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产阶级议会制是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统治的一种政体形式。议会的职权主要有立法权、通过国家预算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等。立法权包括立法的创议权、讨论修改和通过法律的权力。资本主义国家的预算由政府提出,议会讨论通过,议员对预算提案可以提出增加收入或削减开支的修改意见。议会对政府的监督通过质询、国政调查、提出不信任案和弹劾等形式进行。目前,世界上有130多个资产阶级国家设有议会。资产阶级议会制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剥削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以来,非洲国家出现了急剧的政治变革,部族冲突,社会动荡,经济陷入困境,人民生活极度贫困。然而,非洲国家探求政治变革,力求和平解决冲突,谋求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非洲比较一致的认识。 多党民主制引发社会动荡 进入90年代,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的催化剂作用,以及西方大国的强大政治压力,非洲大陆掀起了“民主化”浪潮。许多国家力图实行“多党民主制”,进行总统和全国议会的选举。90年代以来,非洲大陆有40多个国家引进了“多党议会制”。在“民主化”浪潮的激烈冲击下,非洲国家的政权相继更迭,一批新的国家领导人登上了政治舞台,原领导人有的在反对派的“枪口威胁下”被迫下台,有的受军方压力被迫辞职,有的逃往国外,有的在选举中败北,仅有个别的维持了原有的地位,还有的甚至被暗杀。新的国家领导人相对比较年轻,有的是经济技术专家,有的从事法律事务,一般颇受西方赏识。由于非洲国家是在匆忙的条件下推行“多党议会制”的,缺乏物质和  相似文献   

3.
于丽杰 《学理论》2009,(24):84-86
张君劢是中国近代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宪政主义者,被称为“宪法之父”。他的宪政思想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张君劢关于怎样宪政的思想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试图在权力和自由之间求得平衡,但是在他所设计的制度中却演变成权力主义压倒自由主义;张君劢在《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确立了近代民主国家的国会制度,中央政体的责任内阁制和省自治的原则;关于宪政国家的政党制度张君劢认为,实行宪政必须建立起一个理想的政党,建立理想政党关键在于教育国民,在一党、多党还是两党制问题上,张君劢主张实行两党制。  相似文献   

4.
一、总统制共和政体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种.共和政体一般可分为议会制、委员会制、总统制等不同类型.所谓总统制,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以总统为政府首脑,由其独揽行政权力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美国宪法规定:美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  相似文献   

5.
传统责任政府理论把责任政府等同于议会制即熔权制;责任政府被视为行政与立法权近乎彻底熔合的政体下所形成的政府与议会之间的独特关系,即政府执政以议会信任为条件,政府对议会负责,走出传统责任政府理论的两个误区,提出能说明各个种类的责任政府现象的共性的概念,揭示各种政府体制下人们对责任政府的共同追求及各种政体下责任政府的特色,这是责任政府研究所要完成的理论创新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1989年以来席卷非洲的政治民主化浪潮中,非洲国家顶住了西方的政治经济压力,没有原封不动地照搬西方国家多党议会民主的政治模式,开始探索适合非洲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模式。乌干达实行的“无党派体制”就是这方面有益的尝试。 乌干达自1962年10月独立以来,曾经长期实行多党制,结果,部族矛盾激化,党派斗争加剧,政  相似文献   

7.
身上背负着的浓厚的西方文明和对以苏联为载体的东方文明的内在排斥,是剧变后中东欧国家政治转轨的根本缘由。由于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不同,中东欧国家的政治转轨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它们对苏联的离弃的程度和与西欧接近的程度也都不一样。但总的看来,多党的议会民主制政治框架在中东欧各国都确立了,只是影响中东欧社会发展的文明格局依旧,大国关系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8.
张君劢是中国近代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宪政主义者,被称为"宪法之父"。他的宪政思想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张君劢关于怎样宪政的思想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试图在权力和自由之间求得平衡,但是在他所设计的制度中却演变成权力主义压倒自由主义;张君劢在《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确立了近代民主国家的国会制度,中央政体的责任内阁制和省自治的原则;关于宪政国家的政党制度张君劢认为,实行宪政必须建立起一个理想的政党,建立理想政党关键在于教育国民,在一党、多党还是两党制问题上,张君劢主张实行两党制。  相似文献   

