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省纪委、省监察厅直接立案查处的28件大案要案,前不久有7案11人的问题查清结案,其中地厅级干部3人,县处级干部6人.有关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省农机局副局长颜思源,1995年2月在该局综合服务公司招聘的副经理李××工作调动过程中,违犯人事纪律,弄虚作假,在李伪造的党组文件上擅自加盖公章,将李由工人变成副县级干部.省纪委、省监察厅决定,并报省委批准,给予颜思源撤销省农业厅机关党委委员、省农机局党组成员职务的处分,建议行政撤销其省农机局副局长的职务.省纪委、省监察厅查处了甘肃省铝业公司原总经理兼所属鸿运实业总公司总经理潘世元(正处级)等人贪污受贿案.1992年12月至1993年8月,鸿运公司在通过甘肃电力生产经营公司向甘铝公司倒卖5000万千瓦时小水电量过程中获利195万元.潘世元将15.5万元据为己有,将9万元作为“好处费”付给甘铝公司能源科长于德新,将付给电力生产经营公司经理马育德(正处级)等人的25万元“回扣款”让于德新转交马育德.于德新在转交过程中将9  相似文献   

2.
日前,碰到一位叫我“老师”的文友,谈到他最近被提升为副科长时,喜形于色。升了官,心里高兴,告之亲友,让大伙跟自己一起高兴,也是人之常情。可是这位青年接着谈了他的“升官图”。笔者在高兴之余却不敢苟同。按他的计划,几年之后,他要升到正科级,接着副厂级、  相似文献   

3.
周普华,原长沙市烟草公司党组成员、副经理兼长沙市神农大酒店中方总经理。五星级酒店“老总”———这可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你无论如何也无法把他与“阶下囚”三个字联系起来。但事实却是,他因受贿已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相似文献   

4.
周普华,原长沙市烟草公司党组成员,副经理兼长沙市神农大酒店中方总经理。五星级酒店“老总”——这可是身份和地位的钟爱征,你无论如何也无法把他与“阶下囚”三个字联系起来。但事实却是,他因受贿已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相似文献   

5.
王玉初 《求贤》2009,(5):50-50
“你儿子孝顺吗?”“假如你的丈夫很有才华,但长期怀才不遇.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办?”……日前,广东廉江市公推竞选出了13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职人选。而引人关注的是,在面试环节,回答这些提问的,包括竞选者的配偶、父母及单位代表。  相似文献   

6.
某地一位官运亨通的年轻干部,私下对别人说:吹牛、拍马是当官的“基本功”!惊诧之余,不能不承认,此人道出了时下一些人谋官升官的“诀窍”,这位干部也算是“现身说法,经验之谈”吧。确实,时下靠吹牛拍马谋官升官者,大有人在。一些干部,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老老实实为官,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地干出政绩,不是实事求是,而是说假话吹牛皮,投机钻营,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搞“泡沫政绩”。奇怪的是,在一些地方,这种人还真官运亨通,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是也。一些干部也正是靠吹牛升迁的。一些干部,在领导面前…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1,(4):53-54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一项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甘肃省从2008年开始,先后选聘了2317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3年来,选聘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今年甘肃省的选聘工作将于第二季度开始,为了让广大高校毕业生进一步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有关政策情况,本刊将甘肃省大学生“村官”政策问答予以刊登.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习惯把那些家居县城、工作在基层、休息时间公车接送的乡镇干部称为“走读官”。新闻媒体曾多次提醒“走读官”要“安营扎寨”莫再走。然而,时至今日,随着乡镇领导干部的变更和城乡干部交流的增多,“走读官”不但仍在“走”,而且大有愈走愈烈之势。报载,山西省某地区12个县市在乡镇工作的副科级以上干部中,在县城购买或建有私房成为“走读官”的就占49%。1997年比1995年增加18%。同时,有部分县市党政领导也步入了“走读官”的行列。越来越严重的“走读官”现象,带来的弊端十分明显。其一,违规购买、建…  相似文献   

9.
2001年4月25日下午,延安市永坪镇油矿管理局机关,工作人员各自忙着手头的工作。下午2时30分许,突然有人间进办公大楼大喊大叫:“管理局领导在哪里,丰源实业总公司总经理都调走了,为什么不任我当总经理一”闹事的人是丰源实业总公司的副总经理郑大平。郑大平指着劝阻他的管理局领导的鼻子恶狠狠地说:“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就把延长油矿管理局永坪炼油厂炸了,制造一起全国最大的爆炸案!”郑叫嚣着要官  相似文献   

10.
“官”迷     
都是40多岁的人了,脾气还是那么火爆爆的。那次为了点业务上的事,竟和总经理脸红脖子粗地干了一架。10天以后,他从矿业公司副经理的位置上跌了下来,一怒之下他请了停薪留职的长假,卷了铺盖回了家。 老婆秀芬和他结婚快20年了,相处的日子加起来没一年。他回来,秀芬满高兴的:“不吃你那官家饭,在家给我当经理,照样是个‘官’。”原来秀芬办了个养鸡  相似文献   

