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抓好农技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湖北省荆州地区行署人事局荆州地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心,是湖北省自然条件最好的农业区和全国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基地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之称。11个县市中有7个为全国商品粮基地,3个为全国商品棉基地,8个为全国生猪“四化”基地...  相似文献   

2.
荆州是我省的农业大市,粮棉种植一直是各县市的“主打”产品。在全国也小有名气。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农业的路越走越窄。近几年,荆州所辖市县掀起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热潮,“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农业结构调整调出了新气象、调出了新天地。我们先看几则调整范例: 洪湖水产誉神州 近几年,洪湖市把加快水产业发展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战略来抓,淡水养殖规模和产量一直在全国县市中名列前茅。2001年,水产品总量达18万吨,水产品产值达11.64亿  相似文献   

3.
当前“三农”主要问题及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积步 《前进》2004,(2):25-27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近年来,这一广为社会流传的名言,使“三农”问题日益成为时代的呼唤,成为全国上下严重关注的一大焦点。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都比过去大大进步了,为什么“三农”问题又会突然变得尖锐起来?当前“三农”问题现状到底如何、症结何在?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又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综合近期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探讨,就当前“三农”问题现状、成因及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作一扼要介绍,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当前,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4.
张二峰 《世纪行》2012,(7):24-24
本刊讯7月8日,省政协副主席陈柏槐在荆州出席“2012湿地农业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致辞。7月12日,省政府文史馆、省文联和省书协联合举办的“樊中岳《二十四孝》和‘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书法篆刻艺术展”在汉开展。省政协副主席陈柏槐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省老领导杨斌庆等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5.
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长江穿境而过,沿江人民依堤为命。洪涝灾害历来是荆州的心腹之患,堤防建设始终是荆州天大的事。在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的今天,荆州人民决心努力把荆江大堤建成“中华第一堤”。  相似文献   

6.
提起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人们会自然想起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刘备巧借荆州”、“关云长大意失荆州”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故事。而真正使荆州享誉海内外,成为人们向往之地,却是近几年的事。怀着对历史名城的向往和对今日荆州的浓厚兴趣,我采访了荆州市市长徐松南。荆州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被考古界、史学界称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的名城”。徐松南是位知识型的新一代领导干部,身材魁梧,风度儒雅,学识渊博,精明干练,十分健谈。尤其是他那深邃的目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话题从…  相似文献   

7.
《上海支部生活》2013,(9):10-10
事件回放:或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睁眼忙到天黑”,不存在作风问题;或是态度犹豫观望,蜻蜒点水、浅尝辄止,听不到真意见、查不准真“病灶”……查摆问题,  相似文献   

8.
《创造》2019,(5):6-8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一书最近在全国发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有个刘表失荆州,对于“失荆州”的原因众说纷纭,一说是“无志失荆州”,一说是“大意失荆州”。“无志失荆州”,说的是思想原因;“大意失荆州”只是看了表面现象。其实,真正的直接原因是“无才失荆州”。 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刘表,统辖荆襄九郡,堪称一雄。但刘表不善于用人,没有爱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将是农业大发展、农民大增收、农村大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主要措施的落实时期。农业中,畜牧业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若失去畜牧业,将是一个短腿的、不健全的产业。在全国畜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作为海南农业“航母”的海南农垦,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畜牧业就显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温卓文 《人大论坛》2008,(12):25-2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建设、改革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相互连结在一起的。因而,“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寿光是农业大市,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近年来,寿光市人大常委会致力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三农”问题更好解决,从人大角度狠抓猛促,有力地推动了中央“一号文件”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农村税费征管制度对干群矛盾的内在影响与对策@候爱琴$长江大学政法学院!湖北荆州434025~~~~[1]朱希刚.中国农村改革20年:回顾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1998,(9). [2]陆学艺.农民真苦,农民真穷[J].读书,2001,(1).  相似文献   

14.
应代明 《政策》2007,(3):22-2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还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经过最近一段调查研究,荆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当前要实施好“六大工程”,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荆州建设。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末期,作为农业大县、产粮大县的监利,因为“三农”问题集中凸显,一时间“穷”名远播,全国关注。此后几年,监利似乎沉寂了,远离了舆论的焦点,淡出了人们的视  相似文献   

16.
农业问题要始终抓紧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告诫我们:“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九十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可能出在农业上。”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话,真可谓深谋远虑,语重心长,发人深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我们在思考新时期浙江“三农”发展问题时,应该把率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梦”作为新的奋斗目标.这是浙江“三农”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玉禅 《中国统一战线》2007,(10):F0003-F0003
8月27日上午,由湖北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光彩事业荆州——洪湖老区行”暨项目推介签约仪式在洪湖隆重举行。会上共签约28个招商引资项目,协议投资金额达到42亿元。来自全国的多家知名企业共向荆州和洪湖市捐赠资金28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张德江委员长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浙江代表团讨论时深刻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重点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重点在农民.  相似文献   

20.
《协商论坛》2023,(2):41-43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作为“中原粮仓”,近年来,我省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省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从“国人粮仓”迈向“国人厨房”,并丰富着“世人餐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河南战鼓催征奋楫扬帆。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将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对此,情系“三农”的委员们从科技创新、产业兴旺等方面建真计诤言、献关切良策,协力共绘我省农业发展好“丰”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