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侦查讯问语言为法律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在法律语言学研究的众多方面和角度之中,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侦查讯问而言,整个讯问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侦查人员的讯问策略意图都是通过语言来贯彻和实现的。总体看,对侦查讯问语言的研究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领域,尤其是在新刑诉法实施的背景下,对侦查人员讯问语言的研究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实务操作的紧迫性。侦查讯问作为法定的侦查行为,其语言的使用需要规范,应当根据法律要求、案件情况、犯罪嫌疑人心理、案件证据情况辩证运用。未来侦查讯问应弱化侦查讯问人员的"权威性特征",缓和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冲突和不平衡关系,以创造双方交流沟通氛围的会话式讯问。  相似文献   

2.
强奸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是开展侦查、用以查清和揭露犯罪的客观条件,是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证据。因此,从办案实际需要出发,就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方法策略进行探讨,对于做好强奸案件的审理工作、打击强奸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侦查人员的揭露、证实犯罪和犯罪嫌疑人的反揭露、反证实的斗争是十分尖锐复杂的。“讯问是一种心理复杂的侦查活动,双方的心理斗争往往是在对立的利害冲突中进行的。”谎供就是这种利害冲突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我国的网络犯罪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其社会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本文试从网络犯罪案件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入手,梳理出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的心理特点,并探寻相应的侦查讯问要领,以提高此类案件的侦查讯问水平。  相似文献   

5.
唐兢 《公安教育》2002,(9):45-47
模拟讯问是《侦查讯问学》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模拟讯问,不仅是学生学习讯问知识和熟悉讯问程序的重要方法,也是其掌握和领会讯问技巧的重要途径。侦查讯问是一种具有对抗性的面对面的双向交流活动,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是互争胜负的两方,尽管在讯问实践中经常出现双方在言辞上的激烈对抗[1],但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在心理上的较量仍是侦查讯问的主要矛盾。而模拟讯问一般不具有这种特点,模拟的双方在心理上的对抗远不如实际讯问强烈,特别是模拟犯罪嫌疑人的角色往往不可能具有实际犯罪嫌疑人的一般心态。例如,真正的…  相似文献   

6.
侦查讯问中的交易是指侦查机关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协商,通常以犯罪嫌疑人提供证据或线索换取司法机关不指控、减轻、免除刑事处罚。讯问中的交易可以使犯罪嫌疑人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以某种条件作为交换来趋利,即采取如实供述、提供证据或线索等为条件为自己减轻处罚,对侦查机关来说通过这种交易获取了案件的证据,查明了案件真相,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交易有利于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供述,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缩短侦查破案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解决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刑讯逼供与超期羁押问题。在我国交易尚未被法律认可,本文从讯问中交易的必要性以及确立交易的基本构建进行了论证。交易制度如果运用得当,对于实现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的双重价值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侦查讯问是侦讯人员同犯罪嫌疑人之间用言语作为斗争手段的语言较量。讯问语言艺术在侦查讯问活动中作用重大,主要有:有利于技巧地选用讯问语言,挫败犯罪嫌疑人反审讯的伎俩;有利于正确施展讯问谋略,揭露证实犯罪;有利于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全部犯罪事实;生动形象地语言有利于促使犯罪嫌疑人拒供心理的良性转化。讯问言艺术受特殊的语境及讯问词的支配,其语言表达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含蓄语,熟语,隐语,方言土语等。  相似文献   

8.
论侦查讯问中的心理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心理较量,讯问中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在心理空间的对抗性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将对侦查讯问产生巨大的影响,带来巨大的挑战,讯问中策略的运用越来越成为影响整个侦查讯问的重点,讯问中心理战的研究与应用也将对侦查讯问的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心理战强调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讯问中常见的心战策略有情感感化心理战、震慑加压心理战、说服诱导心理战、造势用势心理战.  相似文献   