11.
做官与学习     
时下,许多有心人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跑官、做官和升官之道。有道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似乎要做官就只有这一条“华山险道”,其他的一切都是白搭。我算不上一个什么官,小科长一个。在广大公务员队伍中,与普通干部没什么两样。但是,在有的老百姓看来,这也属仕途了。于是,聚会之时,朋友们总爱问:混得怎样,该看到希望了吧?其关心爱护之情,着实可叹。  相似文献   

12.
1989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杨东与跑建筑工程的河津农民武贵江相识。通过几次接触,杨东觉得武贵江有心计、会办事,就将其网罗在门下,聘任为区二轻局房建公司副经理,主管工程业务。两人从这时起,便开始了贪污腐败的“狼狈”生涯,武贵江成为杨东的“马前卒”和捞钱的“耙子”……  相似文献   

13.
曹正泰拒礼受称赞○黄欣郝庆军甘肃省电力局物资公司一职工,多次要求调换工作岗位未能如愿。去年春节,他借拜年之名,给该公司副经理曹正泰同志送去现金2000元和一条“中华”牌香烟。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曹正泰就将现金和礼品上交了公司纪检监察机关。此举受到电力物...  相似文献   

14.
稍具文化知识的人,大约没有不知“仕而优则学”这句名言的.然而真正去做的人很少.这是因为一则生活中升官快的人不见得皆得力于学,二则“优”的尺度不好掌握.是官大叫“优”?是干部队伍中当上先进、模范的人叫“优”?还是上司或同事们称道你有能力叫“优”?从来没有谁作过  相似文献   

15.
法国作家伏尔泰有句至理名言:迷信是傻子遇到了骗子的结果。如果有人问,党员队伍中至今还有这类的“傻子”吗?试看一例:据《光明日报》1月9日报道,山西省交口县群众在县委大院挖出县领导数年前埋下的“镇邪物”和“升官符”,包括腐朽不堪的桃木弓箭、锈迹斑斑的铜镜、画有预示“升官”符号的砖瓦等。原来,数年前交口县委书记房吉华、县长李来福认为,自己升不了官是因为县委大院“风水”不好,便找人看“风水”。于是,在风  相似文献   

16.
有位哲人说过,只有一次的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但有的人宁愿用它来换取那些不甚宝贵甚至是浪费生命的财富,把全部生命耗费在名声、金钱、权力的积聚上。在他们临终时,当如此悔叹:我只是拥有过生命,但生命的价值为负增长。在山西临汾,有个名叫乔安有的人,正是这样的人的典型代表。他为了实现自己的“名、利、官”,采取了“闹”的办法:为出名而闹,为谋利而闹,为升官他还是闹,可谓把“闹”发挥到了极致,把“闹”作为人生“发展的硬道理”。为名而闹乔安有,1951年1月出生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的一个偏僻农村,1973年9月就读于山西师大,1976年1…  相似文献   

17.
官位的买卖     
官能不能卖?卖官能不能致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个问题本来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用事实作了肯定的回答。据报载,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委组织部长董根顺,卖官所得贿赂高达30多万元,有关部门清出其家财150多万元。在任职近5年中,董根顺卖官的生意兴隆,门庭若市,平阳县各级干部向董行贿者达50余人,他们少则送一二千元,多则送二三万元。平阳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杜某,一次性送给董根顺3万元,董便帮其“扶正”,使他如愿以偿地坐上了局长的宝座。还有县国税局局长、地税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三大“财神爷”都向董根顺进过贡,每人均送2万元,三个人分别从升官、调官、保官中得到满意的回报。  相似文献   

18.
章梦晗 《廉政瞭望》2023,(15):46-48
<正>“现在是汛期,你们要时刻关注水位线数据,有异常立即上报,启动预警程序,防汛工作的部署一刻不能懈怠。”8月3日,在内江市资中县沱江水域的岸边,资中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赵军例行来到相关点位进行检查。对于赵军来说,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而他却说“:对于应急人,每天都不是平常的一天。”7月30日晚,中共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了2023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名单,赵军被授予殊荣。8月3日,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前往资中县应急管理局见到了赵军,见证他平常却不平凡的应急工作。  相似文献   

19.
《法制周报》1988年8月16日,载有《官迷骗官终翻船》的报导。说的是青年工人徐振山,为探索升官之道,在心底绘制了一幅“密码线路图”,并不择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付诸实施。从一个矿区的车间干部,调入省城,进而首都,官至局干部处长,还有可能成为中央某部的司局领导。终因马脚败露而翻船入狱。  相似文献   

20.
为官不为种种表现,让人憎恶,并认为这也是一种腐败。在社会共讨之、全民共诛之之际,有人又揭露出一种新的为官不为,或叫做“穿上马甲”的为官不为——这就是“任职疲劳”症。让人不解的是,这种“任职疲劳”症,不但没有遭到打击,甚至还得到了“同情”。《新华社》记者近日在河北省采访时,听到一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反映:他们单位的某些领导自认为在一个岗位上干了多年,也有一定成绩,但没能得到调动升迁,为此显出“任职疲劳”,没心思带领大家好好工作,这种状态让不少同志颇有看法。“在一个岗位上干了多年”,就一定做出“成绩”?有“成绩”,就一定要“调动升迁”?否则,就要患“任职疲劳”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