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淼 《民主》2007,(1):35-37
“如果把书比作舞台,书稿作者完成的是剧本,设计师则是导演,要调动演员、舞美、服装、道具、灯光等各个环节,大幕拉开一台戏精彩纷呈,这个导演才能算是称职的。”这是郑虹撰写的《关于装帧设计的整体性》中的一段话,这样的比喻深深地吸引了我。带着采访任务初识郑虹。她身材娇巧,散发着艺术家独特的气质和灵性,言谈中挥洒着率性与真诚,特有的亲和力让我的访谈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最初的陌生感不知不觉烟消云散。记者:你以前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十五年前改行书籍装帧设计,文物考古和书籍装帧之间相距甚远,能谈一下你这方面的转换经历吗?郑虹:我…  相似文献   

2.
暄斋 《瞭望》1996,(50)
全国解放后,各出版社经过多次改组、分化、合并后,已经各有专业,在出版图书的品种上大致有了分工。以出版古籍来说,最负盛名的当是中华书局。往年。我对中华校点的书,买时比较放心,因为相信“业有专攻”,经过古籍整理专家之手印出来的书,总可以避免若干讹误。事实也确是如此。我已有两部《三国志》,一为清武英殿刻本,一为石印本。七八年前在书肆见到中华书局重印陈乃乾先生校点的排印本,我又买了一部。陈乃乾先生是著名的版本学家,辑印过《经典集林》、《清代学术丛书》、《古佚小说丛刊》、《曲苑》和王国维的《观堂遗墨》等书。经他校点的《三国志》,由于利用了梁章钜《三国志旁证》、卢弼《三国志集解》等专著的成果,纠正了前人不少失误,确实是可以被视为“定本”的。 去年翻读这部《三国志》,偶尔也发现了几处误字,如《魏书》卷十九曹彰传“临难不顾,为士卒先,尝必行,罚必信”,其中“尝必行”当是“赏必行”之误。卷二十八毋丘俭传中,“毋”有时误作“母”。《蜀书》卷七庞统传中“陆勣”应作“陆绩”。《吴书》卷一孙坚传的  相似文献   

3.
去年12月,从莱比锡传来了喜讯:我国送展的《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在莱比锡世界书籍博览会上获得了“世界最美图书”银牌奖,这是我国出版界近20多年来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荣誉。这部书的责任编辑和装帧设计者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刘玉山。  相似文献   

4.
史晓风 《民主》2005,(3):34-36
又学了一遍《共同纲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一天,我请叶圣陶先生给我讲讲“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的政治背景”。叶先生没有正面回答,却问我:“你学过《共同纲领》吗?”我说:“在上海联合出版社脱产学习过几天,一些重要条款还能背。”叶先生笑着说:“背倒不必。要紧的是读懂,弄明  相似文献   

5.
宏图 《瞭望》1993,(36)
三年前,读陈漱渝先生《丹心白发一老翁——在台北访台静农教授》引台老先生序《浮草》片言,淡极韵极,动人心弦,亟恩拜读全文。然为一衣带水所阻,无任帐惘! 后于上海书店“京版图书门市部”竟然发见一册《台静农散文集》(1947—1989),喜出望外。据陈子善先生《编后记》介绍,《散文集》系经辗转联系,承蒙台老惠允出版“大陆版”,且悉心指点“书名的确定”,“篇目的删选”。《浮草序》落尽豪华,一片真气流行,尤其是《序》中如下一节文字,倍加感人:  相似文献   

6.
出版高品位、高文化含量的少儿图书,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是众多少儿出版单位的追求。在中宣部连续四年的“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评奖中,湖南少儿出版社出版的《黑眼睛丛书》、《中国革命史话》、《精神之火》、《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先后获奖,成为全国少儿出版系统唯一夺得“四连冠”的出版社。尤其是今年双喜临门,《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丛书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图书奖两项书界最高奖。随出好书而来的是喜人的经济效益。为了及时掌握小读者的阅读需求,湖南少儿出版社很看重小读者的意见。图书编辑们常常直接到中小学…  相似文献   

7.
宏图 《瞭望》1991,(32)
《耕堂读书记》,孙犁先生著于新时期。据《内容提要》,“所收四十篇作品,均是作者的匠心之作,体现了他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欣赏趣味。” 按,“深厚功底”云云,似与原著不符。孙先生在《读书记》中一再说明“我经书底子差,很多原文还读不懂”,《庄子》一书,“我不能探其深处,只能探其浅处”,章太炎先生的学术,“因为  相似文献   

8.
舒芜 《瞭望》1993,(Z1)
1992年9月2日上午9时,南京石子岗殡仪馆正在举行吴白匋教授追悼会。此时,我在北京家中,重新展读白匋先生给我的最后几封信,和他的诗词集《凤褐庵诗词》、《热云韵语》。 这两本诗词集,是自费油印线装本,写印装帧,俱极精工。《凤褐庵诗词》是解放前之作,包含《凤褐庵诗剩》一卷、《凤褐庵词》三卷。《热云韵语》是解放后之作,诗词混编,三卷。白匋先生自少年时代,即用功于诗词,平生所作甚多,但是他编集子的时候,去取极严,如《凤褐庵诗剩》这个书名,即可  相似文献   

9.
我的四点看法──关于“天人合一”及其他蔡尚思《望》周刊1994年49期发表了胡绳先生的《介绍一篇文章》。他介绍的是罗卜先生的《国粹·复古·文化》一文。罗卜先生的文章则批评了陈国谦先生在《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一文中所表现的一种思想倾向。三位先生的文...  相似文献   

