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宏源 《学理论》2013,(8):61-62
择偶是构建婚姻家庭的最重要前提;而在当今社会,公众选择配偶都会持有特定的标准体系、具体规则,无规则、无差异的现象几乎是不存在的。以征婚广告为切入点,研究人们的择偶标准,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以此为视角,对我国当代社会公众择偶标准性别分层作粗浅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产生,富有深厚的时代特点。中国女性的择偶标准因女性所处的时代、地位、身份不同和所接受的教育不同而有所差异,千篇一律公式化的择偶标准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研究描述当代中国青年的择偶标准、行为和观念的现状及其变迁特点.理论讨论围绕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同类婚假设"和社会心理学的"相似性原则"展开,在对西方理论以实证资料进行检验的基础上,探索当代青年择偶及性别偏好的本土化模式.研究发现,择偶双方的相似相容以塑就幸福稳定的婚姻是择偶标准的主旋律;但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两性资源交换模式依然留存,并出现一些新的特征;同时,择偶标准中对社会地位的相似性和同类婚的偏好相应弱化.  相似文献   

4.
章俊梅 《学理论》2011,(27):61-62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学历女青年日渐增多,传统的社会文化价值对于她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多元化的价值观对于她们的价值观又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受其思想观念的影响,因此,在择偶的标准方面也就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通过收集上海某高校BBS鹊桥版(2010年6至2011年6月)女征男板块的交友启示,在此基础上进行调研分析,试图能够系统客观地反应高学历女青年的择偶现状,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的择偶观。  相似文献   

5.
中原地区村落社会中青年择偶观及其变化——以西村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传统婚姻中理想的配偶条件 传统中国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择偶标准是为这种目的服务的。在这种婚姻中,感情因素是次要的,那种完全出于当事者性魅力的相互吸引、一见钟情的浪漫婚姻是极少见的,毋宁说这种婚姻在传统婚姻中是受贬抑的,因为这种婚姻通常没有那种通过明媒正娶、仔细权衡各种条件后缔结的婚姻来得稳定。因此,同注重个人感情因素的现代婚姻形式相比,传统村落社会中的婚姻具有实际、理性和慎重的特点。这种婚姻更接近商品交换,即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中344位男嘉宾的个人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男性择偶问题。研究发现,在自身条件中,除了年龄、职业、地区外,提及频数较多的依次为性格脾气、兴趣爱好、经济条件、学历、能力才干,即偏重精神因素和经济因素。在对配偶的要求中,男性提及频数较多的依次为性格脾气、双方相容互补、相貌、思想品德、身材,即择偶标准向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回归。本文还讨论了以80后为主体的男性择偶标准的四个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择偶配对的同质性与变迁——自致性与先赋性的匹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择偶匹配的同质性程度是衡量社会开放性的指标之一.本文考察了建国后三个不同时期婚姻同质性程度的变迁,发现无论在个人间的自致性匹配还是在婚姻双方家庭背景的的先赋性匹配上,均呈现改革后双方同质性匹配的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8.
葛清溪 《侨园》2011,(11):44
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七月七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中,自发形成的择偶盛会。其主要内容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参加"女儿会"时,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习惯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层层都能被  相似文献   

9.
城市青年的婚姻观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婚姻观念是婚姻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在人的意识上的反映。作为婚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凝骤于一个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婚姻观念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可表现为一个人对婚姻的基本看法,对配偶和婚姻生活的基本评价(包括婚姻生活在个人生活中所占的位置之份量及满意程度),也可表现为人们在婚姻行为上所作的各种选择——从择偶、缔结婚姻之途径、婚礼仪式、婚后如何相处一直到作出分居、离婚的决定。婚姻观念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全国百村个人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农村残疾男性的婚恋机会和婚姻策略。分析发现,农村残疾男性的婚恋机会不容乐观,单身状态持续时间更长;已婚者婚姻的"同类匹配"程度降低;为了增加结婚机会,未婚者被迫降低择偶标准,采取婚娶有婚史女性、实施入赘婚姻和婚娶残疾女性的婚姻策略。研究有利于从婚姻挤压角度认识农村残疾男性的婚恋困境。  相似文献   

