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窑工出身的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了他很高评价。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吸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周恩来同志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非常关心和爱护徐海东,徐海东也十分尊敬周恩来,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并为后人所颂扬。  相似文献   

2.
卓越的军事将领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毛泽东很喜欢这位性格耿直、刚正不阿的战将,并对病中的徐海东十分关心和爱护;徐海东也非常崇敬毛泽东.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3.
正徐海东大将是卓越的军事家,一生战功赫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徐海东与毛泽东初识在陕北。毛泽东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也非常崇敬毛泽东,他们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把张村驿打下,大家一块去见毛主席"1935年9月初,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不久,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二十六、  相似文献   

4.
大将徐海东一生战功显著,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但这位身居奇功的“徐老虎”、“窑将军”却从不居功,不争名位,以一  相似文献   

5.
卓越的军事将领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毛泽东很喜欢这位性格耿直、刚正不阿的战将,并对病中的徐海东十分关心和爱护;徐海东  相似文献   

6.
徐海东大将(1900-1970),湖北省大悟县人,六代窑工世家,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历经百余仗,身上战伤十七处,被称"中国之夏伯阳"。毛泽东曾如此评价徐海东将军:"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在土地革命时期,徐海东率领红军队伍转战鄂豫皖边区,他用兵  相似文献   

7.
徐海东,湖北大悟人,穷苦窑工出身。革命战争年代,历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他勇猛善战。屡立奇功,先后9次负伤,身上留下17处伤疤;他的家族中有66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形成了一座罕见的家族烈士陵园。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位列十大将第二位。然而,这位被毛泽东誉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在群魔乱舞的非常年代,却再也做不到毛泽东多次对他的"静心养病,天塌不管"的嘱托……  相似文献   

8.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严冬将至,囊空如洗,毛泽东向二十五军借钱,徐海东抠出自己不多的“家底”。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胜利到达陕北,与先期到达这里的红二十五军会师,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历史壮举——长征。这时,红二十五军已经同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中央红军的到来,陕北革命力量大增,这让徐海东高兴得眉飞色舞。他紧紧握着毛泽东的手,激动地说:‘哦们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盼着和中央红军会合,在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下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然而,两军会合,陕北一下子开进这么多部队,…  相似文献   

9.
正徐海东是湖北省大悟县人,毛泽东盛赞这个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大将,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最好的共产党员";邓小平夸奖"徐海东同志对党有一颗红心";江泽民称赞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习仲勋为《徐海东文集》题词赞其"一身正  相似文献   

10.
正徐海东是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党和军队卓越的军事家,曾先后9次负伤,毛泽东赞扬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最好的共产党员"。在其功勋卓著的军事生涯中,率领3000人左右近似"童子军"的部队独自长征,攻坚克难,辗转万里,胜利到达陕北尤为值得称道。1935年9月15日,徐海东等率领红二十五军率先到达陕西延川县永坪镇,中国革命实现转折的一幕,就在这一刻徐徐拉开。1969年九大开会前,毛泽东对与会代表说:"如果没有徐海东同志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先到达陕  相似文献   

11.
提起徐海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毛泽东称赞徐海东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卓著、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在鄂豫皖根据地的"肃反"运动中,却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徐海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毛泽东曾称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本文献给读者的不是他传奇的战斗经历,而是他那两次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与毛泽东的交往始于北伐战争期间的广州。周恩来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毛泽东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他主编的《政治周报》第三期曾对第二次东征作了介绍,指出:“此次东征,组织了伟大的政治宣传队,设立东征军总政治部为之统率,以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周恩来、毛泽东曾在李富春家中讨论反击蒋介石的问题。毛泽东在广州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周恩来曾去作《农民运动与军事活动》的讲演。周恩来是中共党内最早从事军事工作、最早认识到军事工作重要性的领导人之一。他与毛泽东交往的50多年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14.
徐海东是党领导武装斗争时一个重要战略区域的代表,也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一员虎将。毛泽东高度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最好的共产党员”、“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徐海东传奇般的经历本身,便构成一部壮丽的武装斗争的史诗。  相似文献   

15.
徐海东将军,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12岁当窑工,参加了著名的北伐战争、黄麻起义,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卓越的军事家。他经历过百余次战斗,9次负伤,身上留下17处伤痕。“徐老虎”骁勇善战的故事,不论在大别山、伏牛山区,还是在秦岭脚下、陕甘高原,都广为流传。毛泽东曾经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读史,一则故事令人感慨良多,讲的是开国大将徐海东严格要求部属的故事。这位被毛泽东称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始终对党忠诚、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由于身体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徐海东就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虽然他离职休息了,但只要有部下来访做客,他总要问三个问题:一是政治上犯错误没有?二是经济上出问题没有?三是老婆换了没有?这就是徐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革命道路,后来被概括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找到中国革命的这条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探索和确立这条道路的时期,大约从大革命失败到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前后.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内,周恩来是中共实际的主要负责人.他和毛泽东一个作为中共全国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一个作为最重要的地方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人,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毛泽东是中国革命道路的主要开创者;周恩来提出和贯彻了"工农武装割据"观念,形成了"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的思想,引导全党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实现了工作中心从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他的贡献仅次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朽的盖世之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开国少将李德生经历了他人生的巨大起伏。突然之间,他由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十二军军长晋升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进入了中共中央的政治核心,被称为“一颗政治上的新星”。人们都认为,他的这次升迁,是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赏识。那么.他是如何被毛泽东选中的呢?毛泽东又是怎样选中他的?这其中有多少必然性和多少偶然性?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15,(4):35
周恩来的举轻若重,贯穿了他的一生,既体现在他处理革命、外交、经济、政治、军事等重大问题上,也体现在他处理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上。郭沫若曾称赞周恩来:"思考事物的周密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如电火行空"。周恩来为了让毛泽东集中精力思考战略性和理论上的重大问题,把大量精力放在处理具体事务、具体问题上。有一次,一位曾经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多年的同志问周恩来为什么这样  相似文献   

20.
正在周恩来的革命生涯中,一直高度重视发挥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他经常倾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意见,多年来与党外人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邹韬奋:"请转达我对恩来的谢意!"邹韬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与周恩来友情甚笃。他崇敬周恩来,生命垂危之际仍呼唤着周恩来的名字;周恩来也了解邹韬奋,敬重邹韬奋,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