10.
书法家赵之中先生,用14K赤金配胶代墨,将《金刚经》、《道德经》、《论语》这三部释道儒三家经典,书写于柔韧挺括的绀纸上,装帧成册。总计2万5千言的三部经卷,连接起来几近百米,每个字直径约10毫米,俗称“蝇头”小楷。赵之中的泥金小楷,铁  相似文献   

11.
伯村 《瞭望》1992,(23)
《瞭望》今年第十三期上有一篇一勺先生的《章太炎“词穷”》,与编者对此论稍持不同看法的《编余琐记》一则,很有趣味。现在我也插进来说几句不学的话。 《词穷》原文说史量才先生于1934年冬被蒋介石刺死后,章太炎后来在为史先生写的“墓志铭”中,末句说史量才之被刺死“抑命也夫,命也夫!”是章“把一场扼杀舆论  相似文献   

12.
自知·自胜     
宏图 《瞭望》1991,(33)
鲁迅先生“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钢弊常取类型”,因此,梁实秋先生即以“恶辣”、“著名的‘刀笔’”品评他的散文。显而易见,此系梁氏之“偏见”,忽视了鲁迅先生的另一面——更重要的一面,即“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历史每每重演。钱钟书先生学术力作《谈艺录》、《管  相似文献   

13.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图书注重外包装可以提高其档次,便于阅读、保存和收藏,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但外包装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包装过度,无谓地增加成本,就不一定受到读者欢迎。目前,一些新书过分注重装帧设计、纸张印刷等外包装,其内容却与外包装极不相称。有些读者将其称之为“注水书”。  相似文献   

14.
传承之举     
说来惭愧,直到不久前我才知道,史量才先生与我是同乡。他于1880年1月2日出生于南京市江宁县龙都镇杨板桥村,离我家所住的前三岗村很近,应该说是道地的同乡。这是家乡的领导来上海告诉我的,并说要为史量才先生生平事迹作调查后加以弘扬,教育后人。从此,我也就开始搜集并阅读了一些有关史量才先生的事迹材料,对先生的为人和敬业倍加尊崇。史量才先生是现代报业巨子,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战士、杰出的新闻事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1921年10月出资盘下了上海《申报》,自任《申报》总经理,把《申报》办成了被誉为“正义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书斋案头,放着两册印制精良的当代文艺家自画像集《百美图》,每一幅出自本人手笔的自画像下,配有画主的题诗题词和生平介绍,还有编著者包立民先生撰写的短文,真可谓图文并美也!我常常阅读这别具特色又名副其实的图书,在感到赏心悦目的同时,总会引起遇想和深思。据包立民先生透露,1988年秋天,他偶然得到了一幅连环画家贺友直的自画像,只有巴拿大小,但画得形神兼备。又找诗人兼书法家林诺题了一首声情并茂的散曲:“这是那个,浓眉高额,神采活脱,连环戏台上当过班首。生旦净末丑,红遍各国。有酒床头,有砚案头,天不管,…  相似文献   

16.
和何满子进行论争的樊建川先生《论张贤亮和马克思谁更值得维护》一文,开章点题,说“这个问题是何满子先生在《对艺术和人生的庄严感》中提出的”。据他说,何满子说张贤亮“轻薄”,“理由是”张贤亮“让马克思分担小说人物性无能的恼恨”。“为此写的几篇稿子都被刊物退回了,因此提问。” 我怀疑樊先生的这个说法。找了何满子那篇  相似文献   

17.
今年初的一个下午,我到北大朗润园去拜访邓广铭先生,想请先生为我正在编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创刊三周年纪念册”写一篇“笔谈”。我已经有好几年没来看望先生了,但却一直和先生保持着联系。邓先生见我来了,很高兴,一边握着我的手,一边非要从椅子上站起来。虽然几年没见了,但先生的身体还是那么硬朗,看不出已是年届九十高龄的老人了。  相似文献   

18.
我关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多年。2013年的第一期,从封面装帧、栏目设置到文章的内容,都让入耳目一新。杂志加大了评论力度,通过对时事的深度评论和中央精神的准确阐释,让读者受到教育。这非常符合杂志应有的定位和品格。另外,“红色家书”这个新栏目,很有创意,很生动,可读性非常强,建议把这个栏目做成品牌,持续刊载以史说理、寓教于情的文章,帮助广大政工干部提高思想修养,开阔知识眼界。(@李邮南引自本刊新浪官方微博)  相似文献   

19.
大江 《瞭望》1992,(44)
初到香港,蒙友人陆先生见赠《香港概论》一册,使我这个“港盲”获益不浅,后来得见该书主编杨奇先生,谈起来,方知《概论》只是上册,还有下册。上册主要讲经济,下册就要涉及政治、文化等问题了。杨奇先生说,下册的写作难度较大,正在审稿当中。与经济相比,我倒更注意香港的文化。我不知道该书将出版的下册对香港的文化是怎么讲的,我听说过,香港曾被人称为“文化沙漠”。这次到了香港,并且与个别大学有所接触,据我初步观察,“文化沙漠”之说  相似文献   

20.
<正>过去的几年里,一本大红封面、装帧如一张"喜帖"的图书《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爱情宝典"。我心怀虔诚,到上海拜访了书的作者饶平如爷爷。我俩的故事,平凡的故事饶平如爷爷今年94岁了。我对打扰上年纪的人总是心存愧疚,去之前,我把采访目标锁定为饶平如的三子饶乐曾。近年来,他和父亲生活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