11.
在苏联,婚姻与家庭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它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受到经济、政治、法律、习俗、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形成同特定社会相适应的家庭形式。相反,婚姻与家庭的职能和作用的发挥,结构和关系的变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巩固和发展。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苏联的家庭关系特别是青年家庭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婚姻挤压是由婚姻市场中可供选择的男女两性人口数相差较大、比例失调而形成的,反映了一个队列人口潜在的择偶压力。本文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队列要素法和婚配性别比法,测算我国初婚市场的婚姻挤压度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989—2010年我国婚姻挤压突升突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轻度男性与女性婚姻挤压;2011-2030年,我国婚姻挤压度随着时间推移逐年增大,到2030年MR值高达119.86,为中度男性婚姻挤压,这期间会导致少数男性处于终身不婚的状态。现实中夫妇婚龄差、通婚圈的逐渐扩大以及"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未来婚姻市场的潜在择偶压力。  相似文献   

13.
陈阳 《学理论》2015,(6):71-75
通过对辽宁省五所高校女大学生的调查,分析了国产家庭伦理剧对女大学生择偶观的影响。系统地探讨了我国家庭伦理剧的概念界定、分类和发展脉络,并讨论了概念背后蕴含的社会意义。其次,通过对已有女性择偶观研究的梳理,重新在性观念、择偶标准、女性权利意识及对婚姻生活看法四个维度上界定了女大学生的择偶观。最后,基于对女大学生家庭伦理剧观看状况和择偶观的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十余年我国青年择偶标准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该文以 1 989年以来发表在《青年研究》等中国学术期刊杂志上的相关文章为研究对象 ,综合叙述了我国近十余年来青年择偶标准研究的现状 ,并分析了在研究的对象、方法、指标体系和内容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在福建农村地区收集的调查数据,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信仰知识、信仰信念和仪式参与三个维度考察了农村婚姻礼仪中民间信仰的家庭代际传递过程。结果显示:婚姻礼仪中的民间信仰存在代际传递效应,父母的婚姻礼仪民间信仰对子女的婚姻礼仪民间信仰正向影响显著;相较于婚姻礼仪中的民间信仰知识和信仰信念,仪式参与的代际传递效应更为显著,前两者更多受亲子关系、子女的择偶态度和职业的影响,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对婚仪民间信仰的代际传递不存在显著影响;婚姻礼仪中民间信仰的家庭代际传递存在性别差异,父母信仰知识对女儿信仰信念影响的显著性高于儿子,父亲信仰知识对子女信仰知识影响的显著性高于母亲。  相似文献   

16.
探讨农村"老实人"光棍群体的形成机制,对维系乡土秩序的和谐与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在社会结构层面上,阶层分化使"老实人"个体及家庭在经济分层与社会交往中处于弱资本量状态,组织结构的个体化使"老实人"群体进一步丧失了家族的保护机制;在价值观念层面上,电视文化、婚姻媒介、村庄舆论等现代性因素将"老实人"形象不断地刻板化,对其构成文化排斥,使该群体加速滑向婚姻市场底层。"老实人"光棍群体的形成,需综合考虑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层面的结构与文化变革。  相似文献   

17.
武汉地区大学生的择偶标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我们最近在武汉进行了一次题为“当代大学生择偶标准”的调查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大学生择偶的标准考察,(2)对大学生择偶标准的取向作出合理的理论解释。(3)就其择偶标准作比较研究,包括群体内的比较和群体间的比较。 调查的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理  相似文献   

18.
婚姻家庭关系是以两性结合为前提,以血缘联系为纽带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婚姻质量的好坏,决定一个家庭的稳固与否,而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其稳固与否则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19.
由于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调导致农村男青年择偶难,近年来在一些欠发达农村地区出现了男青年"婚姻移民"现象。从城镇化的角度来看,农村男青年大量婚姻移民似乎在客观上大大推动了当地城镇化。但是,这种"城镇化"是一种被动的、激进式的城镇化,对城镇的接纳能力构成了挑战,而且是以贫困农村地区经济贫困的加剧以及农村家庭的代际剥削为代价的,客观上抬高了城镇的房价,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为此,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县城配套制度与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接纳能力;加强对婚姻移民的扶持和培训,加快其从农民向市民转化;加快乡镇的城镇化步伐,减轻县城人口压力,降低男青年婚姻迁移成本;关注迁出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处理好婚姻移民迁出后的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村婚姻消费变迁中女性地位及作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学理论》2010,(20):27-28
文章在田野调查所获得资料的基础上,从农村婚姻消费变迁的视角,探究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转变,及其在婚姻消费变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