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儒林外史》里面有个萧云仙,凭军功授职千总、督建青枫城。他打仗勇猛,可搞建设不在行。一座城完工,多费了七千多两银子,结果因"靡费资财",被朝廷罢了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因"大额专项资金使用不善"而被追责免职。官员应该既"能上"又"能下",岗位调整本就应该是常态。政绩突出当然要提拔,不适合岗位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阳谷县将建设"水浒传·金瓶梅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临清县提出打造"西门庆旅游项目",而黄山则声称将投资2000万元开发"西门庆故里"  相似文献   

3.
正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本官耳聪目明,用  相似文献   

4.
正"那些被耽误的时光,那些作为炮灰的青春,那些受愚弄的热血,那些白花花的银子,该由谁买单?"得知高洪波二度出任中国男足主教练后,央视解说员贺炜第一时间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那些被耽误的时光,那些作为炮灰的青春,那些受愚弄的热血,那些白花花的银子,该由谁买单?回到原点,叹一句,那时我们还不懂事,这可说不过去。"对于数千万普通的中国球迷来说,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2):127-127
某人花了很多银子上下打点,通门路,起初捐了个小官,接着再用银子到处巴结升迁,逐渐升到了道员。后来再花银子,被上司记了姓名,再后来补缺,再后来升官,再后来捐了花翎,再后来加了头品顶戴,一直做到封疆大吏,全都仗了银子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武大郎何许人也?此人基本情况为:男性,名不详,家中排行老大,三十来岁,祖籍山东清河县。此人身材短小,相貌长得很不佳,既不高大,又不威猛,被人称作"三寸丁谷树皮"。但这个人为人厚道、守本分,算是一个"好人"。武大应该是很难娶上媳妇的。但世事难料,这样一个许多人都看不  相似文献   

7.
马太效应源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  相似文献   

8.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最遭人痛恨。在各级领导班子换届的节骨眼儿上,更是如此。人们痛恨用“乌纱”换银子的卖官者,而对拿银子换“官帽”的买官者,痛恨之外还加不屑。在一般人眼中,买官是可恨的:因为这意味着劣马淘汰良马,庸人挤掉能人;买官也是可耻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没有  相似文献   

9.
正权力是把"双刃剑",既是干事创业的重要基础,也会给人带来巨大诱惑。事实一再说明:对于执掌一定权力的人而言,最需要战胜的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也就克服不了诱惑、用不好权。可见,领导干部要增强"免疫力",不被"糖衣炮弹"击倒,关键靠自律。在现实生活中,处在同样环境中的人,为什么有的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的却被拉拢、被"围猎"、被腐蚀,落入"见利而不见害,见食而  相似文献   

10.
西门庆最信任的人是谁?
  家人?非也。西门庆在外无恶不作,见不得家人的事儿做得最多,他一定是防家人不防仆人。西门庆的大老婆吴月娘是正室,不被信任,其他小妾就更谈不上信任了。  相似文献   

11.
在近年的商界,因假冒伪劣成风而“打假”之声雀起;又因某些执法者又偏在那里作假装打击状,便又有民间幽默者,将如此羊头狗肉式的勾当,戏谑为“假打”。说到“假打”,不禁想到《拊掌录》中的故事:从前某县太爷上任伊始,某衙役因怕自己日后犯法受罚,便在大堂隔壁厢房放上一包银子,乘四下无人时对新县太爷说:“大人请到隔壁厢房一走,家兄有话面告。”县太爷便踱到厢房,笑纳了这包银子。孰料这衙役某日果真犯了法,须挨四十大板杖刑,于是急忙哀求道:“看在家兄面上,就请大人高抬贵手罢!”县太爷问:“家兄是谁?”衙役答:“隔壁厢房那一位。”县太…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武大郎,人们就会想到他当烧饼店“经理”期间嫉贤妒能、埋没人才的勾当。改革开放以来,武大郎一类的人物曾一度被“吊销执照”,暂停营业。可是,现在有些地方武大郎一类人物又起来了,有的还获得了“伯乐奖”。许多人议论纷纷,惊讶不已。当初的武大,既没有商品经济头脑,又没有现代化知识,开个烧饼店,在当时尚属“下贱”行当,且当时并不存在干部过剩和就业困难,不要说他不允许高个子进来入伙,就是允许,恐怕也未必有人愿来。然而,当今的武大经过风风雨雨,见过许多世面,拜师学艺,潜心研究《权钱交易学》、《人际关系学》和《庸才管理学》等“领导科学”,真可谓“仕别三日,需刮目相看”了。他在用人上确也真有些“新招”: 一曰明确用人“规范”。鉴于临场赛马具有机遇性,考试具有偶然性,工作实绩具有表面性,政治表现具有不可操作性,为增强干部选拔的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13,(5):53
"高雅"的行贿历史小说《胡雪岩》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朝地方官员给京官行贿,先要按惯例到琉璃厂的字画古董店问路,讲清楚想给哪个大官送多少银子,然后字画店老板就会告诉他应该送一张什么样的画,而这幅画正是那位大官自己收藏的。字画店老板随后到大官家里,用行贿者事先给的银子买下那位官员收藏的这幅画,再将这张画交给行贿者。行贿者只需拿着这幅画登门拜访,完璧归赵,行贿就高雅地完成了。  相似文献   

