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效率违约理论是法律经济分析学派(下文简称法经济学派)在契约法违约理论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之一。该理论从交易双方的角度考虑,认为当履约的成本超过各方收益时,违约比履约更有效率。本文力求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上,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对效率违约理论的内涵、法律价值及其在我国的借鉴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玉娟 《法制与社会》2010,(25):260-261
效率违约包括三个层面的概念或内涵:1.效率违约首先是一种违约行为,而且是根本违约行为;2.效率违约对应着特定的违约救济方式和责任形式:违约损害赔偿;3.效率违约之所谓"效率",不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也是现代民法尤其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本文指出从此三种维度考察效率违约在传统民法中的具体概念,方能把握其概念内涵、本质和特征,从而为引进效率违约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效率违约理论是合同法经济分析的核心理论之一。尽管目前学界对效率违约推崇有加,然效率违约理论是一个悖论。单纯的道德直觉以及违约的经验分析都充分证明,效率违约自身是不道德的。效率违约在高价范式、损失范式中都确定无法实现效率的结果,而在损害减轻或使他人获益的范式虽可能实现效率,但这改变不了效率违约总体上无效率的现实,而且效率违约理论一旦得以贯彻还会产生重大的效率损失。效率违约理论在大陆法系国家没有得到承认,在普通法国家尤其是美国也只是得到零星的认可。总之,效率违约理论应受否定。  相似文献   

4.
效率违约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违约理论是契约法经济分析的重要方面。效率违约理论的成立需要损害赔偿与实际履行等价以及违约人知悉被违约人的成本为条件。事实上,这些条件在现实生活和法律体系内无法实现。期望损害赔偿从来不能完全弥补被违约人的损失,契约法也不能在任何情况下将损害赔偿作为通常救济方式。更为关键的是,效率违约理论从性质上看是行为结果论的,它没有考虑到契约背后的允诺所承载的道德、团结、合作、鼓励专用投资以及动态效率等多元价值。因此,我国的契约法没有必要引入效率违约理论和制度。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合同法理论,尤其在大陆法系,大都主张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认为履行合同是天经地义的,而违约是不道德的。但随着英美法系一批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违约性质和合同救济进行反思。违约赔偿的优越性越发被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言1897年,霍姆斯(Holmes)预言,未来的法律从业者应当是"统计学家并精通经济学"。〔1〕此后,经过约70年的发展,经济分析法学派逐渐成熟。"特别是最近40年来,至少在美国,法律的经济分析已经成为关于法律的主导性思想。"〔2〕在经济分析法学派的各种主张中,"效率违约理论"居于核心地位,它经波斯纳(Posner)系统论述与阐扬后,已成为美国当代合同领域最重要的学说,并被司法判例所接受。〔3〕  相似文献   

7.
效率违约理论自其创立以来,学者对其适用及正当性就争论不休,本文无意对效率违约理论多做评述,只是通过研究其适用条件和价值,分析"断供"的违约形态归属,以便厘清二者关系,明确商品房"断供"不属于效率违约。  相似文献   

8.
效率违约,是指当契约的履行人违反约定所获得的效益比履行契约所获得的效益大时,履行人选择违约的行为。效率违约理论自提出之后就备受争议,学界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其提高了社会效益,节约了社会资源;反对者则认为其会助长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损害了契约的尊严,影响了社会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剖析效率违约理论,探讨该理论的利弊。  相似文献   

