个去除”:去除司法地方保护和去除司法行政化。实现前者的路径包括人财物的省级统管和司法区划的建立,实现后者的路径主要包括改革司法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规范上下级法院关系和司法公开。落实这“两个去除”,是保障独立审判,维护司法权威,实现我国社会的司法之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现行的司法体制已不再适应现今中国的发展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司法体制改革中尚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司法体制要靠全国上下统一部署,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5.
所谓司法政策,即特定司法主体,在一定时期内,为反映和实现所代表阶级、集团、阶层的特定利益与意志,并为了解决司法活动中所面临的问题而采取、制定、遵循的措施、规程、原则以及一系列相应活动。司法改革,则是对既有司法制度的一种主动打破或对失范(实效欠佳)的司法制度体系之积极回应,以期实现司法制度更为公正、效率、有机地运作。应当说,司法政策与司法改革的关联、互动正是通过司法活动链接了起来。因而,考察司法政策与司法改革的关系无疑是深入探讨二者对司法活动的影响、作用、价值等问题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司法改革的现实思考与理论检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司法改革的社会背景 二十世纪末,中国司法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决策第一次在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被正式提出,由此,司法改革成为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又一个热点P对于我国司法制度变革的社会背景,有学者将司法制度改革的背景视同于八十年代末期展开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产生的背景:“尽管在时间上,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早于当前全面铺开的司法改革,司法改革发轫于审判方式改革。但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整体司法改革产生的背景和内发性动力是基本一致的。”(2)虽然我国司法领域中进行的审判方式改革与司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综合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参考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经验,针对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司法改革的三原则:司法独立原则、宪法监督司法化原则、监督司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借鉴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 推进我国刑事司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四)>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人权入宪,必将进一步促进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任务的顺利完成.刑事司法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借鉴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从加强司法独立的制度保障、重塑刑事司法理念、改革劳动教养制度等方面推进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司法改革和完善应努力做到合理配置司法权力,确保司法独立;公开司法活动,体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确保程序安定;强化监督制约,树立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0.
司法公正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原则,司法效率是司法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司法程序安定是司法改革的不可或缺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1.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方略 ,要实现“依法治国”必然要进行司法改革。司法改革的目标是保证司法公正。真正做到司法公正 ,必须要理顺人财物管理体制 ,保障司法权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合理配置司法权力 ,公开司法活动 ,强化监督制约 ,建立科学的管人用人机制 ,同时还要理顺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已经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 ,必须进行改革。改革要达到三个目的 ,一是司法公正 ,二是司法效益 ,三是司法独立。要做到司法公正 ,一是要提高法官素质、健全法官的监督惩罚机制 ;二是变目前的分级管理体制为垂直管理体制。司法效益的提高 ,应该在保证法院的终局裁决权的前提下 ,赋予某些行政机关以准司法权 ,在提高法官素质的前提下扩大独任审判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在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及处分权的前提下 ,尽可能缩小审理的范围。司法独立要解决的是法官独立问题。  相似文献   

13.
林瑛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4):61+64-61,64
随着公民法律素质的不断提高,基层产生大量的权利保障和法律服务需求,招商引资、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新问题以及婚姻、抚养、赡养、人身伤害、债务等传统纠纷,都涉及到公民的权利保障问题,直接影响到公民的切身利益,此时为公民提供及时而优质的司法救济和司法裁判显得非常关键。基层司法的基本使命在于服务百姓,满足其权利界定和保护需求,因此基层司法改革在司法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当前基层司法改革的现状、存在难点问题和需要实现的目标等作简要评析,希望能借此为推进基层司法改革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20 0 4年 4月 2 1日 ,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应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邀请 ,为我院师生作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江平教授作的是关于我国司法和宪法改革的报告 ,他指出司法权对于维护人民权利极其重要 ,是保障人民权利的最后防线 ,是人民权利受侵害时的最终救济手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是实现宪政的前提 ,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 ,因而这两个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江平教授就以上两个热点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文系本学报编辑谢黎伟根据江平教授所作报告录音整理而成 ,未经江平教授本人审阅 ,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5.
在十八大提出坚持"三个自信",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语境下,司法改革如何定位以及定位的层次性问题是决定司法改革方向是否正确、目标能否实现的首要问题。中国的司法改革有体制和国情两个不可逾越;三权分立理论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语境已经终结,在现代宪政语境下三权分立并非司法独立必然的体制前提;同时,司法改革还必须通过历史借鉴,重新解读独立司法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因而,应以政治定位为先导,法律定位为中轴,功能定位为内容,三位一体的层次结构作为司法改革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司法不独立、不公开,无权威、不公正,必须通过司法改革,改变这种状况,实现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司法权威、司法公正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军事司法改革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消除军事司法弊病,加快军事司法现代化进程,1998年加拿大进行了军事司法改革。改革削弱了指挥当局的司法权,设立了首席军法官办公室、军事法庭行政主管和军事律师局,完善了军事羁押审查、调查起诉等司法程序,重新设置法庭组成人员,使加拿大军事司法在军人权利保障、军事司法独立和实现透明、公正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8.
司法不作为现象及司法管理对策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司法不作为是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或宪政原则,拒不、怠于或迟延履行法定司法职责的现象,是“司法渎职的灭迹者、公民权利的活埋者”,严重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妨害司法正义及社会和谐的实现。司法不作为可表现为种种形式。其主要成因是司法制度缺陷、地方保护主义、司法程序漏洞、司法官员素质低下等等。应通过完善司法制度、强化国家赔偿、提高司法官员素质、完善司法程序、加强司法的社会监督等司法管理手段,对司法不作为行为进行预防、救济和制裁,以提高我国司法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刘佑生 《理论前沿》2003,18(17):13-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司法体制改革列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第六个问题,表明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明确指出了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思路和重点。这是今后进行司法改革的行动指南。我认为司法体制改革关键要在体制上做文章,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一)确立司法“两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在党内和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事业的领导核心,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宪法还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理论上讲,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  相似文献   

20.
基于法律移植的必然存在、司法制度创造性转换的内在需求、司法发展规律的趋同之势,应当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借鉴外国司法改革的经验.概言之,外国司法改革主要体现出的公正与效率兼顾、司法民主化与专业化并进、限制权力与保障权利结合、诉讼主体合作与程序多元互补等特点和趋势对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