9.
柏华梅 《学理论》2012,(17):40-41
俄罗斯和法国严格来讲是半总统制,总统凌驾于三权之上,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半总统制是一种很独特的政体,兼具总统制和议会制的特色,它不仅使法国走向了强大和稳定,也使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逐步实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复苏,可见这种政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然而,由于两国具体的历史背景不同,两国的超级总统制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0.
南京临时政府关于中国究竟应当采用何种政治制度,有一个从总统制到内阁制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主要是由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而由怀有专制独裁野心的袁世凯继任促成的。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力图以革命手段移植西方近代的政治制度,但对究竟哪一种政治制度适合于中国国情存在一个认识过程。袁世凯通过破坏内阁制,实行总统制进而复辟帝制的历史说明,在中国这样具有长期君主专制历史的国家来说,实行内阁制才有利于防止独裁专制,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所谓君主立宪制,就是以世袭的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但君主的权力被宪法限止在一定的范围内,君主立宪制又可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制两种.议会君主制是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而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二元制是君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等东亚国家或地区发生了较为剧烈的政治和社会转型.发生在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转型并非沿着西方国家所理解的西方式的政治自由化和民主化的方向变化,而是具有多种形态.所有被研究的相关国家和地区在政体层面都有区别,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不是议会制就是总统制,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央式的一党执政体制(严格讲,在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所有被比较研究的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都具有连续性和转型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论中西“代议制度”的主要差异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差异不在于名称和形式 ,而在于它们的内容和实质。具体表现在二者的权力结构、组织结构、政党与代议机构的关系、职权、代表和议员都存在差异。二者都反映了各自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和发展模式 ,我们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 ,在弄清楚西方议会制本质的同时 ,适当借鉴其为我所用的东西 ,为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服务。  相似文献   

14.
谢勇 《民主》2009,(5):7-9
吴邦国同志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报告.从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的本质区别、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关系的本质区别、人大代表与西方议员的本质区别三个方面,深刻论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固有特色,明确指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有别于西方议会制度传统特征的自己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西方议会的历史地位、危机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近代议会在使国家权力合法化、统治阶级意志国家化、权力运作程序化和政治过程公开化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演变,国家干预和管理社会经济事务职能的不断扩大,议会的传统权力和对政府的监督作用相对削弱,议会代表人民行使主权的权威性日趋下降.议会政治的衰落及议会改革构成了20世纪后半叶代议民主制的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16.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在民主问题上的主张之一,就是仿效西方,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鼎立的议会制度,来取代我国的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同时,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治模式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出的一套不同于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党领导的多党参与管理制度、广泛的区域和基层自治等,构成了中国政治模式的框架和内容。中国政治模式具有民主集中的效率优势、社会整合的组织优势、政治体制的创新优势、政治文化的包容优势。中国政治模式的基本经验是:和谐稳定的政治发展理念、渐进性的政治发展道路、互动式的政治改革路径和与时俱进的政治发展品质。  相似文献   

18.
冯涛 《学理论》2013,(24):57-58
现代政体制度,无疑是近代人类文明进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传统文化精华的结晶。时至今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政体,而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当下却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上彷徨、徘徊。究其原因,在于对西方政体思想及道路模式的过度尊崇而对我国本土文化中现代政体基因的漠视。在我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当中,偶尔也能寻觅到与现代政体相关的身影,虽然称谓不同,但二者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把政体分为五种,他认为最好的是贤人政体;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分为正宗的和变态的,他认为最现实和适中的是共和政体;波里比阿认为各种政体是循环的,他主张实行具备各种正宗政体优点的混合政体。  相似文献   

20.
论当代西方政党制度的特征与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当代西方多元化政治格局中政党制度所出现的一些新的特征及发展态势:一是多党林立与各政党的联合趋向,二是两党竞争与政策趋同,三是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纷纷上台执政,四是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法律化、规范化。这些特征既是西方当代民主和政党政治发展的表现,也是西方国家政党制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并对维持西方民主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