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突发的社会背景下,警察在处置案件和因各种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往往需要一定的警务谈判技能。警务谈判性口语是警察在处置案件时使用的具体的口语方式,具有一定的言语技巧,它可运用于警务谈判的开始阶段、讨论条件阶段、僵持阶段和结束阶段。在谈判中,应注意把握准确性、针对性、灵活性、规范性和适应性等口语适用原则,而在言语技巧方面,则应注意使用攻心、欲擒故纵、以柔克刚、先声夺人和最后通牒等手段。只有掌握了警务谈判性口语的言语技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警务谈判工作。  相似文献   

2.
最后期限的到来是最能考验和反映谈判者有无真功、实战经验、应变能力、生活阅历的一个阶段。凡是能够接受挑战,并可赢得本次谈判,达到审时度势、把握谈判契机的谈判者,往往都是反劫持谈判专业队伍中的高手、能手、强手。只有通过了第三阶段的难度封锁,取得了第四阶段的入场券,才可能在最后一个谈判阶段中去作冲刺性的语言发挥,创造出一种人性的光辉,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外交评论》2017,(2):135-156
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会议外交与谈判管理是达成其国际合作的有效机制。一方面,联合国主导下的缔约方大会具有较为固定的流程与规则,其谈判显示出连续性和多元行为体参与的特点。另一方面,主办国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秘书处充当着谈判管理者的角色,在会议外交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巴黎气候大会谈判周期内,关键行为体法国和《公约》秘书处的作用和影响体现在会前筹备、会上谈判和会后落实三个阶段:在大会筹备阶段,形成有效的谈判案文和谈判规则,运用外交手段对重要国家展开说服工作;在会议谈判中,通过密切配合将会议的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结合起来,掌控谈判形势,避免谈判的不确定性,力促各方达成共识,实现协议的最大包容性;在巴黎大会后,法国与秘书处继续合作,为《巴黎协定》的生效和落实提供政治动力。巴黎气候谈判的成功,实际上是传统国家外交能力与政府间多边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关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微观因素,如会议外交机制与谈判管理技巧,也为理解国际气候治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危机谈判中的僵局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危机谈判中,僵局是谈判人员必须面对的局面,它可能发生在谈判的任何阶段。有效地避免僵局、打破僵局是推进谈判顺利进行的关键。应从剖析导致谈判僵局的原因入手,探索避免僵局和打破僵局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危机谈判中,僵局是谈判人员必须面对的局面,它可能发生在谈判的任何阶段。有效地避免僵局、打破僵局是推进谈判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剖析导致谈判僵局的原因,研究避免僵局和打破僵局的方法和策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暴力劫持人质案件发生后,存在着谈判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谈判前应查明相关情况,做好谈判人员的选择,明确谈判人员的主要任务。在谈判时应基本遵循缓和气氛和实质商讨二个阶段。在谈判中还需注意不违背谈判原则,并不开空头支票。  相似文献   

7.
人质谈判在处置劫持人质案件中具有深入了解案情、和平解决案件,为武力解决创造条件的功能。人质谈判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了解案件背景情况,设计谈判方案,选择谈判人员等。人质谈判的一般模式包括熟悉情况、讨论条件、结束三个阶段。为使人质谈判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掌握应注意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峻 《人事天地》2013,(8):37-39
正商务谈判作为一种特定条件下的人际交往活动,从一开始选择谈判对象、制定谈判计划、选择谈判方式,包括整个谈判过程的始末,都伴随着当事人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和心态反应,它直接影响着谈判当事人的行为活动,对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人们日常决策通常会受到感情和理性思维两大因素的影响。同样,在谈判中形成的决策不仅取决于理性的思考,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  相似文献   

9.
在反劫持谈判中,谈判人员须运用正确的心理策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调节劫持者的情感、认知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并进而控制其行为,保证谈判活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警方谈判者在实际的反劫持谈判中,不能主动和有效地控制谈判发展的方向,是警控谈判中的大忌,是谈判者无力适应、无法发挥应有的谈判水平的最直观的表现.是预示着本次反劫持谈判可能发生失利的一种兆头。  相似文献   

11.
反劫持谈判之距离,不能机械地以近距离或远距离来判定谈判效果的优劣,而应服从解救行动的整体方案,以遵循“安全距离”为原则,以缩短“心理距离”为策略,以“可控制距离”为尺度,确保反劫持行动取得最大几率、最大限度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警方用政府的强大优势所构成的强力资源来硬性地逼迫谈判者让步,并且要以对方绝对服从的模式来单一化地解决当前的劫持危机,事实证明这是反劫持致命伤,必然成为现场反劫持行动引发流血事件、导致人财两空的一个缘由。  相似文献   

13.
外资企业经常发生劳资矛盾和纠纷,工会在劳资谈判中必须讲求艺术.要通过设定谈判目标、掌握谈判信息、科学策划谈判内容、熟练运用谈判语言等,建立正常健康的劳资协商谈判机制,从而有效地化解矛盾,建立互信关系,促进外资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人质谈判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谈判作用的前提,人质解救中的谈判主要有以下目的:其一、通过谈判使犯罪嫌疑人主动释放人质;其二、通过谈判使案件向有利于解救人质的方向发展;其三、通过谈判可以了解犯罪嫌疑人和人质的情况,为武力解救人质探路和铺路。  相似文献   

15.
谈判专家在解决绑架人质等案件中有重要作用,这已被实践证实,但我国还没有形成谈判专家机制。建议选择优秀人员,成立谈判专家小组,严格要求、训练,明确职责、任务,完善装备,确立谈判工作的基本原则,掌握谈判的基本技巧与策略,摸索谈判的模式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反劫持谈判“生命至上”理念直接关系到反劫持谈判的社会执法效果,是任何一种反劫持谈判中不能缺失的灵魂。在一个具体的反劫持现场中,人的相对价值的排序为被劫持的人质、警察谈判专家、现场参与处突的警力、周围围观和居住的公众、劫持者。在反劫持谈判中,“生命不可重复”是一个绝对的真理,它告诫所有可能会以自己的强力去谋夺他人性命的人群,应从维持起码的生存权的意义上,来认可人生的最低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反劫持谈判中的可行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劫持已经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爆炸的恐怖主义活动。近一两年,我国刑事劫持案件和自劫轻生事件频发,形势不容乐观。在反劫持工作中,加强对谈判工作的研究,对谈判技巧的探讨,对谈判程序的规范是十分重要的。谈判中,劫持者被谈判征服的可行性评估是专业谈判员赶至事件现场后必须做的第一项工作。根据现场事件性质和种类的不同,劫持事件可分为四类。不同种类的劫持事件被谈判征服的可行性都有不同———恐怖劫持事件无法被谈判征服;刑事劫持事件有可能被谈判征服;精神障碍劫持危机绝大多数可被谈判解除;自杀轻生危机极有可能用谈判加以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