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用权利范式去思考农民工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城乡的不平等对立导致农民被限定在土地上,农民的平等权利实际上受到了侵害。当农民进入城市以后,农民工的权利集体失语已成常态。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已经出现了权利意识觉醒,农民工的权利抗争意识与日俱增。政府意识到了保护农民工权利的重大责任,而且也努力用法律推进,保护制度正义。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权利阶层在崛起。  相似文献   

2.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论述,法律权利是法律制度的核心概念之一。法律权利的实质、本源及衍生发展的必备要素等问题,成为环境权利法定化的重要依据。生态文明时代,生态环境利益被视为人类社会永久、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权利的真正享有成为人文意识、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关注的焦点。作为法律调整的手段和方式,环境权利有其独特的运作机制,是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加强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在确立和规范市场主体、尊重和保护财产权、促进市场交易和市场发展、加强社会保障及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民工法治意识的缺乏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国家要求其公民应该具有法治意识。农民工作为我们国家的重要社会群体,其法治意识对法治社会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农民工尚未普遍具有法治意识,他们对法治和法律的认识存在偏差,对法治和法律缺乏信任、信念和信仰。这种状况是由历史文化传统、法律运行的失调、普法活动的重心偏离和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所谓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层次上,对因经济困难及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通常意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会权利的社会弱者,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法律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尚不健全,《刑事诉讼法》及《律师法)中的相应规定还缺乏应有力度,在实践中可操作性有待相关法律、规章协调。本文比较国外的法律援助制度并结合我国各地区的实践,浅谈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一、法律援助机构之模式法律援助制度首先在西方社会出现,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国家。十九世纪…  相似文献   

6.
民法的基本制度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形成的内在法权要求的法律体现 ,是市民社会成员交往的普遍规则。民法典创制必当从认知应有权利这一科学的权利确认起点开始。现代市场经济中生存着广泛的应有权利。我们应当始终坚持“权利本位” ,吸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不断阐发的法权要求 ,构建全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民法典创制结构和模式应有利于确认市民社会的应有权利。  相似文献   

7.
法律赋予当事人"最低限度公平"的程序性权利,是程序法律制度最起码应当满足的要求,对实体性权利的实现有着密切联系。将程序性权利纳入国家赔偿范围,可以彰显程序性权利的独立价值,保障当事人得到充分救济,而且可以通过追偿制度完善违法行为主体的责任制度,这是应然层面国家赔偿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船舶登记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船舶登记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法律和经济功能。通过经济分析,本文认为,应对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重新整合,并对开放登记提出对策建议。同时本文认为,未登记的权利能否对抗第三人应由第三人决定,赋予第三人选择权是效益与公平和谐统一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我国中小企业保护立法模式提出了个人观 点.文章认为,我国中小企业保护立法的目标模式应兼顾效率与权利保障;法体模式应制定统一的中小企业保护法典:制度模式应吸收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日渐完善,教育系统中的管理行为已基本有法可依,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逐渐加强,高等学校与学生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法律关系的形成使学生权利主张成为必然。在法制精神要求下学校教学管理不能像非法治状态下那么随意和自由,须尊重和保护学生权利。但传统观念的影响,旧的行为方式的惯性,理论指导和法律秩序、法治氛围缺乏,法规、制度执行缺失和权力的越位、缺位等等暴露了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法制盲点。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法制化应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树立和体现法治精神对人的尊重与关怀。且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相结合是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大市场的初步形成,物权法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但物权法所固有的本土化具有更大的优势,我们分析物权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在我国的不同表现,来说明在建立和完善我国物权法制度时,既要大胆吸收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物权立法经验,实现法律移植的科学化,又要保持物权法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完善经济法律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一场具有广泛、深刻影响的经济和社会变革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套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制度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除价格机制、供需机制、竞争机制之外,信用机制也是市场运行的重要机制。信用在市场经济中,不仅是一种道德的精神,更主要是作为一种商业规范和制度,是经济契约关系,由此来协调、制约和平衡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因此,信用机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维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特别对于完善和健全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乡民对国家法律缺乏信仰,直接影响到法治建设的成败。法律信仰危机,是因为有限的法律认知、人治传统、法律制度、司法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培植法律信仰需要我们制定出完美的法律、一支合格的司法队伍及强化公民个体权利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体育法律制度的发展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世界各国的体育立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强化和变革.致使各国体育法也不尽相同,体育法规定着体育与国家的关系,规定着体育的法律地位,因此,我国体育法制的建设应通过对美国体育法的比较,吸收和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体育立法现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法律体系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从而完善我国体育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前提是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解决好市场经济与法律的关系 ,使之规范化、法制化。法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法律建设必须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同步发展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临近 ,形成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 ,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从人治转向法治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法治化之制约因素及其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治化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法治意识的增强并非易事,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为社会公众的重伦理轻法治、重权力轻权利、重法律制度轻法治精神。法律至上观念、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乃法治意识的基本范畴。塑造法治意识的举措主要有:弱化并逐渐消除关系意识;培植公众法的权利保障观念;强化执法;强化监督,提高领导干部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保险权是公民生存权范畴的重要子权利。社会保险制度的强制性特征,为该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法律保障。尽管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与劳动关系建立运行紧密关联,但从本质上看,社会保险关系是公法关系。因此,必须改变我国社会保险权利通过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途径,规范和强化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作用,并由国家作为社会保险待遇的首要和最终承担者。  相似文献   

19.
行政相对人的经济信息权是指由行政相对人所享有的能够了解、获得行政主体所掌握的经济情报、经济资料以及相关具有经济价值之信息的权利。其在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中属于公众了解权的范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信息权成为一项独立的权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系统探讨了我国行政相对人经济信息权的法律属性、权利类型及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20.
论公民的政府信息知情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的政府信息知情权,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利,也是法律上的权利,具有法律权利的一切属性和基本要求.政府信息知情权,以政府信息为对象,是独立存在的法律权利,它有相应的请求权、救济权要求,在实现公民知情权方面,也有制度、条件、经费、责任与救济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