9.
任子飞  苏欢 《法制与社会》2010,(36):243-244
近来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违约也是一种权利"的观点,即合同当事人有权既可以选择履行合同也可以选择不履行合同而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其理论来源应是上世纪由法律经济分析学派提出的效率违约理论。本文从权利的特性以及效率违约理论角度入手,分析了该观点的矛盾之处,得出违约并非权利,法律对违约仍不应是正面评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从个案看国际货物贸易中的效率违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违约是在经济分析法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契约上理论,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如果能保证相对人的预期利益实现同时使自己的利益增加或者损失减少,允许当事人一方选择违约。效率违约在国际货物买卖中也经常适用,本文从一个国际贸易案例入手,阐述了效率违约的理论缘起及内涵,并比较了它的正负面影响,为其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的正确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合同不仅是纯粹的经济、技术意义上的要约、承诺与履行,还是个别理想与社会理想实现的手段。商务诚信不仅具有道德说服意义,而且具有法律保障。电子商务合同的违约归责原则和违约救济是维护电子商务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当电子商务合同得不到实际履行或完全履行,权利方的权利受到侵害或得不到保障时,权利方有权寻求法律保护,依法请求仲裁或司法等有关机关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12.
预期违约制度是英美合同法上的独有制度 ,我国新颁布的《合同法》在大陆法系的基本框架和体系上 ,也吸收和借鉴了英美预期违约制度。但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与英美预期违约制度相比 ,在预期违约的时间 ,违约的概念、救济措施方面不完全相同。本文主要阐述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效率违约是经济分析法学派的经典理论之一,其试图通过违约损害赔偿代替合同履行,由于违约损害赔偿的不充分性,使得违约无法实现效率,效率违约理论成为伪命题.遏制效率违约行为,必然以完善违约赔偿责任为目的.将购买替代物的价格与合同价格之差作为赔偿内容,或者剥夺违约获益并赔偿给守约方,是较为直接的遏制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杰 《法制与社会》2014,(32):278-279
随着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实施,更多的人认识到在合同违约后除了选择追究违约责任外,也可以选择适用侵权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仅如此,我国法律也赋予了当事人在违约与侵权竞合时具有选择权。应该讲选择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基于违约与侵权在构成、举证、救济等方面的差异,选择适用违约救济还是选择适用侵权救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可厚此薄彼、盲目迷信。因此,对违约行为侵权现象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违约行为侵权的法律依据、违约行为侵权构成要件、违约与侵权两者救济比较等论述,得出违约行为侵权现象正确选择救济途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熊玲 《法制与社会》2011,(24):18-19
违约也是一种权利是基于美国经济分析学派的“效率违约”理论提出的;但“效率违约”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与矛盾之处;违约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片面强调效率而不顾公平正义,不具有权利的性质,违约并不是一种权利。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要求经济法律活动应当支持社会整体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有效地使用。经济分析法学派认为所有的法律活动和全部法律制度说到底,都应当以高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为目的。换一句话说就是"效益"应当成为法律活动的惟一宗旨。因而他们主张运用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论法律制度及其功能,朝着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改革法律制度,从而产生了效率违约理论,这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廖标 《法制与社会》2010,(35):84-85
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央明确提出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在发展节约型经济成为当前唯一正确选择的中国。本文认为效率违约减少了社会资源在各个环节的浪费,对社会资源进行了最优配置,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率,是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时对节约型经济下的效率违约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效率违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肯定了它的经济价值。“违约”本来是法律上的一个概念,效率违约在司法界也尚未被认可,但法律最终是为经济服务的,所以本文认为从经济学角度讲,效率违约应该被我国所接纳,进而探讨性提出了效率违约在节约型经济发展下的引入和走向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致使效率违约原则越来越成为成熟的理论。本文考察了效率违约原则的理论,说明其制度存在的价值以及它是否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闫英 《行政与法》2002,(8):77-78
我国《合同法》设置的预期违约制度,为预期违约的受害方提供了救济基础。在实际中,明确界 定、准确把握预期违约的适用条件是充分发挥这一制度功能的前提。本文就预期违约的界定、预期违约的法律救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际商业贷款中的违约事件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国际商业贷款中常见的一些违约事件条款 ,如不还款 ,违反对事实的陈述与保证 ,违反约定事项 ,交叉违约 ,破产、丧失清偿能力及类似事件条款 ,借款人控股关系的变化 ,借款人歇业和进行资产处置 ,重大不利变动条款等。并分析了对国际商业贷款违约之补救。最后 ,就该条款的总体效用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