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书推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丛书》100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电视片100集我区新农村“双百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我区实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百工程”结出硕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丛书》100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电视片100集最近出版发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丛书》是根  相似文献   

2.
韩国“新村运动”启示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为了制定好“十一五”规划,2005年5月,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由中研室、中农办、财政部、建设部、人民银行和贵州省的有关同志,到韩国就“新村运动”进行了考察。我作为考察团团长,深深感到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建议》的精神,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高度,切实有效地加以推进。要借鉴韩国经验,形成奖勤罚懒的机制,在政府的支持下,主要靠农民自己的努力,尽快改变生产生活条件。10年间政府投入了2.8万亿…  相似文献   

3.
有报道说,某地新农村建设有了“蓝本”,这个“蓝本”就是《关于加快推进“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村级)建设标准》。《标准》把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20字要求,具体细化为数十条标准,并同时出台《考核办法》,考核达到标准的,及时予以命名。这种通过“蓝本”引导和要求按照这个标准办,实际上就是“蓝本村村通”。  相似文献   

4.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意见》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扎实贯彻《意见》,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张凯 《淮海论坛》2008,(1):12-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发展.而发展生产的方向是建设现代农业。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6.
新闻视窗     
视点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近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四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既体现了持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  相似文献   

7.
事件     
“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意见》确定的发展现代  相似文献   

8.
2月21日,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连续3年来第三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连续出台3个中央一号文件,表明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入手,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更是以人为本地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事业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求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五个五”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说,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  相似文献   

9.
《公民导刊》2006,(8):26-27
编者的话:在重庆市人大农委“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研究”座谈会上,多位代表在发言中提到了韩国的“新村运动”,对其成功的经验和教训颇多感慨。特编发此文,期望对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有点启迪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 2月22日公开发表的《意见》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摆在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位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服务“三农”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  相似文献   

12.
《江西政报》2006,(4):1-1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这是2006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也是“十一五”起步后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意见》的公开发表足以证明中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心。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说:“‘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农村的发展。所以,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分项论述之首。但如何建设新农村,我们还没有经验,很有必要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参考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统筹兼顾。其中,韩国的“新村运动”就是公认的发展农村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思路分析韩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思路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促进农民增收的多样性。一是增加农业收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采取对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要措施有: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于2006年2月21日发布。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文件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  相似文献   

15.
仝波 《淮海论坛》2006,(3):27-27,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规划的建议》中的一个亮点。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所谓“新农村”应包括以下诸个方面.即新的基础设施、新的风尚风貌、新的和谐环境等。它们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诸要素.其中和谐的社会环境又是建设新农村的重点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中也包括了新农村的和谐。新农村的建设首先要以和谐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霖 《新东方》2006,(9):54-5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战略的全局,做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一重大决策,无疑对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不但要总结推广国内的有益经验,还要借鉴国外的好的做法,从而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上一世纪70年代初,在韩国发起推广的新村运动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韩国新村运动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一)韩国新村运动的实施背景。上世纪六十年代,韩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1961年,朴正熙…  相似文献   

17.
边积步 《前进》2006,(3):35-37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意见》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形势,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学习把握和贯彻落实《意见》,本刊编辑部就近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分观点作一粗略梳理,…  相似文献   

18.
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之后,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新年的第一个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又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于是,“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走入公众视野,成为社会热点。鉴此,本刊特别推出新农村建设话题,敬请关注。关注新农村建设(上)@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开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活动,是广西侨联落实中国侨联七届五次全委会议的工作部署,积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2007年1号文件提出的“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国侨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指导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2007年3月,中国侨联在北京举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并且从六大方面深刻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将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转折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民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根据自愿原则建立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