9.
讯问被法定为侦查取证行为之一。是由侦查机关认识犯罪的现实条件决定的。讯问应依法进行。讯问目的的实现依赖于犯罪嫌疑人供述自愿性的自然法则。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义务限于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犯罪事实或持重大嫌疑的罪行。讯问策略的运用不得违反刑事诉讼原则、具体法律规定及立法精神。讯问策略是系统科学、心理学、逻辑学、教育学等科学的理论原理在讯问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0.
在侦查讯问的实践中,既有乱抛证据、说服教育不讲时机、呵斥斗狠、急于求成等方式方法的问题,也有犯罪动机、目的讯问不到位、口供矛盾没有排除、从拒供到供认变化突然等讯问内容的问题,还有讯问地点、时间、参与人员不符合法律规定等程序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不断提高侦查人员的讯问技巧。运用讯问技巧的要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牢固把握侦查讯问成功的前提条件;二是向犯罪嫌疑人推销"如实供述对自己有利"的观念;三是因人而异运用适当的讯问策略;四是做好结束讯以确保侦查讯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关于确立侦查公开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侦查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出于本能的沉默、申辩与侦查人员强烈的追诉倾向之间很容易发生激烈的对抗,为防止侦查人员利用国家权力的优势地位侵害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引入机制来制衡侦查人员。因此,侦查活动应当同审判一样,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但这种公开应该限定在法律范围内,而且公开的对象和方式也必须在立法中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
关于"沉默权"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许多案例表明,如果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将给侦查破案造成不利的影响,最早确立沉默权的英国从多年的司法实践中发现沉默权规定不利于查明案情,于1994年对沉默权制度作了重大修改.美国对实施了30多年的"米兰达规则"也提出了疑问,并通过判例规定了"米兰达规则"的若干例外.我国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精髓在于鼓励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坦白认罪,允许其进行无罪或罪轻的辩解,但不承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沉默权.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其实际意义就是限制警察的讯问权.我们不主张沉默权,并不意味着警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虽然在某些案件中,口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证据,但我们必须坚持严禁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逼取口供.刑事诉讼证据较之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要复杂得多,如果再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则无异为侦查工作设置障碍,将造成案件久侦难破.  相似文献   

13.
关于“沉默权”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精髓在于鼓励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坦白认罪,允许其进行无罪或罪轻的辩解,但不承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沉默权。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其实际意义就是限制警察的讯问权。我们不主张沉默权,并不意味着警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虽然在某些案件中,口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证据,但我们必须严禁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逼取口供。刑事诉讼证据较之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要复杂得多,如果再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则无异于为侦查工作设置障碍,将造成案件久侦难破。  相似文献   

14.
应用心理在审讯策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讯活动是审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心理交锋,是一场心理战。审讯方法和策略的正确运用,是取得审讯胜利的重要保障。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应用心理在审讯策略中的运用,以期对公安司法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交通事故案件,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要实施讯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讯问,是一项严肃的执法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保障讯问及时、有效地进行,保障被讯问人客观、全面地提供有关事故的真实材料,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明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讯问的概念与要求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讯问的技巧,目的是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业务部门和办案民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大量袭警案件频发,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衅和损害,从而引发了一场"人民警察是否成为新的弱势群体"的讨论。文章通过对"人民警察沦为新的弱势群体"现实表现的分析,关注人民警察现实的生存状况,探讨了人民警察成为捍卫法律强势群体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供述是证据种类之一。在侦查实践中,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是获取线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重要途径。正是基于供述之于刑事诉讼程序和侦查实践的重要性,导致了侦查机关为获得犯罪嫌疑人供述而对其进行强制讯问的危险。基于国家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侦查讯问权的存在有其目的正当性,基于程序的正义要求,侦查讯问制度的构建应当符合法治的精神。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应当享有沉默权、知情权、律师帮助权。侦查讯问应当保持在必要的限度内,确保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是在一种理智、理性、自觉、自由的状态下作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法制化的进步,犯罪嫌疑人的权益备受关注。新刑诉法第121条对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实行同步录音录像作出了规定,它体现了司法的公平公正,是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日常执法办案过程中,同步录音录像的音视频资料大量产生,如何收集保管,从而方便利用,达到其目的效果,是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现结合我局执法办案同步录音录像收集归档的现状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立法的完善和受贿犯罪规律的变化,以往那种强攻硬取口供的侦查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侦破受贿案件的需要。检察机关应当将侦查受贿案件的工作重心前移,在传唤犯罪嫌疑人前全面细致地收集证据,同时运用各种审讯技巧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并固定各个环节的证据,如此才能顺利侦破受贿案件并确保案件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公安机关应对计算机犯罪的系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蔓延的计算机违法犯罪 ,从公安机关的专属管理职能和业务角度出发 ,公安机关应当制定专门的反计算机犯罪法 ,完善现行刑法典中的计算机犯罪惩治条款 ,完善现行行政法规 ,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增加对计算机违法行为的惩治 ,改变传统公安业务规则。公安机关惩治计算机犯罪的应对机制包括 :培训及招聘反计算机犯罪的专业技术警察 ;成立专门的反计算机犯罪领导或者协调机构 ;建立计算机犯罪的前科数据库。在反计算机犯罪警务国际合作方面 ,应建立健全惩治计算机犯罪的国际合作体系 ;建立反计算机犯罪的国际信息交流与技术支援机制。此外 ,还应加强对计算机犯罪的理论研讨 ;培养正确的计算机道德 ;加强计算机安全技术研究 ,建立反计算机犯罪的对策体系 ;考虑组建民间性的反计算机犯罪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