14.
<正>古装剧让不少人以为古人出门花钱就是花银子,那么,银子真是古人随身携带的货币吗?历史上,白银正式成为法定货币是在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也就是说,演绎明朝以前故事的古装剧中的人物,动辄掏出白花花的银子,是绝无可能的。中国秦汉时期实行的是单一货币,就是制钱,如刀币、五铢钱等。唐代开始钱帛并用,钱币有"开元通  相似文献   

15.
明代白话小说《醉醒石》第11回就写了一个贪内助如何改造廉夫的故事:魏推官一向尚能廉洁自律,夫人却贪婪成性。有一次魏推官审理新捕获的强盗陈諶一案,本想秉公执法再“立个名”;不料夫人却收受了陈諶六百两银子的贿金,要魏推官将巨盗重罪轻判。这位夫人还振振有辞地说:“图名不如图利。你今日说做官好,明日说做官好,如今弄得还京债尚不够。有这一注银子,还了他不成?”魏推官与之争执,说:“官久自富,奶奶不要如此。”夫人却反驳他道:“官久自富!已两年进士,一年推官,只得这样,见钱不抢,到老不长。任你怎么,我只要这宗银子。”结果,魏推官抵…  相似文献   

16.
正1976年11月,因给毛泽东上书改变无数知青命运而有"知青家长"之称的李庆霖,被隔离审查;1979年6月,以"反革命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送往崇安监狱服刑。1986年8月,经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李庆霖由无期徒刑减为10年有期徒刑。1990年,他因为表现良好,再次被监狱所在地南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减刑2年。1993年秋,李庆霖的母亲陈赤柱病危。84岁的老人想念在狱中的儿子,希望能够在临终之前见上一面。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导报》2011,(14):41-41
马太效应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经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  相似文献   

18.
《武大郎开店》是幅脍炙人口的漫画。许多同志看后感慨良多,于是进一步分析出,当今还有“武大郎开店”这种怪事,乃是因为干部制度不完善。我对这个结论是赞同的,但以为对于从何处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很有必要研究一下。“武大郎”不用“比自己高的”伙计,说  相似文献   

19.
"头顶娘娘山,脚踏六车河。谁能识得破,银子用马驮……"在贵州六盘水娘娘山,歌谣中所传颂的富足,如今已成为现实。娘娘山,号称"华南第一高原湿地",湿地附近有两座村庄。过去,两个村子闭塞落后,靠砍树、烧山、狩猎、采海花等传统耕作的方式谋生,穷得叮当响;现在,他们靠乡村旅游、创业、入股分红,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在近年的商界,因假冒伪劣成风而“打假“之声雀起;又因某些执法者偏在那里作假装打击状,便有民间幽默者,将如此羊头狗肉式的勾当,戏谑为“假打“。说到“假打“,不禁想到《拊掌录》中的故事:从前某县太爷上任伊始,一衙役因怕自己日后犯法受罚,便在大堂隔壁厢房放上一包银子,四下无人时对新县太爷说:“大人请到隔壁厢房一走,家兄有话面告。“县太爷便踱到厢房,果见好处大大的有。孰料这衙役某日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