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国华 《群众》2007,(9):13-13
党的十六大以来,昆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两个率先"的实践,转化为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和发展举措,2005年底率先实现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水平,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昆山之路"。迎接党的十七大,我们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努力使新时期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2.
滕向伟 《新东方》2006,(11):4-7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来,党中央又分别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概念。从社会反响来看,这些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已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党的领导集体在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任务下,及时地总结和反思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我们在发展中的各种经验教训,适时地提出新的发展模式,逐步从片面重视以GDP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转变到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重的发展模式上来,在重视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发展观上的整体反思与转…  相似文献   

3.
黄道伟 《传承》2006,(6):71-7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从实际出发,推进钦州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力推进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建设,促进钦州发展的新跨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协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以及遵循的原则,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卫东 《群众》2010,(10):9-11
<正>2003年召开的中共江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明确把"两个率先"作为新世纪之初江苏发展的总定位、奋斗前进的总目标、各项工作的总要求,并通过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和全面小康指标的指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拼搏和奋斗,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重要成果,2010年将如期实现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在"两个率先"的征程中首先实现"第一个率先"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据外电报道,“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道路”三项方略在中国新一届中央集体执政过程中日趋系统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程中统揽全局,是其他政策和战略的基础、手段和目标。尽管还需要更多实践、更长时段才能科学客观地评价和确定这些理论、战略的历史地位,但从审时度势、着眼全局、契合国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和取得的实效等方面来看。这三项重大战略理论创新应会像“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一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三大法宝”。  相似文献   

8.
程言君 《淮海论坛》2010,(1):15-20,14
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江苏“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方针,走的是一条把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统一于“两个率先”之中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道路。从人力产权异化一复归历史趋势视角看.这一发展模式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性质.体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人力产权不断充分自主实现的历史本质.意义十分深远重大.  相似文献   

9.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大力推进“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和生态省建设,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浙江的具体实践,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汤以伦 《群众》2006,(10):22-23
根据党的十六大战略部署和中央领导对江苏发展的新要求,200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三年多来,江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咬住“第一个率先”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放松,抢抓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成为指导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并且,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已经具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迎来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机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也是全社会共建的和谐社会,我们不仅要发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同时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来,为实现人类社会这一宏伟目标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3.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努力目标。2011年11月30日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表彰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讲话中指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4.
周明生  蒋海益 《群众》2011,(12):44-45
自2007年底苏南五市以市为单位率先全面达小康以后,苏南人民已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现代苏南模式”逐步形成并展现其风采,成为苏南率先走向现代化的强大推力。现代苏南模式预示着现代发展模式在中国的诞生,因而对它的研究,不仅对于江苏,而且对于全国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进军,都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并使用“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对我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贡献。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作如下概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进步,富裕安全,稳定有序,充满活力,全体人民各尽所…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江泽民文选》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笔新的宝贵财富.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三十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途上的中国人民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指出,学习《江泽民文选》.要把一至三卷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花大力气研读原著。做到真学、常学、深学.勤于思考.善于运用.真正学通弄懂。作为县级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凡。更要认真把握好《江泽民文选》的精神实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工作,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段宙耀  荆升文 《前进》2005,(6):15-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阳泉市委、市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社会发展全局,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富裕阳泉、文明阳泉、生态阳泉、诚信阳泉”的工作思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全市出现了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文化艺术繁荣、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一、经济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阳泉市作…  相似文献   

18.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宗教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以人为本和人性化思想的表现。作为传统文化的宗教,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个《决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洪银兴 《群众》2006,(6):15-16,51
从2005年底起,以昆山为代表的苏南地区将陆续达到江苏省委为“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制定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平。昆山等地所达到的全面小康是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小康。按照科学发展观总结昆山的发展模式,科学评价其全面小康水平,既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也可对其他地区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榜样和示范。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科学规划和指标导引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特别是各个地区市场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各个地区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