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华优秀文化,实质既是“文以明道”的结晶和经典:也是对“文以明道”的创新与发展。中华文化的精神之本、之基、之根,就是“文以明道”,以此安邦、治国、建国、兴国、强国。“文以明道”是华夏几千年文明社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主导思想,也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铸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化统战是以中华文化为载体,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汇集力量,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开展文化统战工作,必须在“同心”思想的引领下,深刻领会文化统战的重大意义,全面理解文化统战的思想内涵,紧紧把握文化统战的时代脉搏。  相似文献   

3.
“道”是中国古代思想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而究其内涵,诸家解说有各所不同。就中国思想史上最具权威性的儒家体系中的“道”而言,大体包括了以“仁”为核心,兼及义、孝、忠、悌、信等的一整套伦理道德学说。通过文学为手段,为载体来传播儒家道义———“文以明道”...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柳宗元贬谪时期的作品,从“统合儒释”思想给予他的心灵慰藉中,探求其复杂的创作心态,一是穷愁著书、自我慰藉,通过这种方式,来宣泄自己抑郁、寂寥、愤激的情绪,有利于平衡心态;二是文以明道,这种态度使他摆脱了单纯注重文章外在形式的园囿,转变为强调“文以明道”,从而使其作品更有现实内容和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举行的“海峡西岸统战文化研究论坛”上,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长张燮飞指出:统战文化反映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强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要加强统战文化研究,推动统战工作发展。一要着眼于统战文化概念和内涵的丰富与完善。统战理论工作者要研究统战文化的先进性、民族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富于创新性,在新形势下完成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根本任务,必须开展文化统战工作。何谓文化统战?我们以为,文化统战就是以中华文化为载体,以“和而不同”为基本理念,处理好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社会各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一生信奉儒家思想,并在“文以明道”中弘扬了儒家的中道思想和民本思想。他好佛而不溺信佛,以一个思想家的理性和卓识,显示了对多种社会文化思想兼容并包的恢宏气度。他以“势”论政体更替的历史观,以“元气”论自然的天道观,以及“统合儒释”的文化理想等等,都是他对儒家思想述而有作之处。柳宗元是复兴儒家思想的开拓者和革新者。孔子的儒家思想正是在后人述而有作的创造中,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松桃县委统战部深入理解和把握文化统战的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松桃民族文化成果,巧妙打好“四张民族艺术牌”,研究挖掘文化统战资源,发挥文化在统一战线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统战文化与文化统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统战文化来源于我国长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它作为先进文化的一个单元,是促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手段。和谐文化是新时期统战文化的核心内涵。文化统战,即充分发挥统战文化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作用,以推进统战工作的深化。文化统战的宗旨是为达到思想认同这一最高层次的社会力量凝聚而努力。文化统战包括统战文化建设、宣传等文化层面的工作和政治、经济等具体领域内统战工作过程中对思想文化的关注两个方面。鉴于文化统战的重要性,加强文化统战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中华文化概要》的特色徐建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研究所编写的《中华文化概要》,是一本有特色的书。其中显著的特色有以下几点:首先,这本专著明确标出它的编写目的是要使传统文化发挥现实作用,具体说就是在海外统战工作中发挥作用。该书在“前言”中说:“邓小...  相似文献   

11.
文化“出海”是展示中国形象、影响国际舆论、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面对国际偏见误读、西方文化霸权、全球治理赤字等问题,新时代文化“出海”要勇于承担讲好中国故事、宣介中国声音、彰显中国价值的使命任务。中国底色是文化“出海”的民族根魂和基因密码,必须充分挖掘、传承发展以突出的连续性、包容性、统一性、创新性与和平性为特色的中华文化。文化“出海”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出海正确航向;构建特色战略传播体系,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力;培养国际传播复合人才,增强中国话语说服力;推动文化内容转化创新,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延伸数字文化产业链条,扩大国家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三大法宝”之一,如何发挥文化统战的巨大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多作贡献,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统战部门需要着力践行的课题。近年来,信阳市充分发挥文化统战作用,助推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3.
一元、一统、一体、一家,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话语,1911年开始出现君民一体、上下一体的现代多元共和转向。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居于核心地位,决定中华文化的发展。文化史不仅要前置于成文史,更要前置于文明史,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文明观的基本认识,体现了文明包含于文化中,且为其最高形式的基本理念,为认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论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罗荣渠先生对人类文明的研究是建立在“一元多线历史观”基础上的,形成了现代化研究的“罗荣渠路径”,有助于文化文明时空坐标的建立。四海一家的传统话语就是内地与边疆各族济济一堂。作为现代化范式的中国应用,笔者倡导边疆与内地“主辅线现代化”的中华文明观,有助于揭示中华文化历史传承与中华文明现代发展的内在关系,有助于说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讲话的主体性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4.
一条条内涵深邃的统战“经典”,高瞻远瞩。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竞写作品,催人奋进。为有效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导、精神凝聚、社会感化和情感联络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广大统战成员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以实际行动践行“同心”思想,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统战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成分和形态,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统战文化建设是各级统战部门和广大统战工作者肩负的一项光荣责任和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6.
文化在塑造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政治与经济行为上,起着关键作用。谚语云,“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文化淬炼时代精神,文化凝聚力量。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和灵魂。统战文化源于统一战线发展壮大的历史积淀,富含政党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社会阶层信义文化和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是独特风格和气质的文化形态。常州市统一战线目前设计了统战文化视觉识别系统,形成了一批统战文化成果、认定了一批统战文化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统战文化活动,设立了“同心”文化光彩基金,作为文化载体的历史文化名人在统战文化品牌的打造过程中无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家泉 《台声》2011,(3):30-31
2008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时特别指出:“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马英九先生在2011年元旦文告中也特别强调说,“两岸同属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9.
周莉 《群众》2011,(6):64-65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当今时代,文化与整个社会融为一体,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三大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文化统战”是一个内含着创新的文化发展观、创新的意识形态发展观和创新的真理发展观的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观念。它反映了人们对建设“文化强省”、实现“文化立国”这一时代主题的自觉意识和政治领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思想建设跃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化统战”既为真理的发展开辟新道路,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指引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