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当前,各级工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有效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4,(5)
正激发广大职工群众改革热情形成改革发展强大合力全广西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始终以国家主人翁姿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农民工服务重点,着力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要以服务"两个建成"劳动竞赛和服务农民工工作为有力抓手,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群众改革热情,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实干作风,坚定改革信心,主动投身改革实践,为开创广西经  相似文献   

3.
李明波 《政策》2006,(11):6-10
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对农民工问题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工会组织承担起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责任。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对解决农民工问题作出了全面部署和统筹规划,明确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政策措施和主要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今年多次就农民工问题作出批示或指示,对工会如何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作为当前维权工作的突破口,如何帮助农民工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如何督促用人单位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如何加大对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宣传力度,如何为农民…  相似文献   

4.
王水霞  吴红月 《人权》2006,(4):55-58
2006年1月,中央领导对维护农民工权益问题作出批示,要求工会组织承担起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职责。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了“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响亮口号.强调加大维权力度,做到主动维枳、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目前,在京的农民工约400万,他们把工会当成了自己的贴心人和权益的保护者。  相似文献   

5.
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注下。全国总工会重点加强在非公企业、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农民工中组建工会。工会覆盖面迅速扩大。到2006年9月底。我国工会会员已达1.7亿。其中。农民工会员达到4000多万。超过全部会员的埘。各级工会叫响和做实“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把农民工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对象,集中力量为农民工办好十件实事,在推动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就业培训和子女入学等突出问题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职工的充分肯定。过去。在人们眼里。工会的作用不过就是“发个电影票”、“搞点小福利”。但近年来,工会组织却一改默默无闻的角色。以强势的姿态。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利益、维护改革发展大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导读:工会法是明确工会法律地位和工作职责的重要法律,是工会组织依法开展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切实加强了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发挥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服务职工群众方面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国珍 《传承》2009,(20):80-81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维权组织,工会把农民工吸纳成为"工会会员",并切实成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维权者"是很好的维权途径。组建农民工工会组织,必须符合他们的流动性、分散性的特点,也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特殊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以及流动形式,既要有国家宏观调控的掌握,也要结合农民工的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维权组织,工会把农民工吸纳成为"工会会员",并切实成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维权者"是很好的维权途径.组建农民工工会组织.必须符合他们的流动性、分散性的特点,也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特殊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以及流动形式,既要有国家宏观调控的掌握,也要结合农民工的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2005,(6):10-15
2004年,中国工会明确提出和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加大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一、关于维护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2004年,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大力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突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工会组建和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入会工作,建立健全保障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权利的长效机制,进一步维护了职工群众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加大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力度。中华全国总工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关于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工作考核奖励办法(试行)》等文件,积极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建立工会组建工作激励机制,努力把职工吸引和组织到工会中来。2004  相似文献   

10.
<正>职工之家建设,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营造企业良好氛围、切实凝聚职工队伍、确保企业和谐稳定的有效载体和手段。中国工会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让工会在职工需要时能看得见、找得到、信得过、靠得住,使所有工会组织都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的要求,为深化职工之家建设指明了方向。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牢牢把握工运时代主题,不断深化职工之家建设,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团结组织职工投身铁路改革发展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确处理维护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和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的关系,确保职工群众利益最大化是各级工会组织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职责。坚持"两个维护"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实质内涵。坚持发展依靠职工和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是工会"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肩负着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神圣职责。在我们的国有企业中,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不仅是依靠职工办企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更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  相似文献   

13.
彭新 《山西政报》2010,(17):52-53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是煤矿生产永恒的主题。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党政工团其抓共管。工会作为职工群众的组织.是职工之家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工会组织肩负的职能,安全是最大的利益。各级工会组织必须积极参与矿井的安全管理、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这是煤矿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寄予工会的希望.也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新《工会法》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赋予教育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15.
《世纪行》2017,(12)
<正>本刊讯11月28日,省政协副主席张柏青到省总工会机关调研新时代工会工作。在听取省总工会工作汇报后,张柏青充分肯定湖北工会在大力推进工会改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张柏青认为,湖北工会积极推进工会改革,选举产生了职工群众中的优秀代表当选工会兼职、挂职副主席,积极开展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联帮促"活动,这一系列举措强化了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彰显了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相似文献   

16.
姚争杰 《政策》2004,(7):33-34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近些年进城务工的农民日愈增多。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已达1.2亿人。近年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也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工资保障长效机制,从制度上杜绝欠薪。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省自2003年11月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劳动保障、工会、建设、司法等部  相似文献   

17.
工会组织的特点是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综合分析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宏观趋势,工会维权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面临着新的情况,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8.
事件     
47位农民工首次步入中国工会最高议事殿堂。在出席中国工会十五大的近1800名代表中,有47名农民工代表。这些来自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和环卫行业等领域的代表,以工人阶级代表的崭新身份登台亮相。"农民工有困难、要维权找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工作报告说,要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维权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正面临越来越多新一代  相似文献   

19.
<正>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顺应群众期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举措。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自觉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对于发挥企业工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群众工作,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工会组织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的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黑政办发[2014]20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极大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但是一些地方农民工工资"年年清年年欠"问题仍然突出,以讨要农民工工资为名讨要工程款等非工资性经济纠纷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为进一步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建立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