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人才竞争的背后,是各地经济发展的竞争,也是经济质量提升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现象。为了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到本地就业,各地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户籍政策、薪酬待遇、就业创业补贴、住房保障、职称评定等多个方面。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吸引人才不能仅靠某些优惠政策就一劳永逸。随着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价值观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当前人才争夺战日趋激烈的时期,更好地打造以实现人才自我价值为中心的用人环境,是各地政府急需面对和解决的一件大事,引进人更要学会用好人,避免陷入重"引进"轻"使用"的陷阱,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经济社会实现稳定发展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企业要发展,人才须先行。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北方重工集团创新用人制度,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为公司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2008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3.
关键性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中坚力量。只有吸引并留住关键性人才,企业才能在人才竞争中获得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留住企业关键性人才,根本上靠的是企业的综合实力。这就要求企业在注重经营绩效的同时,努力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全新的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注重管理中的感情投入,科学地进行激励机制设计,并重视关键性人才自身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运》2010,(3):59-60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食品部郑州航空食品厂雷雨来稿,介绍了该厂工会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工人展现才能创造条件的做法。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企业和谐氛围。经常开展“爱我南航”的系列教育活动,激发职工忠诚企业、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和抢抓发展机遇、争创一流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相似文献   

5.
国际市场的竞争,不仅是技术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管理的竞争.而我国最缺乏的是企业家人才,培养企业家人才是当务之急。培养企业家人才的关键是建立、健全企业家的形成机制.企业家的形成机制由育成、选拔、激励、约束和保障等机制组成。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如何改进和完善传统的职工培训工作,使之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许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声称,他们之所以把三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作为择业的首选,除了优厚的薪金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外,这些公司系统规范的职业培训也是吸引他们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可以适时为企业培养和提供所需的岗位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着力培养企业合格人才梁笃民,王惠,王冠飞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山东莱芜钢铁总厂炼钢厂着力开发企业的人才资源,营造一个助你成才的软环境,建立一套逼你成才的硬机制,形成一种我要成才的好氛围,使企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8.
主题词: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是职工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没有掌握科学技术职工的高质量的有效劳动,就谈不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易继猛 《工友》2014,(10):38-39
正中小企业不同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可以通过"高新聘任、职位升迁、重金奖励"等手段集聚人才和员工。面对现实,中小企业要想把自己的"蛋糕"做大,就应该努力营造用人环境。一、以德聚人。古人云,厚德载物。在经济日趋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之德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厚德聚人"也成了不少企业家的共识。就中小企业而言,在资金、人才优势相对较弱的情况下,要想获得长足发展,赢得竞争优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竞争.江泽民同志审时度势,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作为人和劳动者中高素质群体,是先进生产力中最具有先进知识和创造力的群体.只有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施人才战略,优化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建立一支庞大的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在世界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一、以德聚人。古人云,厚德载物。在经济日趋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之德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厚德聚人"也成了不少企业家的共识。就中小企业而言,在资金、人才优势相对较弱的情况下,要想获得长足发展,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推崇和形成守法之德、经营之德、宽容之德和诚信之德。而形成企业之德的关键因素又在于人,即企业领导者。  相似文献   

12.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劳模文化集中表现为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本质内涵的劳模精神,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精神资源,应充分发挥其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价值。使劳模文化融入到政府的建设中,企业的实践中,人才的培养中。把劳模文化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企业的生产者(职工)和经营者为主体的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竞争的胜败取决于人才资源的开发程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开发和培养人才主要有  相似文献   

14.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建设一流的干部队伍,必须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理想信念教育及其作风建设,必须建立干部选拔、培养、使用过程中的竞争激励机制,必须强化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5.
人才战略是经济社会战略的重要内容,人才的关键在于青年。培养和造就青年科技人才,必须积极构建青年科技人才政策保障的新机制;构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构建青年科技人才服务的新机制;构建青年科技人才竞争激励的新机制;构建吸引青年科技人才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对跨世纪人才的培养是党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跨世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份.作为肩负跨世纪重任的青年人才,其素质要求是全面和严格的:他们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与长远的战略眼光;有先进的思维方式和健康的身心状态;有领先的科技意识和灵活的经济头脑;有积极的竞争精神与现代的公关意识;有开明的民主作风和牢固的法制观念;有科学的生活方式与高尚的文明行为.只有具备这些素质,他们才能使国家走向富强、文明的新世纪之路.  相似文献   

17.
高校时装表演专业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企业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发展高校时装表演专业的过程中,产学合作、面向社会需求办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高;产学合作模式包括定向班、产学联合体和创建产学研实体等三种方式;高校必须在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及时更新,才能实现新型时装表演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孝南区供电局是湖北省电力公司下属的直供直管县级供电企业,隶属于孝感供电局。全局现有干部职工356人,管辖供电营业所14个,担负着孝感市区党、政、军、机关、工商企业、城市居民及18个乡镇、厂街的供电任务。近年来,孝南区供电局确立“以一流管理建一流企业,用一流服务创一流效益”的创建理念,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市场竞争已从资本、设备、技术竞争转向了人力资源的竞争,高技能蓝领人才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由于传统观念、社会偏见以及地位待遇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我国职工队伍素质较低,高技能人才奇缺。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技术工人地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2015年10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强调了对高校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新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将多元化的教育形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不断提升人文素养,锤炼人格品质,注重大学生个性化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成为合乎高校、企业和祖国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